維揚大班
維揚大班[ wéi yáng dà bān ] 即紹劇。原系民間香火會娛神的宗教活動,劇目大都來自神書、寶卷。[1]
明嘉靖年間,秦腔自北方流傳到浙江紹興,與餘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種激越昂揚的新腔,稱為「調腔」,最鮮明的是「二凡」,腔調和秦腔,初為吹唱道士班和 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腳色,並以大鑼、大鼓、鐃鈸伴奏。搬上舞台後,稱「紹興高調班」。
明末清初,崑腔盛行,繼而亂彈傳入,高調班紛紛兼唱崑腔和亂彈,形成三合班。
清乾隆年間(1723-1735年)開始盛行。
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崑腔逐漸失去觀眾支持,特別在農村,亂彈備受歡迎,於是藝人改唱亂彈為主,稱紹興亂彈班。
清末民初,紹劇開始進入上海。受京班(京劇戲班)影響,化妝及舞台陳設均有改善,舞台開始設置軟、硬布景和聚光燈,化妝趨向細緻。
20世紀30年代,女旦登台,戲裝、頭飾日益鮮麗精巧,扮相逐漸規範。
20世紀30至40年代,從其他劇種引進置景技巧,盛行機關布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按劇情進行舞台美術設計。
1950年,紹興亂彈正式定名為紹劇。
建國初期,有同春、同興、新民等九個民間職業劇團。後經登記、合併,數量雖稍有減少,但由於招收新學員辦了數期培訓班,培養了接班人,使紹劇得到較大的發展。
1956年,改同春紹劇團為浙江紹劇團。1965年有專業紹劇團六個。「文化大革命」中紹劇受到摧殘,粉碎「四人幫」後得到復甦。
80年代起,逐漸以化學材料代替棉布、木材製作布景和道具,並借鑑其他劇種進行舞台美術改革,但在變革中始終保持了紹劇的特色。
到1982年,有浙江省紹劇團和紹興縣、蕭山縣等三個專業紹劇團、一個紹劇訓練班。
建國後,整理改編了不少傳統劇目,編創了一大批現代戲、歷史劇。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龍虎鬥》、《後硃砂》、《火焰山》、《蘆花記》、《香羅帶》、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編創的現代戲有《血淚盪》和《阿Q正傳》,歷史劇有《于謙》等。其中《蘆花記》曾在1954年華東區戲曲會演上獲獎;《于謙》在1979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演出一等獎,劇本二等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於1960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