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
絞(拼音:jiǎo)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此字始見於《說文解字》小篆,但是產生時間不晚於秦代 。 [1]
絞的本義為將細線相交扭結而成的繩索。引申為擰、扭、纏繞,又引申為用於紗、毛線等繩索類物品的量詞。古代還特指勒死,即用繩縊死犯人的刑罰。
目錄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交部】古巧切(jiǎo) 縊也。從交從糸。 說文解字注 「縊也」註:糸部縊下曰:縊,絞也。二篆為轉注。古曰絞曰縊者,謂兩繩相交,非獨謂經死。禮喪服絞帶者,繩帶也。兩繩相交而緊謂之絞。《論語》:直而無禮則絞,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馬融曰:絞,剌也。鄭云:急也。剌,盧達切,乖剌也。與鄭義無異,急則無不乖剌者也。皇侃、陸德明乃讀為譏剌,七賜反,其繆甚矣。 「從交糸」註:會意。交糸者,兩絲相切也。此篆不入糸部者,重交也。交亦聲。古巧切。二部。 廣韻 古巧切,上巧見 ‖交聲宵2部(jiǎo) 絞,縛也。又姓,出何氏《姓苑》。古巧切。十五。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絞;部外筆畫:6 《廣韻》《正韻》古巧切。《集韻》吉巧切,並音狡。 《說文》:縊也。《玉篇》:繞也。《廣韻》:縛也。《左傳·哀三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註:絞,所以縊人物。 又《論語》:直而無禮則絞。何晏註:絞,絞剌也。疏:絞,剌人之非也。 又國名。《左傳·桓十一年》:鄭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註:絞,國名。 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韻會》並何交切,音爻。《禮·玉藻》:絞衣以裼之。註:絞,蒼黃之色也。 又《禮·喪大記》:小斂布絞。註:絞,旣斂所用束堅之者也。《釋名》:已衣所以束之曰絞。絞,交也,交結之也。 又《集韻》居效切,音教。繒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