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六十四首其十二
《絕句六十四首其十二》 |
作品名稱: 《絕句六十四首其十二》 創作年代: 北宋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張伯端 |
《絕句六十四首其十二》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始張伯端的詩。[1]
《悟真篇》是張伯端的代表作,是宋以前內丹理論及方法的集大成者,並融儒佛心性修養於一爐,被譽為"千古丹經之祖"。[2]
目錄
詩詞正文
“ | <契論經歌講至真,
不將火候著於文。 要知口訣通玄處, 須共神仙子細論。 > |
” |
— <《絕句六十四首其十二》>,< 詩詞名句網 > |
作者簡介
張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後改名用成(誠),天台(今屬浙江)人。北宋時期著名高道。敕封"紫陽真人"。[3]
張伯端生平相關史料多語焉不詳,亦間有虛妄,為後世研究帶來困難。好在《悟真篇》的自序留下了可靠記載,故本條目以張伯端親撰的《悟真篇》兩序為基礎,與相交集人物的正史記載相印證,並吸收今人研究成果,對歷代相關史料進行嚴謹的考辯取捨,力圖梳理出最貼近歷史真相的張伯端生平。
根據陸思誠《悟真篇記》所載,宋治平中,張伯端在桂林依龍圖公陸詵,此後"公移他鎮,皆以自隨。最後公薨於成都,平叔轉徙秦隴。"又據曾金蘭等考證,陸詵於嘉佑八年(1063)六月帥桂林,治平元年(1064)十月赴邕州處理峒亊,治平三年(1066)四月知延州,治平四年(1067)十一月知晉州,熙寧元年(1068)知真定、成都。可以判斷,張伯端很可能是在治平元年(1064)上半年桂林遇陸詵的,此後一直相隨,直至熙寧三年(1070)八月陸詵在成都病故。其間張伯端的活動軌跡與陸詵的仕宦變遷相一致。
2014年,台州市社科聯為張伯端籍貫問題專列課題研究,其成果《張伯端籍貫考辯的正本清源》得出了"張伯端是天台人"的明確結論,標誌着張伯端的籍貫之爭再次劃上句號。[4]
視頻
參考資料
- ↑ 《絕句六十四首其十二》 詩詞名句網
- ↑ 張伯端《悟真篇》第1、2首 好看視頻
- ↑ 問道傳奇:張伯端研究丹書,潛心修煉|國寶檔案 騰訊視頻
- ↑ 張伯端簡介 新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