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鼓樂
<ext-indent:2em;">絳州鼓樂又稱絳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絳縣地方民間流行的鑼鼓樂和吹打樂。新絳縣有三大區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鑼鼓、汾南片以車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稱。絳州鼓樂產生於歷史文化名城新絳縣。新絳位於山西西南,運城北部,呂梁山南端,為晉、陝、豫三省區交匯之地,歷來在政治、文化、經濟方面居於重要地位。新絳縣有着演奏鼓樂的傳統,鼓樂是民間文藝活動的主要內容,更是當地"社火"活動中的最流行的節目之一。絳州鼓樂以花敲干打著稱,這種鼓樂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個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聲音進行演奏,演奏起來宏厚博大,氣勢磅礴恢宏,聲韻鏗鏘,粗獷豪放而有力度。 <ext-indent:2em;">2006年5月20日,絳州鼓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ext-indent:2em;">絳州鼓樂還創新了各種打法,擊鼓心、敲鼓邊、磨鼓釘、抽鼓皮等,通過鼓槌在角度、速度、力度等多方面的變化,來傳遞信息。同時,藉助演奏者豐富的肢體語言,使絳州鼓樂有了自己的語言:或幽默誇張、或氣勢恢宏、或細膩寫真、或對答如流,其曲調慷慨激昂、風格粗獷豪放,將要表現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示給觀眾,給人以視聽震撼。
目錄
基本信息
<ext-indent:2em;">中文名稱;絳州鼓樂
<ext-indent:2em;">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ext-indent:2em;">批准時間;2006年 <ext-indent:2em;">申報地區;山西省新絳縣
<ext-indent:2em;">遺產編號;Ⅱ-57
<ext-indent:2em;">非遺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
<ext-indent:2em;">絳州鼓樂據史籍記載可追溯至初唐。619年(唐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兵從龍門渡黃河,屯兵柏壁秦王堡,討伐劉武周。新絳縣還遺存着李世民屯兵柏壁時用的擂鼓台。據說當時的人們為慶祝秦王在各個戰役中取得的勝利,創作了一部表現李世民部隊的車輪聲、馬蹄聲、人喊馬叫聲,並具有氣壯山河氣勢的樂曲 《秦王破陣樂》。《舊唐書·音樂志》載:"自破陣舞以下,皆擂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盪山谷。"秦王李世民也因軍民為歌頌他而創作的這首擂鼓喧天的樂曲《秦王破陣樂》感到自豪。李世民繼任皇帝後,將此曲調入宮中,凡遇大典盛宴,無不表演這首燕樂大曲,以炫耀自己在滅隋建唐時的功績。清朝《直隸絳州志》曰:"歲時社祭、夏冬兩季,又鄉鎮多香火,扮社鼓演劇,招集販粥人甚便之。"民國時出版的《新絳縣誌》也曾說:"每逢賽社之期,必演劇數日,扮演各種故事,如鑼鼓。"新中國成立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絳州鼓樂一直是當地民間社火中的主要項目,也是祭祀、慶典、婚嫁和廟會活動中的主角。它還積累了《小秦王亂點兵》、《嘰呱啦》、《廈坡滾核桃》、《老虎磕牙》、《牛斗虎》等300餘首曲牌。新絳民間一直流傳着"北岸的棍,西岸的鞭,石坡上的鑔兒鐃得歡,八莊的鑼鼓震破天"、"北行莊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莊的鼓兒敲得好"等俗語。
藝術特色
<ext-indent:2em;">絳州鼓樂素有"地動山搖"、"聞聲十里"之譽。[2]
<ext-indent:2em;">花敲鼓在絳州鼓樂中最具代表性。它所使用的樂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現有十幾種敲奏技法,即擊鼓邊、敲鼓邊、墨鼓釘、蹭鼓面、打鼓幫、抽鼓皮、磕鼓環、碰鼓架、單槌滾、雙槌擂、槌相搓、槌相擊、槌相打、捶相挑。這些技法構成絳州鼓樂獨特的地方色彩,這種地方色彩與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緊密相連。民間將絳州鼓樂分三路,各路各有常用曲目,南路有《嘰呱啦》、《啦呱嘰》、《扎咚呱》等,中路有《釘缸》、《麻雀踩蛋》等,北路有《牛斗虎》、《鳳凰單展翅》、《獅子撩繡球》等。 絳州鼓樂大致可分為賽社鑼鼓和鼓吹鑼鼓兩類。賽社鑼鼓亦稱鬧年鑼鼓或社火鑼鼓,主要用於賽社和春節期間的社火活動,含有清音鑼鼓(以演奏套曲為主)和表演鑼鼓(演奏中有舞蹈性表演),是絳州鼓樂的主要代表。賽社鑼鼓以花敲鼓和穿箱鑼鼓著稱,花敲鼓又名花腔鼓、花慶鼓,全套樂器只有鼓、板兩類,無鐃鈸,也無其他銅質樂器,所以俗稱干鼓,為新絳縣獨有。花敲鼓的樂器共有28件,其中24面扁鼓代表24個節令,另有兩副夾板、兩副梆子,分別象徵四獸:牛、虎、獅子、麒麟,取黃牛之忠、老虎之猛、獅子之威、麒麟之祥,意求事事如意、年年豐收。夾板是拍板的俗稱,現在惟花敲鼓還保留了拍板。鑼鼓一般都是鑼打節拍,只有花敲鼓用拍板、梆子打節拍。持者踏拍起舞,鼓作伴奏。花敲鼓最初流行於上游村的古堆和三泉一帶,如今已經形成了三個流派:南路以上院村為代表、中路以三泉村為代表、北路以南行莊為代表。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個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聲音進行演奏,它所使用的樂器是多面形制不同的鼓。現有十幾種敲奏技法,這些技法構成絳州鼓樂獨特的地方色彩,這種地方色彩與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緊密相連。穿箱鑼鼓因表演者穿古戲裝而得名,主要流行於新絳縣鼓水流域的東八莊和西七莊一帶,其中三泉村的穿箱鑼鼓影響較大。穿箱鑼鼓以場地鑼鼓為主,行進中鼓段較為簡單,場地演奏一般以大套為主,演奏時以大鼓與大鈸為一聲部群,小鼓與唐鑼為一聲部群,以鑼為節。在鑼鼓的演奏中,有的演奏者還要表演 "跑鑼"(舞蹈),其中甩動頭上的野雞翎"甩翎",是頗需功夫的特技表演。鼓吹鑼鼓主要是指婚喪壽喜所用的鑼鼓樂,這種鑼鼓樂還包括嗩吶伴奏鑼鼓和道士雜樂鑼鼓兩種形式,屬於吹打樂。
代表作品
<ext-indent:2em;">絳州是山西鑼鼓音樂的一方寶地。花慶鼓、汾南車鼓、穿相鑼鼓,皆在此誕生;《秦王點兵》、《老鼠娶親》、《廈坡上滾核桃》等都在這裡升華。絳州鼓樂將成為中國音樂史上顯赫的一章。
<ext-indent:2em;">《秦王破陣樂》
<ext-indent:2em;">秦王,李世民登基前的封爵。唐初,朔州劉武周反叛,占領并州,鋒及河東,齊王李元吉敗北奔回長安。李世民請命領軍渡河東征,屯兵絳州柏壁,東打西殺,南擊北進,一舉收復并州,保住了李家天下。在他北定太原凱旋歸來時,軍中作《秦王破陣樂》以迎。史載此樂以"擂大鼓為主","雜以龜茲之樂"。現今,新絳不但有"擂鼓台"存在,還有《小秦王亂點兵》、《唐王出城》的鑼鼓曲牌流行。絳州鼓樂的豐富繁榮,恐怕與這個重大的歷史源淵相關。
<ext-indent:2em;">《秦王點兵》
<ext-indent:2em;">這是一首20世紀80年代的新作。在原《秦王破陣樂》的基礎上,攝取了《汾南車鼓》、《花敲鼓》、《老虎磕牙》等鼓種曲牌成分,成此傑作。它融匯了歷史和當今、群眾和專家、業餘和專業的藝術結晶,是社會主義時代的新鼓樂,它兩次轟動京華, -次震撼巴黎,是黃河文化的驕傲,是中華文化的驕傲。
<ext-indent:2em;">《秦王點兵》全曲包括引子、鼓邊段、鼓心段、鑼鼓段、華彩段、尾聲段六部份,緊慢張弛結構得當,樂曲相當完整,它將民間套曲的特點與現代曲式結構相融合,使民間鑼鼓樂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ext-indent:2em;">樂曲以出兵為主題,從元帥升帳開始,直到官兵進入,列隊布陣,點兵習武,準備出徵結束。樂器分高低兩個聲部,高音有校鼓、卒鼓、小件銅器;低音有帥鼓、將鼓、大件銅器。演奏中根據主題要求,分別採用不同的演奏手段,有獨奏、對奏、合奏、干敲、花打、混擊,慢速、中速、快速;四拍、三拍、二拍。引子裡的號角長音把人帶進古戰場陣地;鼓邊採用了擊鼓邊、鼓邦、鼓環、鼓釘,並與夾板對奏、合奏,新穎多彩。華彩段則吸收西洋協奏曲中的華彩手法,別開生面,映照出將士們臨戰前的樂觀心理。[3]
傳承意義
<ext-indent:2em;">《秦王破陣樂》在民間頗為流傳,尤其是明、清兩代,鼓樂進入鼎盛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後,絳州鼓樂更在發展、壯大;後來隨着農村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絳州鼓樂得到了很大發展。在《秦王破陣樂》的基礎上,整理出了《秦王點兵》、《夏坡滾核桃》等精彩曲目,並且參加了山西省的首屆藝術節。1988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龍年音樂周"中,新絳縣農民業餘鼓樂隊上京演出,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一致稱讚。他們演奏的《秦王點兵》、《夏坡滾核桃》,以其震動山河的磅礴氣勢和令人振奮的旋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ext-indent:2em;">絳州鼓樂歷史悠久,深受當地人民喜愛,具有一定的社會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ext-indent:2em;">瀕危狀態 <ext-indent:2em;">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ext-indent:2em;">1、「文革」初期,破四舊運動的席捲,許多社火被打成「封資修」,不少民間藝人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口傳心授,而使一些地方鑼鼓頻臨失傳。 2、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所經歷的一次巨大變革,是對傳統經濟基礎、傳統生產模式、傳統思想意識、傳統文化形態一次不可避免具有強大破壞力的衝擊,它為經濟、政治、文化,整個社會發展創立了無比的最佳歷史空間,一切事物在這個空間裡,發展則存,停滯則亡,目前農村只有百分之十的村隊有鑼鼓隊,尚有活動之外,其餘已近失傳。 3、政府無力投資,村隊集體經濟落後,農村中青年人大量外流,加之,一些活動中斷,致使許多村隊無人繼承。 4、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民間藝人相繼過世,已面臨着人逝藝亡,後繼無人。 5、缺少資金來源,如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成立多年來,以民間高利貸維持生存,債牆高築。目前移師上海,雖基本上解決了生存問題,但是長期遠離本土,久之必將會有異化。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 2019-12-10
- ↑ 絳州鼓樂秦王點兵,絳州鼓樂2012春晚 , 九酷音樂網 2018-07-17
- ↑ 絳州鼓樂 , 搜狐文化頻道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