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

中文名:    结肠息肉

英文名:   polyps of the colon

所属科室:    外科、消化内科

遗传性:     遗传

发病部位:    结肠

结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息肉症视症状轻重不同可采用中西药物,肠镜,镭射,冷冻,套扎及经腹或经肛门等多种办法进行治疗。

主要原因

  • 长期腹泻

很多病人肠道黏膜容易过敏,例如饮酒、吃辣椒或油腻食物或海鲜后出现腹泻,有些病人会无原因的出现腹泻,这样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易导致肠道息肉生长。

  • 长期便秘

便秘的病人经常是几天排便一次,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储存会产生各种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易生长息肉。

  • 遗传

一般认为,结肠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04、炎症性疾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等疾病易出现息肉。

  • 年龄

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 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 生活习惯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结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维生素C者息肉发生就少。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 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1]

症状

本病由于病理性质的类型不同,而临床表现或有差异,但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泻为常见症状。

  • 便血:便血是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或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有时是鲜血,有时也会夹杂在粪便里面。
  • 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 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粘液便、里急后重等。[2]

检查方法

结肠息肉
原图链接

对怀疑结肠息肉的患者,首先应做大便常规及隐血检查,常规行肛门直肠指诊。电子结肠镜及钡灌肠、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息肉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一)结肠息肉在电子结肠镜下的表现 只有一个息肉的,称为单发性息肉;有多个息肉的,称为多发性息肉;数目超过l00个的,称为息肉病。腺瘤性息肉多呈淡红色,有充血、糜烂;增生性息肉多呈苍白色;炎性息肉多有充血。一般认为,小息肉、有蒂息肉的癌变率低,宽基息肉癌变率相对较高;广基、大息肉癌变率高,若再出现息肉头部溃疡,几乎l00%有癌变。 (二)结肠息肉在X线下的表现 X线检查可以分辨息肉的数目、分布、大小和形态,粗略判断息肉有无癌变的可能。通常对疑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的X线检查选用双对比造影。双对比造影下,息肉表现为低密度充盈缺损,能够看到息肉的表面轮廓、数目、大小及蒂的有无与长短,同时可以判断息肉癌变的情况。一般息肉直径小于1cm、表面光滑或呈均匀颗粒状,蒂长大于2cm,多为良性。若出现无蒂、表面凹凸不平,或基底宽度大于高度且局部腔壁凹陷,或息肉直径大于2cm,或息肉表面轮廓不清且密度较高等特征,则提示有癌变可能。[3]

分类

结肠息肉按其组织学分型为:

  • 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不发生恶变。
  • 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不发生癌变。
  • 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
  • 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
  • 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不发生癌变。
  • 腺瘤: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此外,结肠息肉根据数量的大小可分为单发性息肉和多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又叫(家族性结肠息肉)多具有癌变的可能。

注意事项

  • 手术前2天控制饮食,以无渣饮食为主,忌食任何蔬菜、水果(包括鱼、蛋、肉类);以白米稀饭或烂面汤为主,其内可加糖或盐,不能加咸菜、豆类食品。小米或黑米稀饭不易消化、有颜色不能食用。
  • 术前当天晚以牛奶、藕粉为主。
  • 术前晚9点左右,口服泻药(泻药不能用甘露醇),12点以前分服完毕。12点以后可适量饮淡盐水。如转天行麻醉肠镜下手术,晚4点以后不能饮水。
  • 患者如有便秘史,术前两天可应用缓泻剂,如20克番泻叶代茶饮,麻仁胶囊等。适当多控制几天饮食。
  • 少摄入或不摄入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蔬菜,减少排便。在排便过程中,大肠切除的创面和肠道内粪便相摩擦,易引起创面出血感染;
  • 减少活动:肠道内的创面在后续愈合3-5天内有出血风险。建议卧床休息;
  • 减少药物使用:如抗血小板,抗血栓的药物。这类药物会影响凝血机制,增加结肠镜切除息肉后的出血风险。

治疗

手术治疗:

  • 单个息肉可行切除,病理活检同时进行。
  • 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者,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 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这种肠内息肉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有蒂较大的息肉。
  • 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小息肉,既简便易行又安全可靠,还可以送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 黏膜切除法:这种肠内息肉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无蒂的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 分块、分期摘除法:如果息肉较大,无法一次性切除,可以采用分块电切的方法将息肉逐步切除;如果息肉数量较多,若无法一次全部切除,则要求患者定期进行分次电切治疗

目录

相关视频

肠息肉为啥必须切除?专家:极易导致大肠癌的发生,早发现早治疗

结肠息肉的症状及危害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