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綁縛

中文名: 綁縛

外文名: band、lashing、bondage

字 音: bǎng fù

解 釋: 一種限制自由的措施

綁縛,指將人的四肢用繩帶等拴扎固定以達到抑制反抗和防止逃脫的目的。 元 關漢卿 《王閏香夜月四春園》第三折:「將這廝綁縛定,往 開封府 見大人去來。」《水滸傳》第五回:「 * 那廝無禮,要綁縛洒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次日 袁忠 到帥府中哭告 吳帥 説:『昨夜被統領官 盛彥 劫去銀四百錠,且被綁縛,伏乞追還究治。』」[1]

目錄

英語

band

lashing

bondage

漢字解釋

通常用於匪徒對被害人實施的一種限制其自由的措施.也用於喜愛這種方式的群體所進行的遊戲.具體分類有很多但通常習慣上以手在身體的前後分為前交綁和反綁兩種類型。 1.前交綁變化較少簡單可快速完成.但被縛者容易趁對方不注意而尋找刀具玻璃等尖銳物解開繩逃脫.反綁雖較前者稍繁瑣但被縛者由於手臂向後因而很難奔跑反抗.最有效的是講身體與手臂纏繞綑紮後順勢綑紮手腕.或者由頸部後面搭繩.繩兩邊分別纏繞手臂後向上反簡順勢綑紮手腕.代表就是五花大綁及其衍生綁法。這種綁法將被縛者的關鍵部分都控制住了。被縛者極難反抗和逃脫通常只能任由擺布。

腿部的綑紮 腿部的綑紮也很關鍵匪徒通常就是以綑紮腿部的方式來彌補自己不能有人看住被害人的局限。同時在朋友之間玩時也是一種增加美感的方式。當你不想讓自己綑紮的對象行動時捆住他/她的腿腳即可以防止逃脫又可以進一步減少被縛者的反抗和掙扎。通常有隻綑紮腳踝的和腿部腳踝均綑紮兩種方式.前者簡單快速但被縛者易憑藉腿部的縱向措動使繩子鬆脫。後者由於控制面較大再加上同時綑紮住了小腿和大腿兩個部分使被縛者無法進行縱向的措動用力從而防止了逃脫。

綁縛還可以引申出許多其他的意思,例如。把一個人綁縛在自己身邊。這個綁縛不是前文說的用繩子來綁,而是說用感情、手段,讓他留在自己的身邊。

五花大綁

總說

五花大綁分為小綁和大綁。所謂小綁,只是專綁雙手,身體其它部位不着繩索。有一種押解式捆綁(又叫穿小麻衫)則正相反:犯人從頸到肩至大臂都被捆綁,獨小臂與雙手不綁,大臂被向後縛緊,且與頸、肩、上身固定,無法活動,小臂和雙手卻有一定的活動範圍。這是為了讓犯人在押解途中即無充分自由,又能勉強自理生活(比如吃飯、喝水等),反之則稱執行式。大綁則是除捆綁手腕外,或縛雙臂,或縛身體,甚至胸、背、脖頸、手臂等部位全都用繩捆縛。

原因

至於為什麼叫五花,說法很多,不一而足:有的說是指捆縛者先把繩索做出五個套(花),分別套住被縛者的脖頸和雙臂,然後收緊繩子進行捆綁;有一種說法是指從前面看被縛者有五處有繩索勒縛(喉一處、左右臂各兩處);還有人指出,所謂五花是指背後的捆綁繩子呈¥狀:¥狀就是分出來的5個繩端,最上面兩個繩端是搭在兩肩繞到前胸交叉捆綁或順腋回綁。中間兩個繩端是捆綁手上臂,最下面的則是吊住被縛人的手腕。另一種理解別出心裁:這個五花的「花」字,就是「繩結」 的意思,意即五種花樣的繩扣。首先,往脖子後面搭的時候就有一個穿繩用的雙環「扣」,隨胳臂繞到手腕時,在兩個手腕處各有一個單環「扣」,這就有三個「花樣」的扣了(左右手腕的扣實際相同)。然後在反剪的雙手手腕處,用合起來的繩子纏繞幾圈再打一個繩扣。(這個繩扣是關鍵的,打不好就會被掙脫),這個扣常常像回形針一樣也打個「環扣」,因為繩子最後還要穿過脖子後面的繩扣的向上拉緊,所以這裡打個環扣也很保險。這已經第四個「花」了。最後,將繩頭穿過脖子後面繩子上預留的穿繩扣,自己的一隻手往下拉繩子,另一隻手往上推被綁者綁在後面的雙手,拉緊後在穿繩扣處打上結就完成「五花大綁」。這時剛好五個花(繩結)。也有人強調被縛者無論是胸部以上或者是胸部之間都應有交叉繩索勾勒。五花不僅是指後面的五花,前面也要突出大綁!才稱其為五花大綁。當然還有其它說法,但都是大同小異。

出處

五花大綁叫法的出處很難考尋,連舊版的詞海詞典中都查不到,但在《三俠五義》這種晚清小說上已有記載,可能是起自民間。然而,五花大綁的綁法要久遠的多。因為枷銬鐵鐐桎梏等製作複雜,尤其是攜帶不便,繩索卻是最易獲得與攜帶,自然成為約束犯人的上選械具,我國到50年代捕人仍然多用繩捆。小綁因只捆手腕,犯人全身其它部位尤其是雙臂都是自由的,可把被縛的兩手從體側探出,觀察綁繩狀態而設法脫縛,有力者只要堅持不斷掙扎也有可能使綁繩鬆脫;身體柔韌者甚至能將雙手自背後經臀部和雙腿翻到身前脫縛,所以必須要大綁。大家最熟悉的當屬在白門樓被擒的呂布,這位無敵飛將就是被繩索捆作一團的,這說明至少在漢代,大綁的複雜綁法就形成了(這一段是史實,並非羅貫中杜撰)。

五花大綁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先從犯人脖頸綁起,故至今南方還戲稱被五花大綁為「穿麻領褂」,捆 「二龍膀子」。查詞典,五花大綁條稱:綁人的一種方式,用繩索套住脖子並繞到背後反剪兩臂。僅拿這一條簡單介紹去比,就可以看出那些先從手或胸開始的日式綁法不能算五花大綁。可以說,大綁各國都有,專稱五花大綁的特定綁法卻是中國獨創,是我們的國粹,不少人稱之為「國綁」,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有的人侈談什麼日式五花大綁或西式五花大綁,是不客觀的。

五花大綁簡潔明快,只用一根繩子就可以搞定,捆綁速度快,又極難掙脫,因此十分實用!比起被縛後就動彈不得的日式和西式綁法(真可謂呆若木雞),五花大綁後,被縛者還能在有限的空間裡扭動伸縮,更顯得楚楚動人。下面綜述三種五花大綁的樣式。

①傳統形五花大綁:(分正面式和反面式兩類)

正面式

1、先把綁繩(七米左右)對摺作一小繩圈(不作圈亦可)。

2、把繩圈搭在後脖頸上。

3、把繩子分別向前順兩肩拉過,垂在胸前。

4、把繩子分別從兩腋下穿至後面(抹肩)。

5、在上臂上纏繞兩或三圈,下臂一圈,每繞一圈須打結以防下滑。

6、把兩面繩頭拉回背中,向上引過後脖頸的繩圈。

7、以下有三種完成樣式:

A)將穿過後頸繩圈的繩子用力向下拉,同時把被縛人的小臂儘量向上托送。使模特兩大臂反向叉擾,雙腕在背後向上交叉,儘量托至兩胛之間;用拉下來的繩子牢牢捆住手腕,最後打死結。(此為吊縛)

B)將穿過後頸繩圈的繩子用力向下拉,同時把犯人的小臂向上托送至左手叉右肘,右手叉左肘,呈平行狀態。用拉下來的繩子先把並排的雙肘中部捆牢,然後分向別繞向兩側,在肘腕並排處分別打結後穿過大臂最下一圈勒繩,最後匯總於背上小繩圈。(此為平縛)

C)將穿過後頸繩圈的繩子用力向下拉,同時把犯人的雙腕交叉,用拉下來的繩子牢牢捆住,然後余繩分別向上穿過大臂最下一圈勒繩,反向穿過另一大臂的最上一圈勒繩,穿好後用力拉緊,匯總於背上小繩圈。(此為垂縛)

反面式

1、先把綁繩(七米左右)對摺作一較大繩圈。

2、繩圈在前,從犯人頭上套下,從前向後圈住犯人喉部。

3、把繩圈後的繩子分別從犯人兩腋下穿至前面。

4、在上臂上纏繞兩或三圈,下臂一圈,每繞一圈須打結以防下滑。

以下各步與正式相同,也分吊縛、平縛和垂縛三種樣式。

②改良形五花大綁:

傳統五花大綁流行最廣,時間最長。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尤其是正面式捆法中的抹肩,在監視不嚴的情況下,容易脫縛。犯人如能找到尖端突出的東西如較硬的樹叉、欄杆的尖頭、甚至門、窗上部的尖角等物體,就能將抹肩的繩子挑到身後,使綁繩出現鬆動。又因為整條綁繩是一體的,只要一處鬆動,經不斷掙扎,就會越來越松,最終使犯人脫出繩扣。而傳統五花大綁的反面式雖無此弊端,但綁繩長期勒緊喉部,會造成被縛者的種種意外。因而,又出現了改良的五花大綁,這種綁法比起傳統綁法來只有一處改動,就是把第4步的抹肩改成胸口小交叉,即把搭在頸後的繩先在胸口前交叉再穿過兩腋下纏繞上臂,其它步驟與傳統綁法相同。這樣,綁繩各處纏繞牽拉,不易拉脫,只要真正綁牢,是難以脫縛的。

③論文五花大綁:

由於長期的文化隔離,港台的改良五花大綁與大陸出現了一點差別:即繩圈套頸後兩繩頭引向前,即不是經過腋下,也不是進行交叉,而是在喉前交扭成一股,一直向下扭到胸前,然後分開再向後纏縛大臂,以後程序基本與大陸相同。

拼音

bǎng fù

注音

ㄅㄤˇ ㄈㄨˋ

繁體

綁縛

英文

lashing:['læʃɪŋ]

韓語

묶다. 동이다. 포박하다

德語

Bondage

詞組解釋

捆綁

1、元朝關漢卿《王閏香夜月四春園》第三折:「將這廝綁縛定,往開封府見大人去來。」

2、《水滸傳》第五回:「莊家那廝無禮,要綁縛洒家。」

3、《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次日,袁忠到帥府中哭告吳帥說『昨夜被統領官盛彥劫去銀四百錠,且被綁縛,伏乞追還究治。』」

4、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再說楚將蒍越,欲將皇甫訥綁縛拷打,責令供狀,解去郢都。」

5、明 施耐庵《水滸》第十四回《赤發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昨夜晚了,因醉倒廟裡,不想被這廝們捉住,綁縛了來。

幫扶、幫縛、榜夫、邦符、邦賦

相關詞

鞭縛、系縛、綁匪、棕縛、扎縛、束縛、狙縛、劫縛、袒縛、拘縛、幫縛、拴縛、綁帶、抓縛、檢縛、馽縛、急縛、捆縛、機縛、殺縛

參考來源

  1. 綁縛的解釋, 詞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