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布工序
織布
織布工序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起來,最後形成抄布。當然,將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說起來容易,但襲做起來非常不容易,需要藉助特定的織機。知人們發明了許多織機。腰機、斜織機、立織機、羅織機、提花機……都道是為了提高織布的效率和織布的形式而不斷改進發明的。[1]
目錄
抗日戰爭時期的織布
抗日戰爭時期,棉花和布匹是日本人控制的戰略物資,大的紡織廠被日寇占據,小織布廠要生存,就從三北等地偷運皮棉,經過軋花後捲成粗條發到農戶家中用老式紡車紡紗,用來織土布。日寇投降後,織布就用機紡棉紗,俗稱「洋紗」。解放前的織布廠,不過是手工作坊,沒有機械動力,我自幼時父親亡故後,剛小學畢業,就在堂姑媽的小布廠去幫了幾個月的工,把織布過程回憶一下也頗有些道老古的意思。織布工序一開始,先要把一絞絞棉紗散開,放進一個大缸中層層疊好,在河中挑水倒入缸里,然後,一人赤腳跳進缸中不斷的踏,直到棉紗全部濕透,取出絞乾;下一步就是染色,在一個大灶上安有一隻大鐵鍋,水燒開後放入顏料、鹼,然後把棉紗一絞一絞的放入染色,顏色一般以蘭色、黑色為主,偶爾也染些紅、黃、綠色。染好的紗要再到河水中洗滌,去除余色,並在日光下曬乾。紗染好以後就開始織布的工序了:首先,把紗搖到一個個筒子上(長約20厘米,直徑約3厘米的木管子),再把幾百個各種顏色的紗筒插到一個有竹棒或鐵棒的經紗架上,例如做成蘭白條子花紋的則排成假設10根白紗4根蘭紗為一組,這樣數十組就組成經紗,然後,用帶鈎工具把一根根紗穿入梳理架孔中,全部穿好把紗頭打一個結,套到經紗輪上,經紗輪很大,直徑有2米左右。這樣,一個人用手勻速轉動,將一組紗繞到經紗輪上,一個人全神貫注觀察每一根移動的紗,一有斷頭就要馬上停住輪子把紗頭接好,大約轉過十幾轉,有20疋左右(十市尺為一丈,十市丈為一疋布),就截斷打一個結,如此往復經紗10多組,(舊時布匹寬度為2.6市尺),在經紗中隨時要添換用完紗的筒子。經好紗以後,就要把繞在經紗輪上的經紗全部並列繞轉到軸上,紗軸用木料製作,軸的兩邊有圓形檔板,檔板外有大於檔板的十字交叉木條,擱在一個木架子上,兩個人一起緩慢均勻扳轉,等繞轉完畢,卸下經紗軸,就進行穿綜工序。綜,有用鋼絲做的,有用竹做的,形狀如梳,有許多綜絲排列成一面,每根綜絲中間有孔,一個布機有兩面綜,穿綜時要把紗相隔一根穿入綜眼、空檔,穿好第一面綜後,再錯開的相隔一根穿過第二面綜。穿了綜還要穿扣,是把經紗平面順序穿到扣中,不能漏下一根,否則織成的布就是次品了,完成後安裝到織布機上,就可以開始織布了。布是由直的經紗和橫的緯紗交織而成,過去的織布機有很多種,我在幼時看到的一種是拉手機,一種是腳踏機。先說拉手布機,把經好紗的軸頭裝在布機後面,然後再把兩個棕前後裝上,每個棕上邊有二條繩子扎在布機上一個高低活動的木軸子上,棕下邊各有一條繩子裝在木製的左右踏板上,其次再把扣豎裝在前後擺動的梭子架子上,這前後擺動的梭子架兩邊各有一個活動的套圈,用繩子安裝在上方滑輪里,再把二股拉繩合在一個拉手中,木架下邊有一條滑道,以使梭子穿過,最後,把經紗空軸固定在織布工的腰前架子上,並緊繃經紗。梭子是一個船形的的工具,中間鏤空,有一個可搖起的小鐵棒,能插入紗紓子,紗從旁邊的小孔中引出,放置在梭架一邊套圈中;紓子用車木車制,外呈圓錐形,內是直孔,事先有搖紗車把紗均勻地繞在紓子上。織布時女工坐在布機上,雙腳左右上下的踩踏板,使經紗在棕上拉成棱形,在扣之前成<形,這時右手拉把手,套圈上的梭子迅速彈出穿過<形經紗,接着左手拉扣子,把穿過的緯紗壓緊,如此手腳並用不停地往復,眼睛盯住經、緯紗,發現斷頭要停機接好,再繼續織。這樣,織到有一市尺左右時,就停機把布卷進身前布軸中,直到把經紗全部織成布時才卸下布軸,重新換上新的經紗軸頭。手工織布是十分辛苦的活,產量也很低,質量也差,所以後來就逐步淘汰了。鐵木布機比手拉布機有不少進步,它是用雙腳踏動曲軸,使飛輪旋轉,帶動齒輪使布機工作,其工作原理與手工織布一樣,不過它是由機械完成,其棕則可以用三個或四個,能織出斜紋、嗶嘰等布料,產量和質量都比手工織布提高,但是,還是人工踏動,工人的勞動強度還是很大,一天下來腰酸背痛,也是十分辛苦的工作。後來有了動力,把飛輪裝上皮帶、馬達,工人的勞動條件大大改善,一人可看管二台以上布機了。隨着現代化,電子化的發展,現在有無梭織布、噴水織布,無紡織布等,這就不在話下了。
無梭織機工作原理
無梭織機共同的基知本特點是將緯紗卷裝從梭子中分離出來,或是僅攜帶少量的緯紗以小而輕的引緯器代替大而重的梭子,為高速引緯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緯紗的供給上,直接道採用筒子卷裝,通過儲緯裝置進入引緯機構,使織機擺脫了頻繁的補緯專動作。採用無梭織機對於增加織物品種、調整織物結構、減少織物疵點、提高織物質量、降低噪音、改善勞動條件有重要意義。無梭織機車速高,通常比屬有梭織機效率高4-8倍,所以大面積的推廣應用無梭織機,可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分類
- 傳統上使用紗線進行編織的織機可以分為機織和針織兩個大類。機織機包括原始的有梭織機和新式的無梭織機,無梭織機主要有劍杆織機、噴氣織機、噴水織機和片梭織機。針織機分經編和緯編兩個大類,其下又有許多小分類。針織類中,中國織布機械的產品發展參差不齊,其中圓緯機及經編機發展較快,橫機、襪機相對較慢,鈎編機發展較快。國產圓緯機中使用量大面廣的基本產品已比較齊全,有單面、雙面圓緯機、羅紋機和人造毛皮機等系列。單面圓緯機中有四針道、毛圈(正包和反包)、襯緯、多功能單面機等。筒徑在過去常用的30英寸基礎上發展成最大可達38~40英寸,機號也從細針距的E28發展到E32~E36;雙面圓緯機中有棉毛機、上二下四段雙面機、提花雙面機等;羅紋機已自成系列,棉毛機和羅紋機可以實現相互轉換;電子提花圓緯機有了突破,填補了中國空白;人造毛皮機已有毛條餵入式和割圈絨式兩種,電腦提花人造毛皮機已批量生產供應。
- 機織按織造的引緯方法分類可分為有梭織機和無梭織機兩大類。有梭織機是採用傳統的梭子(木梭或塑料梭)引緯的織機。梭子的體積大、份量重,被往來反覆投射,機器振動大、噪音高、車速慢、效率低。無梭織機的引緯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劍杆、噴射(噴氣、噴水)、片梭、多梭口(多相)和編織等方式。
- 劍杆織機用剛性或撓性的劍杆頭、帶來夾持、導引緯紗。劍杆織機除了適宜織造平紋和紋路織物外,其特點是換色方便,適宜多色緯織物,適用於色織、雙層絨類織物、毛圈織物和裝飾織物的生產。
- 噴氣織機用噴射出的壓縮氣流對緯紗進行牽引,將緯紗帶過梭口。噴氣織機最大特點是車速快、勞動生產率高,適用於平紋和紋路織物、細特高密織物和批量大的織物的生產。
- 噴水織機利用水作為引緯介質,以噴射水流對緯紗產生摩擦牽引力,使固定筒子上的緯紗引入梭口。噴水織機是具有速度高、單位產量高的特點,主要適用於表面光滑的疏水性長絲化纖織物的生產。
- 片梭織機以帶夾子的小型片狀梭子夾持緯紗,投射引緯。片梭織機具有引緯穩定、織物質量優,緯回絲少等優點,適用於多色緯織物、細密、厚密織物以及寬幅織物的生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