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中药材)
细草,中药名。为金鱼藻科金鱼藻属植物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的全草。具有凉血,利尿的功效。主治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细草
汉语拼音:Xì Cǎo
别名:藻、细草、软草、鱼草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凉血,利尿
主治: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细草
拼音名:Xì Cǎo
别名: 藻(《植物名实图考》),金鱼藻、聚藻(《植物学大辞典》),松藻(《中国植物图鉴》),软草(《四川中药志》),鱼草(《重庆草药》)。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金鱼藻科植物金鱼藻的全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长于池沼、湖泊及河沟中。分布全国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沉水草本,全株暗绿色。茎细长,长20~40厘米,有分枝。叶通常5~12片轮生,叶片2歧或细裂,长1.5~2.5厘米,稍脆硬,叶缘有微小刺状锯齿,无柄。花小,单性,腋生,无花被,具8~12片总苞;雄花具雄蕊多数,雌花具雌蕊1枚,子房长卵形,上位,1室,1胚珠,花柱呈钻形。小坚果,卵圆形,长4~6毫米,花柱宿存,基部有刺。花期秋季。
药理作用
对小鼠有降低血清胆甾醇之作用,其作用强于海带,其醚提取物之作用不及醚处理后之残渣。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
《四川中药志》:"治内伤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入散剂,1~2钱。
复方
治吐血:细草、仙鹤草、见血清。等量为末。用童便下,每服三钱。(《四川中药志》)[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相关论述
-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内伤出血。”
- 2、《福建药物志》:“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主治吐血,咳血,淋病,咳嗽,大便秘结。”
相关配伍
- 1、治内伤吐血:①细草、仙桃草、见血清各等分。烘千打粉,每服9g,童便送服。(《重庆草药》②金鱼藻、龙牙菜等量。为末,用童便下,每服9g。(江西药科学校《草药手册》)
- 2、治慢性气管炎:金鱼藻从水中捞出以后,立即洗净,阴干或烘干。可制成散剂、水丸或蜜丸,每次服1.5-2g,每日2-3次。用量过大,有口干、腹泻等副作用,减量以后会自行缓解,不必治疗。(《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全草呈不规则丝团状,全体绿褐色,苿细柔,长短不一,长达60cm,具分枝。叶轮生,每轮6-8叶,叶片常破碎,一至二回_二歧分叉,裂片线条形,边缘仅侧具刺状小齿。有时叮见暗红色小花,腋生,总苞片钻状。小坚果宽椭圆形,平滑,边缘无翅,有3长刺。
分布区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淡水池沼、湖泊及河沟中,常生于1-3m深的水域中,形成密集的水下群落。
生长见习
为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较强,适温性较广,在水温低至4℃时也能生长良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