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花玉凤花
细花玉凤花 |
中文学名 细花玉凤花 拉丁学名 Habenaria lucida 别称 光玉风花、翘唇玉风兰 界 植物界 |
细花玉凤花,植株高40––61厘米,块茎肉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茎直立,细长,圆柱形,基部具2––3枚筒状鞘,鞘之上具4––6枚稍集生的叶,向上至花序下具36枚披针形、先端渐尖的苞片状小叶,叶片薄,倒披针、近匙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常向下弯,总状花序具25––43朵较密生的花,长15––23厘米,花序轴和总花梗无毛,花小,细长,黄绿色,常近水平伸展与花序轴近垂直或向下俯垂,罕近直立伸展,花期8––9月,产于台湾、海南、广东、云南。生于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林下。印度东部、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
目录
信息
亚科 兰亚科
族 兰族
属 玉凤花属
科 兰科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台湾、海南、广东、云南、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
形态特征
植株高40--61厘米。块茎肉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5厘米,直径1—3厘米。茎直立,细长,圆柱形,基部具2--3枚筒状鞘,鞘之上具4--6枚稍集生的叶,向上至花序下具3 6枚披针形、先端渐尖的苞片状小叶。叶片薄,倒披针、近匙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常向下弯,长8—18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25--43朵较密生的花,长15--23厘米,花序轴和总花梗无毛;花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宽3--4毫米,先端长渐尖,明显短于子房;子房细圆柱状,扭转,基部或中部常弯曲,无毛,连花梗长16--18毫米;花小,细长,黄绿色,常近水平伸展与花序轴近垂直或向下俯垂,罕近直立伸展;萼片绿色,具3脉,中萼片卵形,凹陷,长3.5---4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向后反折,斜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 4.5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钝;花瓣黄色,狭卵状长圆形,长3--3.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近截平,具2脉;唇瓣黄色,较厚,长5毫米,基部3裂,裂片狭长圆形;侧裂片长3 4,毫米,宽1—1.5毫米,向后反折,先端钝;中裂片长3.5--4.5毫米,宽1—1.5毫米,向上翘弯,先端钝,与中萼片和花瓣靠合而形成的兜其先端内侧紧靠;距细长,圆筒状,长达21毫米,粗约1毫米,近直的,向后伸展,与子房并行,后部上举,近末端几不膨大或略膨大,末端钝或急尖,明显长于子房;蕊柱短;花药直立,药隔狭,顶部凹陷,药室叉开;花粉团卵球形,具细长的柄和粘盘,粘盘披针形,长1.2毫米;退化雄蕊2个,大,耳状;柱头2个,隆起,棒球形。花期8--9月。[1]
产地生境
产于台湾、海南、广东、云南。生于海拔400--1200米的山坡林下。印度东部、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缅甸(仰光)。
玉凤花属介绍
描 述:Habenria Willd. 玉凤花属,兰科,约600种,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均产之,我国约有70种,以西南为最多。陆生兰,常具块茎;叶近基生至茎生,常2至数枚,较少为1枚;花大小变化较大,通常多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萼片相似;花瓣通常2裂;唇瓣通常3裂,基部一般有距,极罕无距;蕊柱短;蕊喙厚而有臂;柱头 2,多半分生;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疏松粘合而成,有花粉块柄和粘盘。[2]
参考来源
- ↑ 细花玉凤花Habenaria lucida Lindl.,植物通
- ↑ 玉凤花属Habenaria,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