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子果
纽子果(学名:ArdisiavirensKurz)是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灌木,高可达3米;茎粗壮,叶片坚纸质或厚,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背面中脉明显,隆起,复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无毛,萼片长圆状卵形至几圆形,顶端钝或圆形,具密腺点,花瓣初时白色或淡黄色,以后变粉红色,卵形至广卵形,顶端急尖,子房球形,果球形,红色,具密腺点。6-7月开花,10-12月或至翌年元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台湾,从印度至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2700米的密林下,荫湿而土壤肥厚的地方。纽子果果红且果期长,可作为观果植物,也是室内绿化装饰、栽培的理想树种。
- 中文名:纽子果
- 学 名:Ardisia virens Kurz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报春花目
- 科:紫金牛科
- 亚 科:紫金牛亚科
- 属:紫金牛属
- 种:纽子果] </ref>
命名者及年代:Kurz,1877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茎粗壮,除侧生特殊花枝外,无分枝,无毛。叶片坚纸质或厚,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顶端渐尖,罕急尖,基部楔形,长9-17厘米,宽3-5厘米,边缘具皱波状或细圆齿,齿间具边缘腺点,两面无毛,背面通常具密腺点,尤以叶缘为多,有时具疏鳞片状物,背面中脉明显,隆起,侧脉15-30对,连成紧靠边缘的边缘脉;叶柄长1 (-1.5) 厘米。
复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达30厘米,无毛,每个花序总梗长3-7厘米;花梗长1.5-3厘米,花长6-8毫米,花萼仅基部连合,萼片长圆状卵形至几圆形,顶端钝或圆形,长2.5-3.5毫米,具密腺点,外面无毛,里面具微柔毛;花瓣初时白色或淡黄色,以后变粉红色,长6-8毫米,卵形至广卵形,顶端急尖,具腺点,两面无毛或有时仅里面基部具疏微柔毛;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形或近卵形,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或略短,子房球形,具密腺点,无毛;胚珠5枚,1轮。果球形,直径7-9(-10)毫米,红色,具密腺点。花期6-7月,果期10-12月或至翌年元月。 纽子果主要特征是,萼片长圆状卵形或几圆形,顶端钝或圆形;花及果均具密腺点。[1] [2]
产地生境
主要变种
长叶纽子果(ArdisiavirensKurzvar.annamensisPitard)与纽子果的主要区别是,叶片披针形,长19-26厘米,宽2.5-5厘米,边缘腺点较密,叶片中央腺点较疏,腺点两面均隆起;萼片(果时)腺点少且不明显;果上腺点亦疏,光滑。果期11月,花期未详。分布于中国贵州、广西(上思),越南中部亦有分布。生长在海拔900米的山顶疏林下。
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⑴鲜种:因纽子果的种皮比较厚,直接播种不易成活,鲜种需要去掉种皮,才能播种,鲜种的去皮采取人工去皮方式,去皮后用清水冲洗干净。⑵干种:干透的种子,特别坚硬不易吸水发芽,为促进其发芽,通常需要在播种前用30℃的热水浸泡1天后方可播种。
播种方式:纽子果在春季播种比较好,以当地温度稳定在18℃左右为宜,播种采用点播方式,将种子以梅花的形状进行点播,种子之间的距离以5厘米为宜,播量以30千克/公顷为最佳,点播完成后,要在种子上覆盖1层营养土,以2厘米厚为准。覆土后要在苗床上覆盖1层稻草或松针,用于苗床保湿保温,完成后,对苗床进行喷水,以浇透为宜。
播种后每隔5天浇水1次,以将苗床均匀喷洒1遍为佳;大约20天以后揭掉覆盖物,同时停止喷水,10天以后就可出苗。纽子果的苗期比较长,大约有3个月的时间,在这一时期需要精心呵护,营造温和的育苗环境。
栽培技术
浇水:纽子果在苗期需水量不大,只需保障苗床湿润即可。浇水可用带喷头的桶进行,通常选在上午9-10点为宜,以将叶面和苗床均匀喷洒1遍为佳,通常每隔5天喷洒1次。
遮光:纽子果习性是半阴半阳,在光照特别强的时候,需要通过遮阳网进行遮光,以避免强光将小叶灼伤,影响小苗的生长发育。
追肥:纽子果在苗期生长缓慢,无需太多的肥料,只要适当追施叶面肥即可茁壮生长。可选用水溶性化肥,以每5克对水2千克的比率调匀后即可喷施,时间选择在下午16:00-18:00,水量以将叶面完全喷洒1遍为宜,通常每15天喷洒1次。
病虫防治
病害:纽子果在苗期容易感染疫病,发病后,要及时清除疫株,发病初期喷施30%爱苗乳油1000倍液或42%巴氏疫病1000倍喷施2-3次,隔7天防治1次。
虫害:纽子果在苗期容易受到蚜虫的侵袭,对蚜虫以预防为主,可以用氧化乐果800倍液进行喷洒,时间可选在下午16点以后,每隔5天喷洒1次;对甜菜夜蛾的防治,可选用20%灭扫利乳液1500倍液进行喷洒。
主要价值
纽子果为常绿植物,果红且果期长,可挂果5-7个月,可作为观果植物,也是室内绿化装饰、栽培的理想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