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角鴞
紅角鴞 |
中文學名: 紅角鴞 |
紅角鴞(學名:Otus scops):全長約20厘米。上體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蟲蠹狀細紋。面盤灰褐色,密布纖細黑紋;領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頭頂至背和翅覆羽雜以棕白色斑。飛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體大部紅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纖細橫斑和黑褐色羽干紋。嘴暗綠色,先端近黃色。爪灰褐色。
棲息于山地林間。以昆蟲、鼠類、小鳥為食。築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多為4枚,白色。羽干紋似樹皮。在大陸分布較廣,為留鳥;台灣為旅鳥。屬於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
目錄
形態特徵
紅角鴞是小型猛禽。全長約20 厘米。上體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蟲蠹狀細紋。面盤灰褐色,密布纖細黑紋;領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頭頂至背和翅覆羽雜以棕白色斑。飛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體大部紅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纖細橫斑和黑褐色羽干紋。嘴暗綠色,先端近黃色。爪灰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54-85g,♀48-105g;體長♂166-195mm,♀175-195mm;嘴峰♂15-19mm,♀12-20mm;翅♂140-150mm,♀142-150mm;尾♂61-71mm,♀55-70mm;跗蹠♂24-27mm,♀24-28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于山麓林緣和村寨附近樹林內。喜有樹叢的開闊原野。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通常單獨活動。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樹上濃密的枝葉叢間,晚上才開始活動和鳴叫。鳴聲為深沉單調的chook聲,約三秒鐘重複一次,聲似蟾鳴。雌鳥叫聲較雄鳥略高。主要以鼠類、甲蟲、蝗蟲、鞘翅目昆蟲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喀麥隆、乍得、中國、科特迪瓦、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吉布提、埃及、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法國、岡比亞、格魯吉亞、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科威特、吉、黎巴嫩、利比里亞、利比亞、立陶宛、馬其頓、馬里、馬耳他、毛里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尼日爾、尼日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索馬里、南蘇丹、西班牙、蘇丹、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突尼斯、火雞、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門。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營巢於樹洞或岩石縫隙和人工巢箱中。巢由枯草和枯葉構成,內墊苔鮮和少許羽毛。每窩產卵3-6枚,卵呈卵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平均大小31mm×27mm,重12克。雌鳥孵卵,孵化期24-25天。雛鳥晚成性。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西紅角鴞 — 老虎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