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红肩金刚鹦鹉

红肩金刚鹦鹉

學 名:Diopsittaca nobilis

又 名:漢氏金剛鸚鵡

分佈地理 : 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分布在蓋亞那,從圭亞那高原到東委內瑞拉,南到巴西南部、秘魯東南部及北波利維亞。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种红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目录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科: 鸚鵡科 Psittacidae

種: 紅肩金剛鸚鵡 D.nobilis

形態特徵

紅肩金剛鸚鵡是體型最小的金剛鸚鵡。體長約32.5厘米,體重130-170克。鳥體為綠色,停棲落時看起來全部是綠色,翼下覆羽為紅色。壽命20年。頭部分布少量藍羽,有時翅上可能有紅羽毛,喙黑色。

幼鳥:羽色比成鳥暗淡,頭部有少許藍羽毛,有些雛鳥長成時翅上有一點點紅羽毛。

面部:面產有裸皮是所有金剛鸚鵡的特點,通常為白色。

喙:呈黑色,另一種貴族品種的喙為褐色,只有尖端為黑色。

頭部:雄鳥的頭比雌鳥大而圓。

羽色:停棲落時看起來全部是綠色,翼下覆羽為紅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各種開闊的林地,也會至穀物田與果園中覓食而造成農民損失,在有些地方被視為農業害鳥。有些地區會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在當地是常見的鸚鵡,尤其在巴西的中部及東北部,在圭亞那則不常見。

生活習性

紅肩金剛鸚鵡是定居性的鸚鵡,棲息於開闊森林,群居性,繁殖期外時常大群聚集活動或成對活動,食物包括了堅果、種子、水果、花朵等。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大多築巢於棕櫚樹洞內,有時也會築巢在樹上白蟻窩中,繁殖期約在2月至6月間,孵化期25天,55天后羽毛長成。

籠養的紅肩金剛有時很聒噪,剛引進飼養時相當害羞,易緊張與不安,但不需很長的時間即可適應飼主與環境,適應環境後大多十分健康強壯,喜愛啃咬東西,巢箱與籠舍需夠堅固,最好能提供玩具與新鮮樹枝供其啃咬,喜愛沐浴。

人工繁殖

紅肩金剛鸚鵡的繁殖不多,但購買人工繁殖鳥來繁殖不會困難,而且一但繁殖穩定後有可能很多產,已有普遍繁殖的成果,但是國際間鸚鵡養殖業中貴族金剛與紐曼氏金剛鸚鵡的數量很少,繁殖成果也很少見,這兩種幼鳥的喙部出生時即為蠟色,下喙部會隨時間慢慢變成黑色,與紅肩金剛幼鳥的差異可輕易分辨出來,提供堅固的巢箱,室內較戶外鳥舍易繁殖成功。每次產卵4-6顆,孵化期25天,羽化期55天,羽毛長成約2個月。

人工飼養

幼鳥時期請使用鸚鵡雛鳥專用奶粉。斷奶之後可提供綜合穀類以及天然蔬果,也可搭配滋養丸、鈣粉。以高品質的鸚鵡類混合飼料為主食,配合切成塊狀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紅肩金剛鸚鵡也喜歡乾的或用水浸泡的黍穗,以及正值當季的新鮮石榴。養在比較堅固的木製鳥舍裡,但要另外加一層防護,以免被啄壞。鳥舍裡常年都要有一個巢箱,因為繁殖鳥很喜歡在巢箱裡過夜,在非繁殖季節也是如此。[1]

金剛鸚鵡適應環境後就會長得非常壯實,但在霜凍的寒冬夜時,還是得把它們安置在室內,否則很可能腳被凍傷。平時也應多提供木頭或是玩具供其啃咬;若陪他時間不夠,很容易變得自閉不理人,甚至怕人。紅肩金剛對陌生人會有戒心,也特別害羞,對於不認識的人會閃躲甚至咬人,所以第一次與他接觸時應小心,未獲得他信任之前勿隨意撫摸。[2]

紅肩金剛的聲音音質較低,雖不至於像金太陽一樣尖銳,不過音量一樣大聲,一樣吵雜,若能讓他先學會幾個單字或是口哨,或許也能代替大叫。他的語言能力在中小型鸚鵡中,算是不錯的種類,能說十多句單字,也會自己組合運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