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绸舞
基本内容
中文名:红绸舞
原作编导: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
类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舞蹈首演:1951年长春
基本介绍
《红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原作编导: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
改编编导:金明
音乐改编:刘文金
舞蹈首演:1951年长春
首演团体:长春市歌舞团
所获荣誉
1951年荣获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一等奖;
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
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往往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以其自身所特有的审美内涵,捕捉人的心灵,哪怕只是一瞬间,也足以让人心驰神往。
《红绸舞》就是这样一部年过半百,却风韵犹存的佳作。
作品背景
1950年由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的《红绸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从解放战争捷报频传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将蓄积已久的喜悦释放出来。
群众街头秧歌运动成为新流行文化的生力军,尤其是在陕北和东北地区,炽热的舞蹈革命浪潮通过对这一舞蹈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持续高涨。
可以说《红绸舞》是对街头文化的一次完整的加工、提炼、总结和升华。它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充满了那个特定时期的烙印。
所用技法
《红绸舞》的创作班子曾分批向民间艺人和戏曲艺术家学习舞长绸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去粗取精、活学活用。他们先是突破了传统长绸的表演方法,尤其是在男演员舞蹈动作上加大了力度、幅度和难度,速度上也有多种处理,并由此引发了对道具的改良:增加绸子的宽度和长度,并将其古典色彩用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代替,将民间杂技的传统节目《百丈旗》中的长绸制作方法借鉴过来,在末端同小木棒连接,这样,一是延长了力臂,同时也为创造新的舞蹈形象创造了条件丰富了道具形态一一时而似火炬,时而变飞龙。新的技术要求道具改良,道具的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长绸舞的技巧和语汇,拓展了其表现空间。
其次《红绸舞》将喜庆、爽快、俏美的东北秧歌同豪放、粗犷的陕北秧歌有机结合,互存互补,形成了新时期舞台秧歌热烈、舒畅、明快的特色,极富感染力。
社会评价
形式层面
从舞蹈形式上看,创作开始基本设想就是力图“将传统京剧的长绸舞同东北秧歌相结合”。因为这两个素材都有着丰富的可挖掘整理的价值,尤其长绸舞,早在汉代画像和敦煌壁画上就有过生动的形象记载,后经历代民间艺人继承与发展,推陈出新,发展了舞绸的技巧,丰富了绸形的变化。黑龙江省的民间艺人能将绸子舞出“福、寿”等各种字样及图案。
结构层面
从《红绸舞》的舞蹈结构上看具有层层推进是渐至高潮,一气呵成的特点,这同整个舞蹈的情绪要求是完全吻合的。其中看似循规蹈矩,缺少变化的处理,正是要将主题情绪进行到底,才能极大满足当时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需求的追求是一致的。舞蹈在形式上通过队形队阵、绸花变幻,来丰富观者的视觉感受。如女子双人舞、男子双人舞、男子独舞及群舞等形成,二龙吐须、斜排、横排、点阵、圆等队形;绸子长短、单双形态的变化,“大八字”、“小八字”、“左肩花转身跳圈”、“波浪花”、“单跳圈花”“桌、门、轴平面圆”等等绸花技巧。尤其是绸花技巧变化和创新,注重同民族传统技巧配合,如“串翻身”、“平转”、“蹦子”、“旋子”和胸腰、大腰的一些动作,使《红绸舞》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红绸舞》创作集体的严谨的创作态度时至今日都值得艺术创作者效仿。由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既保持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又极富崭新的时代气息,《红绸舞》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赞。
和谐整合
《红绸舞》的两个基本构成部分都是经过认真学习、研究、提炼、加工后再进行整合而创作的,可以说其出发点即是拿为“此”用,制作环节堪称精良,整个舞蹈风格极为和谐统一,其形式同表现新时期中国人民庆解放时欢腾、喜庆的精神风貌之主题是极为贴切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