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膜
紅細胞膜是人的紅細胞在細胞膜外無其他膜狀結構,由於通過溶血作用很容易得到細胞膜的空殼(ghost),所以常用來作為活體膜的模型而進行研究。
人類成熟紅細胞雙凹圓盤狀,紅細胞的這種形態使它具有較大的表面積,有利於與周圍血漿充分進行氣體交換,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運送O2。
目錄
紅細胞的細胞結構
人類紅細胞由於有特殊的運輸O2功能,沒有細胞核,其細胞內細胞器在分化中都退化了,無任何細胞器,即無線粒體和核糖體等。這種結構特點可使紅細胞自身的代謝率大大降低,利於相關氣體運輸。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一般沒有細胞核,壽命較短,且沒有DNA,不具有各種基因。
人成熟的紅細胞中由於沒有各種細胞器,生物膜除了細胞膜外,沒有其它的生物膜(如線粒體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等)。正因為如此血影實驗中往往用血細胞作為實驗材料。
注意:並不是所有生物的紅細胞都沒有細胞核,只是人和哺乳類成熟紅細胞是無核的, 也無細胞器,只有細胞膜和除細胞器之外的細胞質。常用於研究細胞膜的材料。而鳥類、兩棲類、魚類的紅細胞都是有核的,和正常的細胞結構一樣,常用於生物學實驗中的DNA粗提取與鑑定。教材中無絲分裂以蛙的紅細胞為例,無絲分裂中具有染色體複製(沒有染色體形態變化),可知蛙紅細胞中也具有細胞核。[1]
主要成分
其主成分為蛋白質(約49%,重量比)和脂類(約44%),還含有糖。脂類由磷脂(約73%、重量比)、膽固醇(約22%)和糖脂(約5%)組成。磷脂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絲氨酸和鞘磷脂組成。這些磷脂並非在膜內均勻分布,在表層多含有具膽鹼基的中性磷脂,內層含有具負電荷的磷酯酰絲氨酸和可變結構的磷脂酰乙醇胺。蛋白的組成如表所示,用低張液處理細胞膜的空殼,則游離出血影蛋白和肌動蛋白,再用高滲液處理則游離出錨蛋白和4.1帶。這些稱為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帶3隻有用表面活性劑將膜的結構破壞才能溶出。這樣的蛋白稱為內在蛋白(integral protein)。血型糖蛋白也是內在性的,是含有唾液酸的糖鏈的MN式血液型物質。帶3也含糖鏈,具有陰離子通道功能。血影蛋白、肌動蛋白和4.1帶形成網狀結構,錨蛋白與帶3及血影蛋白結合在膜上與網狀結構相聯繫。。[2]
參考文獻
- ↑ 高考生物:紅細胞知識點總結歸納微信公眾平台
- ↑ 細胞生物學:紅細胞膜結構無憂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