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遺址群
紅山遺址群,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城東北3公里紅山北麓。紅山遺址群是新石器時代至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群,為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存,距今約五千年,「紅山文化」由此得名。[1]
紅山遺址群包括聚落古遺址和古墓葬等。出土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陶器、石器、骨器。以細泥彩陶和石耜最重要,在北方農業發展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6年5月25日,紅山遺址群經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距今五六千年間,一個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了一種農業文化,並留下了大量的遺址。
清光緒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906—1908年),日本人鳥居龍藏三次進人赤峰境內開展野外考古調查,首次向世人披露了西拉沐淪河流域紅山文化遺存的信息。
民國八年至十三年(1919—1924年),法國學者桑志華和德日進也曾數次在赤峰地區進行調查。
民國十九年(1930年),梁思永先生對英金河和紅山嘴一帶進行考古調查。
民國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930—1933年),日本人牟田哲二等人在紅山及其附近採集、收集文物標本,德永重康等人在紅山前後搜集了一些遺物並發掘了幾座石棺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日本東亞考古學會對紅山後遺址進行發掘。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佟柱臣先生到赤峰地區進行考察。
1956年,裴文中、呂遵諤、嚴文明先生等對紅山文化遺存進行了野外調查和複查發掘。此後,有關紅山遺址的調查、研究工作從未間斷。
文物遺存
紅山遺址群的地表散見陶片、石器等。經多年的調查、發掘,出土了大量遺蹟、遺物。遺蹟以房址、墓葬為主,遺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
房址
房屋多建築在緩坡或台地上,為直壁長方形半地穴式建築,居住面經過捶打,中央有瓢形灶,灶有斜坡火道。
墓葬
墓葬分為兩類,一類為積石冢石棺墓,數量占絕大多數;一類是小型的石棺墓。早期墓葬較少,以合葬墓居多,隨葬品主要有石器、陶器,沒有玉器。晚期的墓葬氣勢恢宏,大冢之下有很多排列有序的小石棺墓,隨葬玉器較多。
陶器
陶器主要是泥質紅陶和夾砂灰陶兩類。泥質紅陶質地較為堅硬,飾以黑彩,器形有罐、碗、缽等。夾砂灰陶質地較為疏鬆,飾以壓紋、附加堆紋等,其中以之字紋最常見,之字紋深腹筒形罐是典型器形。
石器
石器分為磨製石器、打制石器、細石器三種。磨製石器較多,器類主要有斧、刀、錛、耜、磨盤、磨棒等生產工具。其中桂葉形石耜、葉形雙孔石刀是紅山文化中典型器物。細石器採用石髓、碧玉、水晶、燧石等石料,經打擊琢制加工,工藝精巧,形制各異。種類主要有石核、石葉、石片、刮削器、尖狀器、石鏃等。
玉器
玉器材質較好,工藝精湛,種類十分豐富。材質多為岫巖玉,硬度較高,十分溫潤。製作工藝分為片雕、鏤雕、圓雕等。器形有璧、雙聯璧、三聯璧、馬蹄形箍、勾雲形玉佩、雙龍首璜、玉龍、玉豬龍等。
遺址特點
遺址群布局
山遺址群位於紅山區東北紅山前後較平緩的台地上,西臨英金河。共發現有紅山文化遺址500餘處,規模大小不一,小型遺址僅有4000—5000平方米,較大的遺址可達3萬—10萬平方米,最大的遺址有2萬—3萬平方公里。
主要特點
牛河梁遺址,主體分布範圍約112平方公里,是一處規模宏大的紅山文化晚期中心性祭祀遺址,分布有積石冢石棺墓、女神廟、祭壇、大型祭祀平台等相關遺蹟。
敖漢旗西台遺址,是一處保存較好的紅山文化環壕聚落,兩道圍壕連接成「凸」字形,將房址與窖穴環繞其內。 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總面積約150萬平方米,發現抹有白灰面的紅山文化房址及圍壕殘段,應是一處高規格的紅山文化中心性聚落。
價值意義
紅山遺址群的紅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在中國文明起源和早期社會發展進程中占據十分顯著的位置,在與中原仰韶文化和東北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紅山遺址群所發現的C形玉龍,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被喻為「中華第一龍」,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它不但成為紅山文化的象徵,而且對研究中華龍文化的起源具有重大意義。
紅山遺址群所發現的紅山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全面反映了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和內涵。
保護措施
2017年1月1日,《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群保護條例》正式實施。《赤峰市紅山文化遺址群保護條例》中的保護對象包含紅山文化的命名地紅山文化遺址群和紅山文化時期重要聚落遺址的魏家窩鋪遺址。
該條例對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建設項目依法審批制度、保護工程報批制度、考古活動報批制度都作出了規定,確立了紅山文化遺址群保護責任明確的分級管理體制;明確了文物本體保護狀況的監測制度和安全保護制度;明確了在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禁止從事的活動,包括未經許可砍伐或者損壞樹木、挖掘藥材、採集動植物標本、種植危害文物本體的植物,擅自進行基本建設和有礙遺址環境風貌的工程建設等十一項禁止性行為,並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程度,規定了相應的處罰,為紅山文化遺址群的保護和管理提供了明確依據。 為了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赤峰市政府已將紅山文化遺址加入「申遺」名單。
紅山文化
紅山的傳說傳說,紅山原本是青色的。在很久以前,西王母有九個女兒,被紅山的美妙風光所吸引,趁着西王母與穆天子約會之機,偷偷下凡,來到紅山。仙女們在山上嬉戲,湖中暢遊。後來被西王母知道了,便派太白金星下凡傳旨,責令九個仙女立即回宮,但九個仙女不想回去。西王母一氣之下,打翻了身邊的胭脂盒,那紅紅的胭脂,飄飄揚揚灑落在山上,將青山變成了紅色。西王母想,既然你們無情,我也無義,就讓你們站在那裡吧,隨即經她一點化,九個姑娘變成了紅山上的九個山頭。
紅山玉文化
紅山文化晚期,玉器的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多,玉雕技術取得飛躍性進步。線切割技術始自興隆窪文化,在紅山文化晚期依舊流行,技法更加嫻熟,不僅用於玉料的切割,在製作斜口筒形玉器、曲面牌飾等器類上廣泛使用。同時,紅山文化晚期的玉雕匠人掌握了鋸片狀切割技術,器體扁薄、形體較大的勾雲形玉器、玉鳳等均採用鋸片狀切割技術進行加工。紅山文化玉器上的鑽孔比較普遍,有單面鑽成的圓孔或自兩面相對直鑽而成的長孔,還有自兩側斜鑽而成的洞孔,後者為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鑽孔方式。
從造型題材看,紅山文化玉器可以分為裝飾類、工具或武器類、人物類、動物類、特殊題材類。裝飾類玉器主要有玦、環、管、珠等。玉玦是興隆窪文化和趙寶溝文化的典型器類,至紅山文化中期依然流行;然而至紅山文化晚期,耳部佩戴玉玦的習俗幾乎消失。
紅山文化特殊類玉器是為滿足宗教典禮的特殊需求雕琢而成的,造型奇特,工藝複雜,寓意深刻,主要器類有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璧、雙聯璧、三聯璧等。動物類和特殊類玉器的大量雕琢和廣泛使用,從出土數量和分布地域看,勾雲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和玉豬龍應為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種器類。玉人和玉鳳具有獨特的專屬功能,屬於紅山文化晚期的王者用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