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紅場鎮,隸屬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位於潮南區西南部,大南山中部,東南連雷嶺鎮,西南與惠來縣接壤,西北與普寧市交界,北至東北與仙城、兩英鎮毗鄰。區域總面積68.04平方千米。2018年,紅場鎮戶籍人口38144人。

截至2020年6月,紅場鎮共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

紅場鎮是一個革命老區鎮,有着光榮的革命史。二戰時期東江特委機關駐紮於此,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鄧發等先後在紅場領導革命鬥爭,開闢了大南山革命根據地。

2018年,紅場鎮工業企業個數共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2家。 [1]

中文名: 紅場鎮

外文名: Hongchang Town

別 名: 石船

行政區劃代碼: 440514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

地理位置: 潮南區西南部

面 積: 68.04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蘇林居社區

電話區號: 075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 大南山紅場舊址

車牌代碼: 粵D

人 口: 38144人(2018年末戶籍人口)

目錄

歷史沿革

宋、元代屬新興鄉。

明、清至民國初屬黃隴都。

民國十年(921年)起屬潮陽縣第九區

1950年屬潮陽縣第10區。

1952年屬第13區。

1956年成立石船鄉。

1958年建石船人民公社。

1961年改稱紅場人民公社。

1983年改稱區。

1986年改為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紅場鎮共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蘇林居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紅場鎮位於汕頭市潮南區西南部的大南山中段,東鄰兩英鎮,西接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下架山鎮,北接仙城鎮,南連雷嶺鎮和惠來縣。 區域總面積68.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紅場鎮均為山地丘陵區。

氣候

紅場鎮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攝氏18—22℃,12月至1月份平均氣溫17℃—14℃,氣候環境良好,雨量充足,水源充足。

自然資源

紅場鎮是大南山高丘地帶,礦藏較多,瓷土、花崗岩、稀土礦等蘊藏量大、質量好,有較好的開發價值和發展前景。紅場年降水量2200毫米,水資源充足,轄區內的紅場水庫,總庫容1900萬立方米,分三級電站發電,總裝機容量0.74萬千瓦,年發電量2300萬千瓦時,與全省聯網。

紅場鎮水資源豐富,年降水量約1800—2100毫米,由於地勢較高,落差大,水力資源蘊藏量大。

紅場鎮自然資源豐富,轄區內礦藏較多,主要礦藏有鈦鐵礦、鎢礦、石灰石、高嶺土、花崗岩等,蘊藏量大、質量好,有較高的開採價值和發展前景。紅場鎮轄區內土壤屬赤紅壤。

人口

2017年末,紅場鎮常住人口23351人。

2018年末,紅場鎮戶籍人口38144人。

經濟

2003年,紅場鎮共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850萬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172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610萬元,農業產值3562萬元;完成國地兩稅42萬元,其中國稅30萬元,地稅12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7萬元;農村人年均純收入1060元。

2008年,紅場鎮共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954萬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7653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583萬元,農業產值5070萬元,完成工商各稅107萬元,全鎮農村人均純收入1440元。

2018年,紅場鎮工業企業個數共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2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2年,紅場鎮有1所初級中學,19所小學已全面告別危房校舍,實現教學樓房化。在校學生人數5311人,其中小學生4506人,初中生805人。

社會保障

2019年,紅場鎮城鄉居民醫保參保27233人,養老保險參保15059人,納入低保群眾344戶、1286人,五保戶38人。

人居環境

2019年,紅場鎮共清理垃圾雜物約1060處,拆除違章建築、構建物256宗,清拆危舊倒塌房屋132宗,清理池塘河溝水面約12600平方米,清挖池塘河溝淤泥約12510立方米,清理電線亂拉亂搭46處,整治露天糞坑648座,整治零散畜禽養殖30宗。

交通運輸

紅場鎮的交通以連接324國道的司神公路、水潘線和紅四公路為主幹道,紅惠路、河赤路為支線,內連各村道路,外接惠來縣、普寧市、兩英鎮、仙城鎮、雷嶺鎮,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交通網絡。

歷史文化

得名

紅場原稱石船,因境內有一岩石似船而得名。

風景名勝

大南山紅場舊址

大南山紅場舊址位於潮南區紅場鎮大陂村前的飛鵝山下,系1931年春,中共東江特委和潮普惠蘇維埃政府共同開闢的,面積1400平方米。廣場東南側一塊圓台形巨石作紅軍閱兵台,石上刻有「鞏固蘇維埃政權」七個大字。東江特委書記徐國聲在1931年5月17日至23日召開的東江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宣布,將該地命名為「紅場」。後又建起戲台、球場、鞦韆場。國民黨反動軍隊「圍剿」時,球場、鞦韆場被燒毀。1962年至1963年,人民政府撥款在閱兵台上修建一個四角亭,按原狀恢復建戲台。1978年12月,被廣東省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南山紅場舊址

東江特委辦公舊址位於潮南區紅場鎮迭石村。東江特委機關曾於1928年3—10月和1930年10月一1935年6月兩次駐留在迭石村,借用民房50多間。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鄧發、古大存、方方等先後在這裡指導過革命鬥爭。辦公地點分別設在該村江木進、江之有、江金里三家四間房子辦公。總機房、廚房和印刷廠設於江金里的家中。東江特委機關進駐之後,一段時期成為指導東江地區和各根據地開展革命鬥爭的中樞。特委機關設立在該村的總機、廚房、印刷廠和招待所等於1932年4月被國民黨張瑞貴部燒毀。1962年至1963年,潮陽縣人民政府按原狀重建。

大南山紅宮舊址位於潮南區紅場鎮林招村三房祠。1929年至1930年,紅軍第47團、潮陽縣革命委員會、紅軍第16師軍事政治學校第4分校先後於此設立或設址。該祠外牆粉刷紅色,故名紅宮。1929年7月中旬,潮、普、惠三縣工農革命軍團及模範赤衛隊員在此聯合建立47團;1930年6月潮陽縣革命委員會在此成立,劉大剛任主席,方思瓊(方方)任秘書長併兼任縣團委書記。紅宮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2年被國民黨燒毀,成為一堆廢墟,1962年至1963年,潮陽縣人民政府重修。1978年12月,由廣東省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閩粵贛蘇區黨代會舊址

閩贛粵蘇區黨代會舊址位於潮南區紅場鎮大溪壩村余氏祖祠,該祠坐西南向東北,前臨大溪壩溪。全祠有一廳一拜亭四房一天井。祠堂大門上有「余氏祖祠」四個大字。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磚石泥木結構。1930年10月末至11月初,中共中央南方局派李富春、鄧發等在這裡召開閩、粵、贛蘇區第一次黨代表會議,方方擔任大會秘書長,選舉鄧發為書記。1932年後該祠被國民黨張瑞貴部隊焚燒,1950年依照原貌重建。

紅場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潮南區紅場鎮紅場舊址的飛鵝南麓,坐西北向東南,鋼筋水泥結構,通高10.2米,其中碑座高2.28米。碑體為正稜柱體,高度7.92米,下截面邊長2米,上截面邊長近1米。碑的頂端有浮雕的五角星。碑文是:「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潮陽縣人民委員會為紀念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大南山地區犧牲的革命烈士,於1963年12月21日落成。1988年10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廣東省重點保護紀念碑,保護標誌嵌於碑座。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九日為紀念日,潮普惠3市(縣)各界代表聚集紀念碑前舉行悼念活動。

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

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潮南區紅場鎮政府旁邊西南方向140米,為了緬懷當年彭湃、鄧發、李富春、古大存、方方等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傳播愛國主義教育,在各級黨政的重視下,一座結構嚴謹,外觀莊重,分為四大展廳,建築面積達1117平方米的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於1997年10月22日落成開館。該館被汕頭市定為愛國主義基地,館名「潮陽市大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大字由原廣東省林業廳廳長鄭希同志所題。該館每年接待參觀學習達2萬多人次。

視頻

【汕頭黨史】「紅色遺珠」紅場鎮和「潮汕七日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