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缢
拼音; yì
部首; 纟
五笔; xuwl
笔顺; 5514313425221
笔画数; 13
注音; ㄧˋ
基本释义
【动】
从糸(mì),益声。从糸,与丝绳有关。本义:吊死
同本义〖hang〗
缢,经也。--《说文》。段注:"绞缢必两股辫为之。…缢死必两股为之,以其直悬也,故亦谓之经"
十四年春,孔达缢而死。--《左传·宣公十四年》
莫敖缢于荒谷。--《左传·桓公十三年》
自缢于庭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缢死(用绳索,布条等套绕颈上挂于高处气绝而死。也称吊死);缢鬼(吊死者的鬼魂)
用绳子勒颈绝气而死〖strangle〗
缢而弑之。--《左传·昭公元年》
缢即气绝。--清·方苞《狱中杂记》
缢加别械。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正韵》于计切《集韵》《韵会》壹计切,ࠀ�音翳。《说文》经也。《博雅》绞也。《释名》悬绳曰缢。缢,厄也,厄其颈。《左传·桓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注》缢,自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不伏其辕,必缢其牛。
又《广韵》《集韵》《韵会》ࠀ�于赐切,音㱲。义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