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椋鸟
紫背椋鸟 |
中文学名: 紫背椋鸟 |
紫背椋鸟[1](学名:Sturnus philippensis):是一种体型略小背部深色的椋鸟,体长17厘米。雄鸟头浅灰或皮黄,肩、背紫色具金属光泽;颊赤色;前胸栗色;腹乳白色;胁蓝灰色。下体偏白,背闪辉深紫罗蓝色,两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纹。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绿。
栖息于农田耕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也出现城镇公园和海岸地带。叫声是响而尖。常成批结群活动于树枝间。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虫。有时也在地上觅食。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有时也吃植物性食物。
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加里曼丹岛和中国。
目录
外形特征
雄鸟:头部、颏与喉均为淡灰色。耳羽、两颊及后颈两侧为栗色块斑。肩羽、下背和腰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尾上覆羽橙黄色。两翅羽外翈黑色,羽缘和羽端具金属绿色;第2-4枚初级飞羽有黄色狭缘;两翅翅缘、中覆羽、腋羽及翅下覆羽白色;次级飞羽外翈具灰白斑;飞羽内翈白色。前胸栗色;后胸和腹乳白色;两胁和胸侧蓝灰色。尾下覆羽棕黄色。
雌鸟:额和头部、耳羽及颊灰褐色;喉污白沾黄;背灰褐色;胸污白色;翅及尾为黑褐色。
虹膜桔红色;嘴角黑色;跗跖铅灰色,爪灰黑色。
生活习性
迁徙:中国大陆为偶见迁徙鸟(旅鸟),台湾为冬候鸟。迁徙中国大陆时间在3-4月和9-10月间。
习性:常成批结群活动于树枝间。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虫。有时也在地上觅食。飞翔时鼓翅迅速,成横队直线飞行,喜盘旋飞翔于树梢附近。在大陆较为稀见,在台湾为常见种。
食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有时也吃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
栖身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耕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也出现城镇公园和海岸地带。繁殖于日本的千岛;冬季迁徙至菲律宾及婆罗洲。迁徙时不常见于中国东部沿海。越冬在台湾及兰屿岛。结小群生活,栖于开阔原野。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树皮、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纸屑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4-6枚,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青绿色或淡蓝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为25-26mm×18-19mm。第四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的Kuril岛;冬季迁徙至菲律宾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迁徙时不常见于中国东部沿海。越冬在台湾及兰屿岛。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