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紫砂陶

用紫砂泥、紅泥或綠泥等製成的質地較堅硬的陶製品。紫砂是中國宜興特產的陶土。

產品簡介

詞組:紫砂陶 拼音:zǐ shā táo

全世界皆有產陶土的地方,但是沒有紫砂,因為此陶非彼陶。可以說紫砂是陶土的一個種類,只有在宜興才有的。為什麼稱這裡的陶土為「紫砂」呢?那是因為紫砂陶土製成的紫砂器,無論是黃、紅、棕、黑、綠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隱含着若有似無的紫光,使其具有質樸高雅的質感,故稱為「紫砂」。

紫砂之所以稱為「砂」,是因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質練得很細,在細膩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見漂亮立體的粒子感。紫砂質地堅細、色澤沉靜、製作精美。根據調配方

法及燒成溫度氣氛的變化,製品分別呈天青、栗色、暗肝梨皮、米黃、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等色。

紫砂的特色清明古雅,製品外部不施釉,經1100~1180℃氧化氣氛燒成,燒煉出自然平和的質感。繽紛的色彩可變化出幾十種的顏色,大致可分成紫、褐、紅、黑、黃、綠的基本色系。它的顏色燒成之後,不會褪色。經過泡茶滋養後可呈現溫潤光和不炫的質感,與其它陶土混濁不清的色澤有很大的分野。

紫砂的原料經過科學的分析,其中含有鐵、鋁、鎂、鉀、鈉、鉛、錳等化學元素,礦物組成的胎土屬於高嶺、石英、雲母類型,適當的礦物、化學組合、顆粒配合,使得紫砂的成品吸水率小於百分之二,氣孔率介於一般的陶器瓷器之間。紫砂的氣孔分成閉口氣孔和開口氣孔兩種,由於這種特殊的結構,使它有良好的透氣性,茶水放在紫砂壺內,可幾日而不餿。紫砂成品還有吐納的特性,置久不用也會吸收空氣中的塵埃,若拿來裝油,則油味便積貯在胎土內,很難清除;泡茶則將茶味貯留下來。

紫砂壺的胎土遇熱時(如用沸水裡外淋過,胎土升溫時),則氣孔張開,將胎土內貯藏之物吐出來。貯存是茶,就會吐茶香;貯存是油,就會吐油;貯存的是塵垢,就會吐塵垢。通常這種替換作用是同時進行的。所以紫砂壺用來泡茶,泡茶的效果最好,也因為它的貯換功能,可使泡茶效果越來越好。

文獻記載

紫砂見重於明清兩代,可供參考的書目有:

1.《陽羨茗壺系》明,周伯高。

2.《陽羨茗壺圖譜》明,周嘉胄。

3.《陽羨名陶說》清,乾隆年間,張堂。

4.《陽羨名陶錄》清,吳槎客。

5.《壺史》清,嘉慶年間,朱石梅。

6.《陽羨砂壺考》民國二十三年,張虹等人合編。

紫砂的記載自明代以來,多半未深入探討,只以記錄為主,對紫砂之特性,很少有詳細的解說

紫砂陶,對於紫砂藝術的著述,更是乏善可陳。基於保護國粹的愚心,只求中國之一寶,能在中國人手裡發揚光大,而不是等外國人,善知中國之寶,趁我們自己無知未醒之際搜括空了,再回頭向我們炫耀。所以將從古至今紫砂器,整理研究後匯集成書,以供大家參考。中國人的珍寶,必須要中國人自己懂得愛惜才行。

紫砂泥簡介

分類

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紫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分布 於甲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關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C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 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化學成分

紫砂泥料原深藏於岩石層下,分布於甲泥的泥層之間,礦層厚度幾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學成分為含鐵質粘土粉砂岩。紫泥主要礦物成分為水雲母,及不等量的高嶺岩、石英、雲母屑和鐵。 所謂靠山吃山,靠土吃土。宜興紫泥,千百年來養育了一代代能工巧匠,以至於一提起紫砂壺,我們立刻就聯想到宜興。究竟是紫砂壺使宜興出了名,還是宜興使紫砂壺出了名,誰也考證不清楚了。

製作過程

如下: 從礦層中開採出的紫泥,俗稱生泥。似塊狀岩石,經露天攤曬風化,使其鬆散,然後經初碎、粉碎,按產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選後的泥灰,由攪拌機攪拌成一塊塊涇泥,經堆放陳腐處理,再把腐泥進行真空練泥,這樣便成為供制坯用的熟泥。 在紫砂泥練和製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 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坯的乾燥、燒成收縮率小。 為豐富紫砂隱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製作設計的要求,工藝師們大膽地進行技術創新,把幾種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適度的金屬氧化物着色劑,控制好窯內的溫度和氣氛,產品燒成後,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奼,或紅而不嫣,或綠而不嫩,或黃而不嬌,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紫砂器的色澤,猶如染在毛紡織品上的顏色,沉着而沒有火氣;仔細觀察,各種泥色裹又有星星白砂,如銀粉閃閃,是光映射,宛若珠璣。有時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鋼砂,更為奪目。近年來,還試製成功了帶有自然光澤的紅色和青銅色蓋麵漿,別開泥色裝飾的新面目。紫砂陶,簡稱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簡練、大方,色澤淳樸、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愈加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湯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壺裡注入沸水都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根據科學分析,紫砂壺確實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

浴火變色

紫砂壺並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溫燒成後呈現各種各樣的奇麗的色彩,有硃砂紅、棗紅、紫銅、海棠紅、鐵灰鉛、葵黃、墨綠、青蘭等等。紫砂壺不上釉,但勝似上釉,色澤變化奇詭,豐富多彩。如硃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紅、閃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質樸渾厚,古雅可愛。 燒成後的紫砂壺保溫性和透氣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社會上稱其「世間茶具稱為首」,並非誇張。 富貴土傳說 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可以發家致富。」因此而得名。

材質特點

歸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 可塑性好。以紫泥為例,它的液限為33.4%,塑限15.9%,指數為 17.5,屬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異的不同造型。製作時粘合力強,但又不粘 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單獨製成,再粘到壺體上後可以加泥雕琢加工施藝;方型器皿的泥片接成型可用脂泥(多加水分即可)粘接,再進行加工。這樣大的工藝容量,就為陶藝家充分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施展工藝技巧,提供了物質保證。

2. 乾燥收縮率小。紫砂陶從泥坯成型到燒成收縮約8%左右,燒成溫度範圍較寬,變形率小,生坯強度大,因此茶壺的口蓋能做到嚴絲合縫,造型輪廓線條規矩嚴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壺的粗,不怕壺口面失圓,這樣與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與壺身同樣大的大口麵茶壺。

3. 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成品陶中有雙重氣孔結構,一為閉口氣孔,是團聚體內部的氣孔;一為開口氣孔,是包裹在團聚體周圍的氣孔群。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就比較欠缺。同時茶壺本身是精密合理的造型,壺口壺蓋配合嚴密,位移公差小於 0.5mm,減少了混有黃麴黴菌等黴菌的空氣流入壺內的渠道。因而,就能較長時間地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相對地推遲了茶葉變質發餿的時間。其冷熱急變性能也好,即便開水沖泡後再急入冷水中也不炸不裂。

4. 紫砂泥土成型後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的外形,用的時間越久,把摩的時間越長,他就會發黯然之光。這也是其他質地的陶土無法比擬的。 正因為紫砂陶有如此優良的性能,加上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符合科學的生產技藝,多彩多姿的器物造型,以及它的實用功能,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名陶。

製作工具

紫砂成型工具可分兩大類,一是常用工具,即每茗壺都必須用的工具。二是製作某一造型配置的專用器具。這些工具,經壺藝家自己加工、修整而成。其材質有:鐵、木、銅、竹、牛角、皮革、塑料等。物盡其用,它是無數紫砂藝人智慧的結晶,亦是獨特紫砂工藝產生的製作語言。自然天成,水乳交融。

(1)搭子:用檀樹、棗木、紅木等硬質木製成,為打泥條、泥片、捶泥用途。

(2)竹拍子:以竹為材料,依用途需要,大小形制各異。用於方器拍身筒,壺內細部處理,是常備的工具之一。

(3)鰟鮍刀、牙子、挖嘴刀、開口刀:此類用具均以鋼鐵為材質製成,刀刃鋒利、用於切削泥片。形似小魚和柳葉狀,用途極廣,每個角度皆有其功能。

(4)木拍子:用柏樹、棗木、紅木等硬質木製成,用來拍圓壺身筒、方器等口面的平整,可以依據壺體的大小決定木拍子的尺度。

(5)尖刀、滴棒:以金屬、竹木、塑料為材質製作,按制壺的用途修飾壺平面,轉折打光和壺的局部、細部。

(6)各種矩車:有規車、牆車及特殊規格用途的矩車,具圓規功能的工具,主要用於裁製泥片。由竹、木、鐵釘製成、調整固定件高低,可取得特殊功能。

(6)線梗:俗稱絲尺。由牛角、竹、木等材質製成。可按型制要求,作其專用工具,用於清理壺上各種凹凸裝飾線,使線面挺括、均正、光潔。

(7)復只、勒只:以竹、牛角製成.復只、勒只配套使用,用於泥片間脂泥交接,交合線轉折,使其光挺。

(8)明針:俗稱牛角片。由牛角製成,刮削成不同厚薄,且有彈性。用於加工打光壺身、壺嘴、壺把、壺蓋、壺鈕、筋紋等光滑細膩的表面,是製作紫砂壺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9)虛坨、瓤只:虛坨俗稱凸型秤,用石膏、紫砂泥製作,為輔助模具,用於壺凸面的輔助模工具。瓤只俗稱凹型秤,用於制壺凹面的輔助模具。

(10)木轉盤、轆轤:用於制壺時打身筒及制壺的全過程的輔助工具。

(11)篾只:以竹製成,用以規整壺身、壺蓋的弧度。

(12)獨果、毛皮布等其它工具:除上述介紹的製作工具之外,還有配套小工具,頂柱和木榔頭,配合使用鈐底部印章;木雞子,用於規整圓壺口部;.獨果,用於圓整壺嘴;滴眼,用於花塑器壺的樁頭;挖嘴刀,用於挖嘴孔內壁;銅管,用於鑽眼孔;刮底石,用於規整壺底;各種壺口蓋樣板,紫砂壺口、壺蓋的規範,靠精密的樣板加工校正;各種蓋座,紫砂壺口、壺蓋配合的平整,靠蓋座製作修整。

藝術特色

種類特點

紫砂陶製作技藝舉世無雙,它以特產於宜興的一種具有特殊團粒結構和雙重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具體有紫泥、朱泥、本山綠泥等多種)為原料,採用百種以上的自製工具,經過打泥片、拍打身筒(圓器)、鑲接身筒(方器)或鑲接與雕塑結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裝飾等步驟最終完成陶製品。

宜興紫砂陶品類眾多,有壺、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等等。其中的茶具為代表之作。宜興紫砂壺,不僅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有無可比擬的獨特優點:因表里不施釉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雋永,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越宿不易餿;泡茶沏以開水時,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賞用日久,越安放細潤,光潔古雅,有"世間茶具稱為首"的讚譽。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兼具,文化內涵與藝術表達形式的提高,使宜興紫砂越出國境,飲譽世界。

早在1962和1930年宜興紫砂就分別在美國費城和比利時世界博覽會獲得金、銀質獎,而今,宜興紫砂世界更是人才濟濟,名家迭出,成績卓著。 紫砂茶具以紫砂茶壺最為著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紫砂壺泡茶,不失茶的原味。因為紫砂陶壺氣孔較大,吸水率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從而推遲茶葉變質發餿的時間。 宜興紫砂陶土的品種繁多,因此我們所見的紫砂茶具的顏色也五彩繽紛。天然紫砂泥質有紅泥,或稱硃砂泥、紫泥、本山綠泥(呈米黃色)、天青泥(堪稱泥中黃金,出礦時呈綠顏色,十分難得)和調砂泥。紫砂泥的材質特點,歸結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可塑性好;乾燥收縮率小;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單獨成陶;成品陶中有雙重氣孔結構;紫砂泥土成型後不需要施釉。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成品以茗壺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又分圓器和方器)、筋紋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內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純天然質地和肌理為美。紫砂茗壺的造型千姿百態,有樸實的實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異造型,但總括起來分為以下幾類:幾何型、自然型(花素器)、筋紋器及水平壺和茶器等,在紫砂茗壺的發展不同歷史時期中,幾類造型的壺都有製造,但每個時期的主流卻有所偏重不同的造型,藝術風尚及發展趨勢。

燒制特點

宜興紫砂陶的燒制方法隨着時代的發展早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燒制紫砂陶器的窯爐在早期大多是龍窯。因為它的形狀像一條龍臥在山坡上。在龍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開一個能往裡放燃料的小洞,燒窯用的燃料都是松柴。

現在普遍採用的是倒焰窯和隧道窯。以煤、柴油、汽油和液化氣為燃料。燒制紫砂陶器所需要的溫度在攝氏一千度以上,就是所謂"千度成陶",溫度高一點,燒出的陶器顏色就深一點,溫度低一點,陶器的顏色就淺一點。只有靠較好的技術才能燒制出上等的紫砂陶器來。以前的龍窯是憑經驗看。它的成品率低。現在科學發展了,用電爐,用煤氣,它有控溫的設備,它的溫度掌握相差四五度吧。除了泥巴的問題之外,還有你做的之外,燒沒問題。所以現代科學對燒的茶壺相對來說,比以前要好,溫度掌握得均勻。你要什麼溫度,就有什麼溫度。

裝飾特點

宜興紫砂陶的藝術價值除了自身的色彩之外,還在於它的裝飾藝術。宜興紫砂始於北宋,盛於明清。明清時候文人畫的興起以後,帶動了中國紫砂的文化內涵。那個時候任伯年,吳昌碩,還有陳曼生,大家都知道的曼生壺。現在民間有這麼一個說法,"壺在字貴,字以壺傳"意思就是說一把好的壺,通過雕刻裝飾以後,身價百倍。

紫砂陶的裝飾方法多種多樣。除了最常使用的陶刻之外,還有捏塑、彩繪、鑲嵌、貼花、調砂、泥繪、印板等等。比如鑲嵌就有色泥鑲嵌、瓷珠、釉珠鑲嵌、螺鈿、玉石鑲嵌、金銀絲鑲嵌等等。泥繪是用紫砂泥漿堆繪於壺坯上,有仙鶴、魚以及人物等多種形狀。印板是把所需要的裝飾圖案刻在以木、石、陶等為材質的一塊平板上,把泥片放在上面拍打,這樣所需要的裝飾圖案的就印在泥片上,然後再用泥片製作壺坯。在紫砂陶的裝飾上無論採用那種方法,都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裝飾就是為了使我們的原來的造型,原來的器皿更美觀,所以說這個裝飾就要在美術上,藝術上要下一點工夫,你搞得不好的話,就不是美化而是醜化。有水平的人畫龍點睛,一點哪,這個味道就出來了。像這一把壺,你就把竹葉搞得好多。就感覺亂了。三言兩筆的看起來很精巧。

歷代特色

紫砂的礦土,以深層礦土的質地較優,取得不易,礦工在暗無天日的礦坑中工作,把紫砂礦土開採出來,故有「吃得陽間飯,卻作陰間事」之說。經過加工的程序──選料、攤曬、搗碎、過篩、加水調和、錘鍊的過程後,將泥料放置地窖陰濕處陳腐備用,稱為「養土」。從明清至今,紫砂品的生產者仍存在着「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這也是各家成品形成特色的原因之一。

紫砂從明朝開始至今,經歷了數百年,這期間做出了無數的紫砂品,所用的土是一山之礦層開採盡了,又轉他山之礦層開採。礦山不同,自然土質就會有不同之處,加上入窯配火,火候控制的效果,使我們在賞鑒紫砂時,有了可供評判的依據,時代的特色完整且清晰的展現在紫砂品的胎土上。

明末清初約公元一五〇六年~一七九五年。這一段時間中,尤其以明萬曆至崇禎年間最為興盛,名家輩出,如∶李茂林、時大彬、徐友泉、陳用卿、惠孟臣、陳子畦……等,開創出紫砂藝術中輝煌的一頁。在這段時間中,采紫泥礦時並無分類選料,將本山綠泥、中槽泥、底槽泥混在一起,所以製成的紫砂品,以二十二倍放大鏡觀察表面,可看見其中顆粒組合的結構,多為底色泥中夾雜着黃、草綠、紅褐色大小不等之顆粒,成品的色澤取決於如中槽泥成分多者,呈偏紅之濃紫色,底槽泥成分者,呈淡墨之黑紫色,本山綠泥多者,呈偏黃之古金色。若是摻鋼砂之成品,底泥之特色仍在。

現在常見一些粗砂之壺,被認為是明代之壺,造成明代之紫砂就是帶有粗砂之紫砂的錯誤觀念,這是一個大笑話。這種外表砂質突出之壺,是用一種「洗砂法」把摻粗砂之土坯在未入窯燒制前,用水洗去表面之細土,突顯粗砂之表面,再入窯燒制而成的,並非是明代之紫砂壺。事實上明代之紫砂,由於礦土質優,窯火克諧,燒制時表面砂質熔化,故能在出窯後,表現出胎骨泥質細緻瑩潔之感。

傳世之明代壺,壺色多為上述這三種顏色,其它如紅泥、白泥、黃泥,書上記載是有,但是傳世至今者,尚未見過,故不能定論。

陳鳴遠相傳為康雍時之人,在紫砂的發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從出土一件落款為陳鳴遠的朱泥殘壺上,仍可清楚的看出此壺的胎骨堅硬。透明光和不炫之質感,壺上紀年為雍正四年,由此可見清初之紫砂盛世,應為康雍之時,做法仍承接明時之風。出窯之土質雖然干粗無光澤,一旦以茶養之,必然變化迅速,明顯地由粗澀變成光和不炫的細膩質感,此點是明末清初紫砂胎土的特色。

清中約公元一七九六年~一八六一年,雍乾之時,由於窯火已遜,故胎骨雖硬,溫潤透明之感已較明末清初時遜色,正因時質粗、色枯不潤澤,常上釉於表面加以裝飾,以二十二倍放大鏡觀察表面,顆粒組合結構已略作改變,其中含有的黃色及草綠色顆粒較明末少,紅褐色顆粒較粗。乾隆時期的紫砂,表面均含有黃色之光,早期砂質較粗,晚期土質逐漸轉為細膩,此時選料篩土較為仔細。段泥∶金黃色底泥中夾雜着墨色和赭色顆粒,其間還含着微透明狀的鵝黃顆粒,看起來是平着含在其中,而非凸出的砂粒狀;紅紫砂(泥)∶泥中夾有少量淡墨色和鵝黃顆粒,胎骨較為鬆散,故養成不易,泥光艷,色帶海棠紅,有膏凍之質感。

嘉道之時之紫砂,色澤調配較多,無論泥色為黃、褐、紫,其中均夾雜大量之黃顆粒,故養成後質感細膩,惟光和透明感略遜明末之紫砂。

清末約公元一八六二~一九一一年。此時紫砂胎土之發展,更趨向多元化,紫泥加上氧化錳,調配成黑泥的方法,是此時才開始有的,初期的黑泥色墨黑,常有似鐵鏽之結晶。白泥之傳世品,如王東石、何心舟所作,也是此時稀有之物。紫泥中與紅紫泥中隱含之黃顆粒較清中時少,朱泥色紅不如清中之色嬌艷,質感也較清中時差。

民初約公元一九一一~一九三八年,民初之時,以二○至三○年是紫砂蓬勃興盛之期,除了知名藝人所作之紫砂壺,也有一些名人「仿古」做舊之紫砂品。此時紫泥的胎土,若為名工所做,則泥質優,養之變化快,胎骨堅硬,光澤溫潤;若是一般普通之壺,則色澤枯燥未脫砂土之氣,需養時日久,方可展現出潤澤的質感。朱泥壺則胎骨幹而色暗紅,不若前時之鮮艷。段泥是青灰色底泥中夾雜大量的黃粒子與少許赭色和淡墨色顆粒,比清中前的段泥土胎中的顆粒小,且胎骨不如那時的堅實。

現代是指一九五五年之後,紫砂業經歷戰亂與蕭條後,重新成立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起至現在。這其中又有幾個分野,一九五八年生產合作社改為紫砂廠,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七年中生產的紫砂品仍秉持傳統之法錘鍊,初為乾澀之質,經以茶養之,現出的質感,卻有如膏脂般之細膩。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七年是文革時期,紫砂產量減少,以生產啤酒杯為主;此時李昌鴻曾創作農家壺,極受歡迎。為適應潮流,款落壺名卻不落個人的名字,但常見1、2等數字代表工號,文革之後落款才開始有個人的名字。這段期間生產的壺,統稱「文革壺」。

此時之土胎,初時乾澀,養成費時,但養成時之質感,溫潤光和,甚為迷人。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三年有些壺內的濾嘴,做成「蜂巢」狀,稱為「蜂巢壺」,大部分之紫砂與紅紫砂,其中隱含的黃顆粒多,養成速度快,晶亮透明,堪稱絕品。約從八○年代至八五年,此時紫砂與紅紫砂胎土中除了少量的黃顆粒外,還夾雜了大量的黑細沙般的粒子;紅泥初時為粉胎狀,養成後有膏凍狀般質感。八五年後紫砂較黑,養之變成濃葡萄紫色;紅土則粒子粗,養成不易。

藝術風格

時代風格

從明代至今,因為時代背景不同,製作的工具、步驟、形成之法皆不相同。例如∶明末清初之壺多採用捏坯車胎之法,是先以手捏成壺形坯胎,置於干後,將坯胎放在車盤上,旋轉車盤以刀按坯胎,即能車成圓形,再另接壺嘴與壺把。此種做法,在捏坯和接駁壺嘴與把時,需用手指累按手捏,所以壺體上隱約可見指紋與較粗的竹刀之痕,這個時期的壺,由於工具的關係,多無局部的精細加工,壺身裡面片接之痕,壺嘴與把的泥接之痕明顯。壺嘴與把多為手捏泥修成形,故彎折處,多有細小折紋。壺蓋多用手捏,故常見圓形壺鈕與蓋形,並不是規律工整的。偶見精工之佳作,多為名氣響亮者所做,如時大彬、陳子畦、徐友泉……等。精製紫砂壺時,即使用沾水之毛筆,將捏坯時的手紋及車胎的刀痕抹平,但是紫砂品的表面,經高溫窯火燒熔,微有漲縮後再結成之表面,原有的指螺紋與刀痕仍隱約可細細地辨認。

清乾隆時

開始有模印車胎手製成的壺,那是以泥片放入模型內,規築成形,干後再車胎表面,使之平整光滑的方法。起初只有壺身採取模印,壺嘴與把仍是手捏成形,後又發展至壺嘴與把皆以模具印出,再接駁一起成形。此法做出的紫砂壺,外形規整,不歪不倚,看似精美,卻較難發揮作者制壺時的靈動性,且模印車胎法較為簡易,一般人工都可上手,適合大量製造,反而捏坯之法已少見。

清嘉慶時

楊彭年善制紫砂壺,才又重拾捏坯車胎之法。此法做成之壺,看似不甚工整,卻渾然有致,線條起伏自然,能生動地表現出作者的技藝與灌注其形體之精神。所以後代之名家,如申錫、黃玉麟……等,皆受其影響,採用此古法。

現代

紫砂壺之做法,圓器多採用「打身筒」之法,是在轉盤上,把泥片圈接成筒狀,用工具把泥筒均勻拍打成圓形的壺身,然後接壺頸、腳、把、嘴等部分,另做壺蓋即成。方器則採用「鑲身筒」之法,是按設計的形,先做好樣板,依照樣板裁切泥片,把裁好的泥片鑲接好,配製壺蓋即成。「鑲身筒」法,事實上不是現代的做法,而是延續了過去的傳統,遵循古法。一九六八年在揚州江都丁溝鄉出土的一件「六方大彬壺」,其時代是明萬曆四十四年。這把壺的做法,是裁泥片鑲接而成,壺嘴、把是用手搓捏塑加工,足以證明今日正統的紫砂成型法是沿襲傳統而來的。

除了可從做工成型的工具、步驟上,推論其時代外,還可從紫砂壺的線條、造型結構上,看出同一時代作品的相似處。如明代的紫砂壺,壺風多優雅婉約,文人氣息重,造型多素雅少華麗。從壺身的曲線到壺把與壺嘴的呼應,柔美為上,不慍不火,可取時大彬、惠孟臣、陳用卿等名家的作品為代表。他們承受宋明瓷器的一些影響,在明時的紫砂器上,可常見與宋明時期瓷壺的線條頗為接近,雍乾時期的瓷器和紫砂器的線條也非常神似。由此可見,藝術的線條,是隨時代的演變漸進而變的,而它們又可互相的影響與模仿,使我們在鑑賞時,對於時代的感覺,能瞭然於胸

清乾隆時

國富民樂,社會安定。當時的紫砂壺,多有華麗的裝飾,造型偏重高貴富麗。它們的氣韻開朗,秀麗溫潤,大多給予人們有親切愉悅之感。嘉道年間,文風又盛,文人致力參與紫砂壺藝者,首推西泠八家之一的陳鴻壽。他公暇之餘,設計新壺式,手繪十八壺式,由中興時大彬絕技的楊彭年製作。此時的壺風,形式儒雅,線條自然,不誇張低俗,壺身上常有書畫壺銘,更加強了精練文化藝術氣息。同光時期,經歷戰亂後,社會由動盪不安中,逐漸安定下來,此時壺風趨向,多為重實用,外形簡單樸素為主,配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純樸憨厚踏實的農民風格,流露在當時多數的紫砂壺上。民國初年,上海一些壺商,到宜興訂製壺坯,並隨店主的意思,設計或自行刻上壺銘之書畫,所以常見一些事實上不屬於正統金石習慣的銘刻方式。這個時期,上海古董商甚至請一些紫砂藝人,如蔣燕亭、王寅春、顧景舟……等,根據古文記載的壺式,加上自己的設計,做出一些假古壺,謀取厚利。此時的壺風,多有矯情的意味,好似明明是惟利短視的世俗份子,卻又附庸風雅故做文采翩翩之君子。壺的形式,多沿襲前人舊作,可是做法上手捏成形者少,半模半工者多,名家與商品壺之間質與工的差異甚遠。

現代

現代宜興的紫砂壺,由於工具與窯爐進步,製作的式樣,何只千百種,但能遵循古法,如楊彭年般的手捏絕技制壺者,已經很少了。 紫砂藝人所使用的紫砂泥,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練土調配的秘方,是各有心法,所以他們用的紫砂泥,嚴格區分,還是會略有不同處。紫砂壺成型的方法,雖然隨着時代演變,而成型的線條,卻有如寫字的筆跡,成為一種習慣。如同一人做的紫砂壺,連續拿出三個不同的造型做個比較,很容易發現壺肩的轉折,壺嘴延伸的曲度,壺把圈的角度,都是非常接近的。壺身的裝飾習慣,更是難以改變。紫砂藝人的人文修養與個性,也會融合於他的紫砂作品之中,形成一種強烈的個人風格。

主要窯區

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50度,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

紅泥在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紅泥原礦提練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日久使用,漸露鋒,深獲早期壺識者養壺者的深愛、讚賞。新壺初用,茶湯略現砂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朱紅,泡茶數日則如朱泥。

宜興市洑東鄉西面 窯溫:約1040度,收縮比約45-55%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 小紅泥由宜興市洑東鄉東面的礦區所開採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鐵,經過窯燒會變成朱紅色(又稱小紅泥),泥質細膩密度高,跟一般紅泥含礦量不同,此種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黃龍山脈四號井 地址:江蘇宜興丁山 窯溫:約1150-1200度C / 收縮比約13% 細黑星,此泥料在早期做壺使用較多,淺棕色含細黑色顆粒,色澤溫潤,礦中極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雲母、赤鐵礦的含量特別多,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非常密集的小熔點,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淺棕色,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發展時期

宜興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藝和器皿造型、雕塑、繪畫、書法、文學、金石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它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初創期

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約十世紀至十六世紀),為紫砂陶初創時期

1976年,宜興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殘器。經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鑑定,這座紫砂古窯址的年代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吳經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壺一件,其紫砂造型,製作技法與羊角山宋窯殘器的拼復件對比,完全一脈相承。宋代詩人歐陽修、梅堯臣等的詩作中,也都有關於紫砂茶具的詩句,明正德年間,見諸文獻的記載的傑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成熟期

明嘉靖至萬曆年間,是宜興紫砂的成熟時期 先有董翰,趙梁,元暢,時鵬"四大家",繼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時大彬最負盛名。其制壺技法一改早期的製法,完全改用槌片、圍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藝上的一個飛躍。

繁榮期

明末至清代,為紫砂工藝的繁榮時期 明末至清雍乾年(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期),紫砂工藝向裝飾紋樣,花樣圖案造型發展。明末項聖思所作"桃杯"(現存南京博物院),製作技巧精細,形象完善,結構纖密,可謂砂器瑰寶。這一階段最突出的代表為康熙晚期的陳鳴遠,作品以技巧和創意見稱。十九世紀早期紫砂風格有很大轉變,關鍵人物是仕子學者陳鴻壽(號曼生),他對紫砂陶藝的貢獻,是第一次把篆刻作為一種裝飾手段施於壺上。清道光,咸豐年間,傑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作品選泥精練,造型深邃,技藝高超,開一代纖巧糜繁之風,贏得盛譽。

鼎盛期

近代和現代,宜興紫砂到達鼎盛時期 從泥料質地到工藝流程,從紫砂科研到流派創新都有新的發展,名手有黃玉麟、裴石民製作比賽 、朱可心、顧景舟、蔣蓉、汪寅仙等。其中顧景舟的作品線條流暢溫順,氣勢渾厚磅礴,勘稱"壺藝泰斗"。歷代紫砂名人,利用宜興得天獨厚的紫砂陶土,用靈巧的雙手和聰明才智,賦之予藝術和靈感,創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藝術生命的紫砂陶藝珍品。近年來,著名書畫藝術家劉海粟、李可染、唐雲、程十髮、韓美林等也都為紫砂作品自撰銘文,題詩作畫,並自創新款,使紫砂的藝術境界和文化層次有了新的升華。[1]

參考文獻

  1. 論紫砂壺的價值與投資,2021-09-07 10:53:30 來源: 小飛娛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