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照鄉
紫照鄉位於梁平縣東南方,地處梁平與忠縣交界處,西接柏家鎮,幅員面積為36平方公里,據梁平縣城38千米。紫照鄉原名耙子丘,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992幅員面積為36平方公里,距縣城39公里,東連忠縣金聲鄉,南靠忠縣興峰鄉、官壩鎮,西接柏家鎮,北倚石安鎮。本鄉地處深丘地帶,地勢東高西低,現轄4個村,40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3262畝,其中田10500畝,人口1.4萬。海拔高度308-695米,年均氣溫 17℃,年降雨量1100毫米。現轄4個村,40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3262畝,其中田10500畝,人口1.4萬。該鄉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雜糧和柚、柑、桃、李等水果。[1]
目錄
主要特產
紫照鄉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雜糧和柚、柑、桃、李等水果。該鄉地處深丘地帶,地勢東高西低,海拔高度308-695米,年均氣溫17℃,年降雨量1100毫米。省道忠(縣)梁(平)公路過境。
歷史沿革
原名耙子丘,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民國初置紫照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35.6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桂香、三聖、大堡、高平、青鋒、先進、中合、茂興、陶池、油橋、石廟、會龍、磨灣、高元、大丘、戰鬥16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該鄉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2005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6000萬元,本級財政收入7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50元。該鎮農村經濟穩步發展,主產的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再生稻效益明顯,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形成了蠶桑、生豬、水禽、南江黃羊、鵝等五大骨幹產業。該鄉的工業經濟發展迅猛,投資興辦企業政策優惠,投資環境前景看好。該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集鎮建設初具規模,鄉村、組交通網絡全部形成,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的"三通工程"。建有移動,聯通電話機站各一座,信號覆蓋率達100%。教育、醫療設施齊備。鄉黨委、政府將繼續堅持走"跳出農業抓農業,走出農村建農村,減少農民富農民"的工作思路,搶抓機遇,紮實苦幹。大力實施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帶動戰略。力爭到2010年實現GDP超過91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超過2500,城鎮化率達20%以上,努力把紫照建設成為東部的一個邊貿重鄉。
發展指標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接近全縣平均水平,到2011年,全鄉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420萬元,五年平均遞增5%;全鄉工業增加值達到35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個以上;財政總收入五年平均遞增10 %,到2011年末實現45萬元;三次產業結構由53.8 :13.2: 33 調整為25: 40: 35 。
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2275元,五年平均遞增6%以上;
和諧紫照明顯見效。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全社會創造活力增強,城鄉差距縮小,城鄉文明度、公民道德素質提高,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市民的幸福指數得到提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