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藥
紫山藥 紫山藥也稱"紫人參",又名薯蕷和長芋,屬薯蕷科,以其肥大的塊根或圓柱狀根供食用。其外觀粗長,長度100厘米左右,胸徑約6厘米;肉質紫紅色,口感佳;營養豐富含有澱粉、多糖、蛋白質、皂甙、澱粉酶、膽鹼、氨基酸、維生素、鈣、鐵、鋅等20多種營養素。紫山藥另外富含花青素和薯蕷皂(天然的DHEA),含有各種荷爾蒙基本物質,常吃紫山藥有促進內分泌荷爾蒙的合成作用。紫山藥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所以常吃紫山藥有宜於皮膚保濕,還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紫山藥 | 分布區域 | 江西 廣東 台灣 福建 浙江 |
別稱 | 紫人參,又名薯蕷和長芋 | 營養價值 | 蛋白質、多糖及澱粉等 |
界 | 植物界 | 功效 | 宜於皮膚保濕,促進新陳代謝 |
科 | 薯芋 | 美譽 | 蔬菜之王 |
營養價值
山藥分為菜山藥和藥山藥。紫山藥作為藥山藥,還被稱為"紫淮山",據本草綱目藥書的記載,紫山藥有着很高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降低血壓、血糖、抗衰益壽等,還有益於脾、肺、腎等功能,是很好的食補材料,又被人們稱做"蔬菜之王"。
食療價值
- 紫山藥含有的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粘液質、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礦物元素等營養性成分;同時它還具有多種功能性成分,如薯蕷皂苷(天然的DHEA)、尿囊素、多酚、植物固醇,有8種酚類黃酮物質的"花青素"等較高營養物質及藥理成分,它有滋肺益腎,健脾止瀉,對脾虛腹瀉、久痢不愈、虛癆咳嗽、腎虛遺精、小便頻繁等一定的食療作用,並且食味鮮美。
- 紫山藥含有大量紫色花青素,有利於治療心血管疾病,並且起到抗氧化,美容養顏的作用。它含有比白山藥更低的糖分和澱粉,也適合糖尿病患者作為主食,無特殊禁忌人群。
菜品製作
- 蘿蔔紫山藥沙拉
- 材料:紫山藥100公克,紫山藥泥2大匙,白蘿蔔200公克,綜合生菜少許,A.鹽1大匙,B.糖2大匙,白醋2大匙
- 做法:1.白蘿蔔、紫山藥切菱形塊;白蘿蔔加鹽,約30分鐘使其軟化出水;綜合生菜泡冰水,瀝乾裝盤備用。
- 2.白蘿蔔沖水約10分鐘洗去鹽分,與紫山藥加入B料醃製4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取出放於綜合生菜上。
- 3.紫山藥磨成泥,食用時淋於白蘿蔔上即可。
紫山藥吐司
- 餡料做法.
- ⒈將紫山藥洗淨,切塊,放入蒸鍋蒸熟。
- ⒉將蒸好的山藥壓成泥,加入糖和黃油拌勻後,小火炒至收干水分。
- 麵包做法:
- ⒈將除黃油以外的原料放在一起打至麵筋擴展。
- ⒉加入黃油打至完全階段後,放溫暖處進行基礎發酵。
- ⒊基礎發酵結束,將麵團分割成110克/個,滾圓後鬆弛15分鐘。
- ⒋鬆弛後的麵團擀成橢圓形,自上下各三分之一處向內折。
- ⒌將麵團擀長,壓薄底邊,抹上餡料,接近底邊處留一部分不抹餡料。
- ⒍將麵團自上而下捲成卷,放入吐司模中,在溫暖濕潤處進行最後發酵。
- ⒎最後發酵至滿模,表面刷蛋液。
- ⒏入預熱180℃的烤箱,下層,上下火,30分鐘。
- ⒐出爐後立即脫模,在烤網上放涼。
栽培方法
- 紫山藥適應性很強,無論在海拔67米的谷地,還是1900米的高山,它都生長良好,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其種植技術如下:
- 種薯選擇與保存
- 每年霜降後,採挖紫山藥上市,售前選擇無病斑、無腐爛的大塊莖作薯種,收集後選一塊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來年開春時取出栽植。
- 薯地選擇及整地作畦
- 薯地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為4.5-6.5,呈微酸性的砂質壤土,有條件的可選擇排灌方便的田塊。紫山藥入根較深,要求深耕,精細整地,並按照畦寬50厘米,畦高30厘米,溝深15—20厘米的標準作畦。
- 適時播種或育苗
- 薯種要按3厘米×3厘米麵積縱切成薯塊,每個薯塊都應帶有頂芽,並將切好的薯塊用草木灰沾種,並曬1—2小時,然後放在室內2—3天,待切面癒合後播種,下種時薯塊要離穴肥3厘米左右,並且要薯皮面朝上,然後蓋上2—3厘米厚的泥層,以利於播後出苗。一般要求在5月初(立夏前後)直接播種或在4月初選用土壤肥沃的田塊作苗床,採用地膜搭架育苗,待苗高3厘米左右時移栽。
- 合理密植
- 採用寬窄行的方式挖溝栽植,寬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畝栽植2000-3000株。挖溝栽植時,先把溝內25厘米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溝兩邊,溝寬25~30厘米,每畝用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鉀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勻後施入溝中,稍加挖翻,使之與下層土混勻,蓋上從溝中挖出的熟土5厘米,再栽植薯種,最後把溝兩邊的熟土回填溝內覆蓋薯種12~15厘米,澆一遍水,即栽種完畢。
- 搭「井」字架通風透光
- 穀雨過後,紫山藥的藤莖生長迅速,若任其自然生長,則不利於通風透光和產量的提高,因此,必須適時搭架。選用長3米、直徑6~8厘米的木棍或竹杆作架材,棍與棍之間離距為2米×3.5米,每畝栽100根,棍尖端插入土中40厘米,在棍與棍之間離地面80厘米處拉一道鐵絲相連,往上共拉三道鐵絲,棍樁頂部平面拉成「井」字型鐵絲網,為利於藤莖上架,在苗高40厘米時每株苗旁豎一根長1米的竹竿,用細繩或線把藤莖縛在竹竿上引其上架。此架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植株中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內濕度,減少病害的危害,從而提高薯塊產量。
- 加強肥水管理
- 一是施足基肥。每畝施用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鉀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勻作基肥,開溝深施後用泥土覆蓋。二是當苗高達10厘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畝施用稀薄人糞尿500-1000公斤。三是施好裂縫肥。8月底—9月中旬是薯塊生長膨大的關鍵期,一般每畝用人糞尿1500-2000公斤直接兌水澆施根部或用15:15:15三元複合肥100—150公斤撒施於根部裂縫處,然後灌一次跑馬水,以滿足塊莖膨大對肥水的需求。
- 噴施多效唑促壯
- 夏至至大暑期間,薯藤生長旺盛,此時噴施多效唑對藤蔓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表現為藤蔓粗壯,葉色濃綠,葉片增厚,新生側枝減少,能使塊莖增產15%以上。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70克兌水50公斤的溶液噴施。
- 重施鉀肥膨大塊莖
- 立秋至白露期間,是薯塊形成和膨大時期,每畝分兩次追施硫酸鉀40公斤(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間隔15天),然後選晴天下午每隔10天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一次,共噴三次,到霜降時,地下的塊莖已經充分成熟,即可陸續採收。
- 其它栽培管理措施
- 一是出苗後,要留強健主芽1—2個,同時進行抹除其餘贅芽,以減少養分損失。二是當苗高30厘米時應及時做好立竿搭架工作,用1.5—1.6厘米長的小竹竿插成人字架或直立架,並及時綁蔓上架,使莖蔓纏繞向上生長,此時一般不需施肥,若草害嚴重的田塊,則應在晴天時進行人工除草。三是當薯蔓生長中期時,容易產生薯蔓生長過盛而影響群體的通風透光,該時可採用15%多效唑控苗,一般每畝用20克多效唑兌水噴霧,從而提高紫山藥群體的通風透光性,促進其生育中後期生物產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