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索馬里共和國國旗

索馬里共和國國旗

中文名稱:索馬里國旗

外文名稱:

所屬國家:索馬里共和國

產生: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1954年10月12日

索馬里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淺藍色旗面,中央有一顆白色五角星。[1]

目錄

國旗含義

五角星象徵非洲的自由和獨立;它的五個角還分別代表原索馬里的五個地區;意屬索馬里(現稱南區)、英屬索馬里(現稱北區)、法屬索馬里(現已獲得獨立的吉布提)、以及現在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一部分。 和越南的國旗一樣,只是顏色換成了藍色而已。

淺藍色是聯合國旗幟的顏色,因聯合國是索馬里託管和獨立的創議者。根據利班所說,為紀念聯合國協助索馬里從意大利獨立,此國旗的設計與聯合國旗幟相似。[2]

國徽

索馬里國徽是兩隻站立的非洲黑斑金豹,前肢扶着一枚盾徽,構成了索馬里國徽。盾面採用國旗的色彩與設計。盾徽上部繪有一頂埃塞俄比亞古代王朝國王的王冠,它象徵獨立和主權非洲豹的形象是勇氣與力量的化身。盾徽下端交叉的長矛體現了索馬里人民為捍衛國家主權不惜動用武力的決心;長矛上的兩片棕桐枝葉姿態婆娑,代表國家的農作物

索馬里簡介

索馬里聯邦共和國位於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里半島,擁有非洲最長的海岸線,總面積637660平方公里。

公元前17世紀以前,索馬里建立了以產香料著稱的"邦特"國。1941年,索馬里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7月1日,索馬里建立共和國。1991年,西亞德政權倒台後,索馬里一直處於軍閥武裝割據的無政府狀態。位於西北部的索馬里蘭與中部邦特蘭以及索馬里西南國均為實質獨立。2002年4月,埃加勒病逝後,原"副總統"達希爾·里亞爾·卡辛於5月1日繼任"代總統"。2014年10月12日,中國駐索馬里使館時隔23年後正式復館。2016年1月7日,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

索馬里是各國貨輪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海路,由於內戰連綿不斷,社會、教育體系已崩潰多年,當地人自20世紀以來即以海盜為業。該國海盜每年勒索各國商船,金額難以估計,以致聯合國對索國海盜基地展開調查打擊。

2012年9月10日,哈桑·謝赫·馬哈茂德當選索馬里總統。[3]

2018年10月12日,第73屆聯合國大會選舉出索馬里等18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新成員。[4]

首都

摩加迪沙(Mogadishu),人口160萬(2012年《經濟季評》)。熱季平均氣溫26-32℃,涼季平均氣溫23-28℃。[5]

習俗

社交習俗

索馬里人待人彬彬有禮,言談舉止講究禮貌,社會交往注重禮儀,富有強烈的民族感情。索馬里人同外來客人交往時,總是主動打招呼,熱情地握手問候致意,寒暄時問長問短,顯得親切友善。相互熟悉的 朋友見面,多數要相互擁抱,進行一番內容廣泛的問候,例如「見到你真是高興」「近來身體好嗎」「生活愉快嗎」「家庭成員之間都和睦嗎」「事業上一定有成果吧」等。問候的語言說起來一串連着一串,加上有時還要問候駱駝怎麼樣,仿佛沒完沒了,往往持續的時間很長。當地人遇見身份和地位顯赫的貴賓,總是行右腿跪地的大禮。男女見面,多是以微笑表示問候,相互間講話不多,男女相互握手的現象更是少見。在許多鄉村地區,男女老少遇見外來客人,總是在主動打招呼問候之後,圍着客人唱歌跳舞,藉此表達熱烈歡迎的愉快心情。[6]

在社會交往場所,索馬里人非常重視自己的着裝,非常講究自己的着裝是否得體。無論是出席正式場合或者外出訪友,還是在家中接待客人,那些有身份、有地位、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士,絕大多數是西裝革履,繫着領帶,皮鞋擦得錚亮。許多索馬里人也喜歡穿一身民族服裝,男士總是一身寬大棉布袍,女士多穿一身色彩艷麗的連衣裙,而且還要佩戴一塊花色的頭巾。由於氣候炎熱,乾燥少雨,有身份、有地位的索馬里人喜愛穿後半部露出腳跟部的皮涼鞋,那些普通百姓愛穿塑料泡沫拖鞋,而且是在中國早已過時的那種用兩個腳指頭夾着鞋幫走路的拖鞋。正是由於當地流行講究着裝是文明禮貌的體現和對他人的尊重,因此,外來客人應當注意端莊、整潔、得體的着裝。服裝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精神面貌、物質文明發展程度以及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文化修養、審美意識和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的態度。中國素以「禮儀之邦」飲譽世界,中國人到索馬里開闢市場,發展事業,在商務交往活動中更應當注重自己的着裝,以得體的着裝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樹立中國人的良好形象。在同索馬里人進行商務交往時,首先需要考慮活動場所、活動內容的需要,在根據自己的身材、氣質、年齡、身份等選擇服裝,並注意考慮與服裝相搭配的髮型、化妝以及飾物等。總之,自己身着的服裝,在參加禮儀活動時,能夠表現出和諧的美。

應邀到索馬里朋友家中做客,應當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準時抵達,屆時主人會高興熱情地在院門外迎候。客人進門,總是給主人家帶來歡樂喜慶的氣氛。女主人會率全體子女一一向客人行禮表示問候和歡迎,然後一一退出客廳。男主人開始同客人進行熱情友好的談話。索馬里人對招待客人用的飲料十分講究,儘管因地區、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主要依靠牛羊肉和奶製品生活的索馬里人,在日常生活中駱駝奶簡直成了索馬里人須臾不可離開的常備飲料,因而,駱駝奶也就成了索馬里人傳統的待客飲料。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中間,茶水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料,也是社會交往活動中普遍使用的招待性飲料,在眾多的遊牧百姓中茶水招待幾乎成了設宴款待的代名詞。同絕大多數索馬里人愛飲茶的習慣有所不同的是,迪基爾族人和拉漢文族人沒有飲茶的習慣,但他們喜愛用酥油煮綠咖啡豆當飲料喝。每當客人臨門,迪基爾族人和拉漢文族人便將煮好的酥油咖啡豆端上來,將咖啡豆盛在一隻木盤子裡,傳給每一位客人品嘗。客人吃過咖啡豆後,主人再將煮過咖啡豆的熱湯遞給客人,請每一個人塗擦在胳膊和頭髮上,然後客人學着主人的樣子,將酥油吸進自己的鼻孔里,頓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滿足感和愉快感。

索馬里盛產乳香和沒藥,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香料之邦」。乳香是乳香樹莖皮滲出的樹脂凝固而成的一種膠狀體,性溫和,味苦辛,可用作活血、行氣、止痛的藥物,治療胸腹疼痛、跌打損傷以及癰腫等症具有顯著療效,經濟價值非常高。沒藥也是樹的莖皮滲出的脂汁凝固而成的膠狀體,可以製成消炎鎮痛、活血通脈的藥物。乳香和沒藥作為香料年代久遠,素享盛名。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喜愛在清真寺里、婚禮慶典儀式上或者招待客人的廳室里燃點香料的習慣。由於天氣炎熱,人們聚集在一起,腋下分泌的氣味,充斥廳室,有時實在令人難以忍受,因此,在索馬里人的家庭里,經常燃燒少許的乳香,滿屋飄香,經久不散。每逢賓客臨門,主人招待客人喝過飲料之後,便取出一隻精製、小巧、玲瓏的銅爐,放入燃燒的木炭,撤上少許香料,室內頓時香氣四溢,沁人肺腑,賓主就在這樣一種芳香的氣氛中進行熱情友好的談話。[7]

飲食習俗

索馬里人招待客人的飯菜烹製獨到,風味特別,豐富可口。待客的主食有大米飯、玉米餅、椰肉餅、奶制糕點等,副食有牛肉、羊肉、雞、蛋、海產品、蔬菜等。香蕉是索馬里的主要農產品,個頭碩大,皮薄肉厚,味道香甜,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享有「世界最甜香蕉」的美稱。索馬里人招待客人時,餐桌上是少不了香蕉的,有供生吃的香蕉,也有香蕉飯、香蕉餅以及香蕉酒等。索馬里人在商業交往活動中,喜愛請客人到飯店、賓館進餐,用西餐招待,也有許多索馬里人同客戶的關係親密後,便將客人請到家中用傳統飯菜款待。[8]

鍾情駱駝

駱駝能為索馬里遊牧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物品:用駝奶製成的奶酪是當地的主要食品,駝皮製成的靴子可以防止灼熱的沙漠燙傷牧民的雙腳,駝毛可以換回所需要的日用品,饑荒年月里可以依靠駝肉、駝奶、駝血度日等。在索馬里流行這樣一句話:「家裡養幾峰駱駝,就可以不愁吃不愁穿。」直到今天,在索馬里許多地方仍然盛行用駱駝作為財富的象徵和支付的手段,例如因民事糾紛造成命案便用駱駝進行撫恤或賠償;男女籌辦婚事,男方家先給女方家送去幾峰駱駝作為訂婚彩禮,某一個家庭舉辦婚姻慶典儀式,眾人們紛紛趕着駱駝從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慶賀等。夕陽西墜,牧民們結束了一天的放牧生活,趕着駱駝回到宿營地方,敲起歡快的鼓;跳起優美的舞蹈,消除白日奔波的疲勞,輕輕鬆鬆地迎接新的一天到來。[9]

禁忌

索馬里也是一個禁忌比較多的國家,外來客人需要注意熟悉、了解並給予尊重。在當地,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進入清真寺,男性不得伸手同女士們握手,不得當面詢問女士的年齡,不得打聽他人的工資收入,不得好奇地追問他人是否有情人,不得講一些有損於索馬里國家或者民族的話語,在穆斯林地區不得吃豬肉、馬肉、驢肉、騾肉等,不得飲酒等。駱駝在索馬里人的生活中或者心目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擁有駱駝的多少作為衡量貧富的標準,人們喜愛駱駝,愛惜駱駝,相互見面除問候人之外還要問候駱駝,交談中不得口出褻瀆駱駝的話語,未經許可不得給駱駝拍照等。索馬里人敬重駱駝的習慣是有來歷的。[10]

旅遊

柏培拉,一譯「伯貝拉」。索馬里北部港市。臨亞丁灣。扼紅海南口的天然深水港,地位重要。人口6.5萬(1984)。北部廣大牧區的商業中心,每年涼季,大批牧民驅趕牲畜來此,貿易頗盛。全國出口活畜大多經此,還輸出皮革、阿拉伯樹膠。漁港。有水泥廠等企業。公路通哈爾格薩等內地城市。有國際航空站。1985年完成港口擴建工程,新修碼頭330米。[11]

索馬里蘭,位於非洲之角索馬里的西北部,曾受英國統治。1991年5月,索馬里北部屬迪爾族的諸部落宣布獨立,成立索馬里蘭共和國,占有原索馬里十八個省中的五個。該國大致位於埃塞俄比亞, 吉布提和亞丁灣之間,面積137600平方公里,首都哈爾格薩。 索馬里蘭擁有被認為是非洲之角最具吸引力的景點--Laas Gaal的石洞壁畫。 據信有少量遊客前往該國觀賞此景點。這個景點位於哈爾格薩附近,於2002年被一支法國考古隊發現。當地政府為了保護此遺蹟因而限制遊客進出數量。其他值得一去的景點包括位於哈爾格薩的自由拱門和城市中心的戰爭紀念館。該國自然景觀到處可見,位於哈爾格薩郊外的雙子山Naasa Hablood被索馬里蘭人認為是其偉大的自然地標。[12]

同中國關係

中、索馬里於1960年12月14日建交。1990年底,索馬里內戰爆發,中國駐索馬里使館、醫療隊和工程技術人員於1991年1月被迫撤離。於2014年10月12日復交。

中國一貫支持並積極推動索馬里和平進程,曾於2003-2007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索馬里問題協調員。在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成立後,中國政府即予承認,並於2005年12月28日接受過渡聯邦政府委派的駐華大使。自1992年起,中國政府和紅十字會每年均向索馬里災民捐贈一定數額的藥品和一般物資。2011年8月,為幫助索馬里應對旱災,中國政府向索馬里提供1600萬美元的糧援現匯。

索馬里兩屆過渡政府和新近成立的正式政府均高度重視對華關係,多次重申一個中國立場,願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政府的聯繫,發展與中國的合作。

2014年6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宣布,為進一步推動中國和索馬里友好合作關係發展,中國政府決定恢復駐索馬里使館,並於7月1日向索馬里派出復館小組。

2014年10月12日,中國駐索馬里使館時隔23年後正式復館。

參考資料

  1. 索馬里 The Somali Republic,2345實用查詢
  2. 索馬里國旗,
  3. 索馬里國家概況,外交部,2019年07月
  4. 聯合國大會選出18個人權理事會成員,人民網,2018年10月13日
  5. 索馬里國家概況,外交部,2019年7月
  6. 索馬里的風土人情,中廣網 2008-12-25
  7. 索馬里的風土人情,中廣網 2008-12-25
  8. 索馬里的風土人情,中廣網 2008-12-25
  9. 索馬里的風土人情,中廣網 2008-12-25
  10. 索馬里的風土人情,中廣網 2008-12-25
  11. 柏培拉旅遊,新浪旅遊
  12. 索馬里蘭旅遊,新浪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