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草
粟草 |
中文名稱:粟草 學名:Milium effusum L. 界屬:植物界、粟草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目科:禾本目、禾本科 亞科:早熟禾亞科 族種:針茅族、粟草種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
粟草(學名:Milium effusum L.)是禾本科、粟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鬚根細長,稈質地較軟,葉鞘鬆弛,無毛,有時稍帶紫色,葉舌透明膜質,有時為紫褐色,披針形,先端尖或截平,葉片條狀披針形,質軟而薄,上面鮮綠色,下面灰綠色,圓錐花序疏鬆開展,分枝細弱,下部裸露,上部着生小穗;小穗橢圓形,灰綠色或帶紫紅色,穎紙質,外稃軟骨質,乳白色,光亮,內外稃成熟時深褐色,卵狀披針形;5-7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省、吉林、遼寧、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青海、河北、西藏及長江流域諸省區。全世界溫帶地區有分布,朝鮮、日本也有分布。生於海拔700-3500米林下及蔭濕草地。
粟草草質柔軟,為牲畜愛吃的飼料;穀粒也是家禽的優良飼料;稈為編織草帽的良好材料。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鬚根細長,稀疏。稈質地較軟,光滑無毛。
葉鞘鬆弛,無毛,有時稍帶紫色,基部者長於節間,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透明膜質,有時為紫褐色,披針形,先端尖或截平,長2-10毫米;葉片條狀披針形,質軟而薄,平滑,邊緣微粗糙,上面鮮綠色,下面灰綠色,長5-20厘米,寬3-10毫米,常翻轉而使上下面顛倒。
圓錐花序疏鬆開展,長10-20厘米,分枝細弱,光滑或微粗糙,每節多數簇生,下部裸露,上部着生小穗;小穗橢圓形,灰綠色或帶紫紅色,長3-3.5毫米;穎紙質,光滑或微粗糙,具3脈;外稃軟骨質,乳白色,光亮,長約3毫米;內稃與外稃同質同長,內外稃成熟時深褐色,被微毛;鱗被2,透明膜質,卵狀披針形;花葯長約2毫米。花果期5-7月。[1]
生態特性
在亞熱帶地區,粟草一般在3月上旬返青,5~6月抽穗開花,6~7月結實成熟,以後進入果後營養期,直至降霜,地上部分枯死,生育期156天。青草期165天。在溫帶地區,粟草的生育期較亞熱帶地區推遲15~20天,青草期縮短2~3個月。
粟草為疏叢型禾草,根芽較多,再生力較強,在生長期間刈割3~4次,仍能再生。
粟草屬喜陰濕環境中生林地牧草。喜生於林下、林緣和灌木叢中,有時也生於林區的路旁、潮濕的溪畔、溝坡等地。在森林郁蔽度為0.7的情況下,仍能正常生長發育。 粟草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酸性強,適應的土壤pH值為4~7.5。在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上生長最好。[2]
產地分布
國內分布:產東北各省、新疆、甘肅、青海、陝西、河北、西藏及長江流域諸省區。 國外分布:全世界溫帶地區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歐洲。[3]
主要價值
粟草莖葉質地柔軟,馬、牛、羊等均喜食。種子各種家畜均喜食,是一種良好的精飼料。但開花結實後,莖稈老化,適口性降低,家畜僅採食其果穗和上部嫩莖葉。
粟草在初果期,粗蛋白質含量中等,而粗纖維含量高,含粗脂肪較低,無氮浸出物較高。
粟草結實期的能量價值偏低,它的總能和對牛、羊、豬、雞的消化能、代謝能等均可達中等禾草水平,可消化粗蛋白質的含量偏低。
從羊對粟草的消化率看,粟草的營養價值也是中等的。
粟草不但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而且是一種高產牧草。它株叢高大,生長良好時,高達150cm,葉量比重較大,約占總量的70%以上。在以粟草為優勢的群落中,抽穗期一次刈割,青草產量可達21750k/ha左右。
粟草宜刈割利用,在葉叢期也可放牧利用,除作青飼草利用外,亦可曬制青乾草,或製成草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