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黍柳葉箬
類黍柳葉箬
|
[[
|
|
中文學名:類黍柳葉箬 拉丁學名:https://www.baidu.com/s?&wd=%E7%B1%BB%E9%BB%8D%E6%9F%B3%E5%8F%B6%E7%AE%AC&ie=utf-8 界:植物界 |
目錄
目錄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物种提示
形態特徵
葉舌纖毛狀,長2-3毫米;葉片卵狀披針形,長4-7厘米,寬6-10毫米,頂端漸尖,基部鈍圓,兩面具微小細毛,稍粗糙,邊緣不增厚,疏生長柔毛或無毛。圓錐花序橢圓形,長 5-12厘米,寬3-7厘米,分枝斜升,稍蛇曲,自基部即着生小穗,分枝與小穗柄均具淡黃色腺斑;小穗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1.8毫米,兩穎近等長,略短於小穗,具5-7脈,無毛或疏生短硬毛,頂端鈍圓,邊緣狹膜質;第一小花雄性,狹橢圓形,較第二小花窄且長,稃體草質,較柔軟,外稃背部凹陷,中部具1縱溝,無毛,內稃邊緣具微毛;第二小花雌性,半球形,稃體革質,外稃背部無縱溝。
生長環境
生長於沙質土的山坡草地中。
分布範圍
產自福建、台灣、廣東、雲南;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雲南、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模式標本采自印度東部。
物種提示
類黍柳葉箬形似柳葉箬I. globosa(Thunb.)Kuntze,但小穗的兩小花明顯異質異形;第一小花外稃的背部具縱溝而與柳葉箬明顯不同。中國所產類黍柳葉箬與印度(Wallich no. 8655)和斯里蘭卡(Herb. H. Bot. Perad. Ceylon)的標本比較,具有植株較高大,小穗亦略大,葉片略長等性狀,但作者認為這可能與地理分布和生境有關,應視為同種。 [1]
參考文獻
- ↑ 它常被當成雜草,農民見了連根拔,卻不知是珍貴的「類黍柳葉箬」,百度,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