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人工智能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是大勢所趨,智能化將是人類社會下一個技術形態的標誌。人腦是自然界幾億年進化的高級智能產物,具有超高的智能和超強的魯棒性。揭示人腦信息處理機制,從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獲得啟發,發展類腦智能技術,是實現信息化[1]向智能化[2]跨越的最佳途徑。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同意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承擔單位,建設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這是我國類腦智能領域迄今唯一國家級科研平台,居於全國領先地位。實驗室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建設內容。實驗室的成立填補了中國類腦智能領域創新能力工程實驗室的空白,實驗室未來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科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有效促進中國智能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目錄
建設單位
本項目選址合肥高新區,建設主體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理事會是實驗室的宏觀決策機構,負責實驗室的總體發展戰略等。實驗室主任全面負責實驗室的管理和運行、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平台建設、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國內類腦智能領域優勢科研與產業資源,形成了高校、科研所、高科技企業的聯建集體。實驗室聯建單位包括: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百度公司、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微軟亞洲研究院、數據堂(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主要任務
圍繞提升我國信息處理技術的類腦程度與智能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設類腦智能技術應用研究平台,支撐開展類腦認知與神經計算、類腦多模態感知與信息處理、類腦芯片與系統、量子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通過建立腦認知和腦模擬技術研究與試驗平台,形成國內一流的科研環境,培養和匯聚類腦智能高端技術人才,主動承擔國家和行業重大科研項目,在智能信息處理、智能機器人、類腦芯片與系統等重點研究方向不斷取得關鍵技術成果並推廣應用,構建類腦智能技術與應用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和標準體系,形成可持續的產學研系統創新機制,為推動類腦智能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主要建設內容
工程實驗室建設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研究與試驗平台,由支撐系統、科研系統和應用示範系統三部分組成。支撐系統為研究與試驗平台運行提供服務和管理,應用示範系統負責研究成果的應用示範與轉移轉化,科研系統開展上述六個方向的類腦智能研究。其中,腦認知與神經計算的研究為類腦智能技術提供神經機理、認知機制等方面的理論基礎與計算模型,類腦多模態感知與信息處理研究 「結構類腦」、「功能類腦」的感知與處理模型及算法,類腦芯片與系統以及類腦計算系統研究類腦智能計算的硬件與軟件基礎。量子人工智能方向旨在對巨量智能計算任務提供新型的超高速計算新平台。類腦智能機器人作為類腦智能技術的綜合體,集成類腦感知與信息處理、類腦芯片、類腦計算系統等方向的創新技術。
參考文獻
- ↑ 信息化是什麼?內涵包括哪些,搜狐,2022-03-11
- ↑ 什麼是智能化?一張圖看懂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區別 ,搜狐,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