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斯坦
中文名稱 米爾斯坦
米爾斯坦 | |
---|---|
米爾斯坦 | |
原文名 | Milstein |
出生 |
烏克蘭 | 1903年12月31日
逝世 | 1992年12月21日 | (88歲)
國籍 | 英國 |
職業 | 音樂家 |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903年12月31日
職 業 音樂家
外文名稱 Milstein
出 生 地 烏克蘭
逝世日期 1992年12月21日
米爾斯坦,在他去世後,《紐約時報》發表的訃告說:「米爾斯坦是他那個時代中最接近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但是,米爾斯坦這個名字在聽眾中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無論過去和現在,這都是小提琴界一件悲哀的事情。米爾斯坦是一位不向商業化屈服的音樂家,他深居簡出,對成為名人的欲望感到厭惡。
目錄
職業生涯
另一個經常被人們所忽視的事實是,米爾斯坦的職業藝術生涯長達72年。從他於1915初次登場同作曲家合作演奏格拉祖諾夫的協奏曲,1987年最後一次音樂會同紐約愛樂(指揮Erich Leinsdorf)合作貝多芬協奏曲。之後米爾斯坦因手臂受傷而結束職業生涯。若非如此,他的演藝生活會更長。
人物生平
米爾斯坦(Milstein)於1903年12月31日出生於烏克蘭黑海邊上的城市奧德薩,他是七個孩子中的老四。作為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本身並沒有音樂背景(不象海菲茲,其父是一名狂熱的小提琴手)。海菲茲於11歲舉辦獨奏音樂會,而當時(1912年)7歲的米爾斯坦剛剛開始練習小提琴——米爾斯坦不是一名兒童天才。
米爾斯坦的琴聲十分獨特,其貴族化的質感使聽眾充滿敬畏,這種音質被描述如銀鈴一般,但由於50年代的錄音技術所限,這種聲音被表現得過於尖銳刺耳,對於聽眾來說太具穿透力。基於這個原因,聽眾對米爾斯坦的演奏頗有微詞,並有些人排斥他,其對音準的表現技巧和準確性被稱為海菲茲後第二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犧牲了一點點聲音的表現來抒發其情感。他對於琴弓的駕馭也對此有幫助,被稱為「弓之王子」也不足為奇。米爾斯坦對於揉弦表演不屬於20世紀,只有上個世紀小提琴家約阿希姆那一代才有這種技法。通常米爾斯坦演奏時不使用過多的揉弦,他的方式是在高潮時用極高的頻率擴展弦的震動,而平時的演奏則多使用滑奏。一般的小提琴手用琴來表現多愁善感,但米爾斯坦則用琴來顯示崇高的思想,所以他也被稱為「小提琴的貴族」。這種區別語言無法表達,只有聽他的演奏才能感受到。
獨立思考
米爾斯坦的第一位名師是斯托利亞斯基(他也是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的老師)。米爾斯坦從小就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拒絕被老師所左右。1915年米爾斯坦被邀請演奏格拉祖諾夫的協奏曲以慶祝作曲家50歲生日。在米爾斯坦的自傳《從俄羅斯到西方》(Solomon Volkov代筆,Limelight出版)中有這樣記述:「在第一次彩排時,我按自己的路子來演繹這部作品,顯而易見我有點喧賓奪主,完全無視作曲家的存在。格拉祖諾夫從他的眼鏡上方注視着我,喃喃自語道:你不喜歡我所要表現的方式嗎?如此我才開始按作曲家的本意來演。但在彩排結束後,格拉祖諾夫對我說:你怎麼想的就怎麼演吧!因為我覺得你的方式比我的要好。」
斯托利亞斯基充分發展了米爾斯坦的天份,1916年把他推薦到富有傳奇色彩的奧爾教授門下(海菲茲的老師)。教授十分高興的輔導米爾斯坦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學習(其時該學院的院長是格拉祖諾夫)。但是,米爾斯坦本人對奧爾的評價並不高。在一次接受訪問時,米爾斯坦表示:「你們聽到的偉大的老師的事不過是無稽之談……奧爾根本算不上是老師,他只會挑選根本不需要他的學生。」在另一次訪談中,他又說:「我不認為奧爾教授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在我學習的周圍有一種氛圍,這麼多有天賦學生,在這裡從同學中汲取的東西要比從老師那裡要多。」儘管如此,米爾斯坦還是承認在此的生活是此生中最快樂的,還經常回憶起這個城市高貴的氛圍。
米爾斯坦在1945年得到一把由斯特拉迪瓦里製作的小提琴Goldman。此琴伴其一生的時光。他把此琴重命名為Maria Teresa,其中"Maria"指他的女兒,而Teresa指他的妻子。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來臨,奧爾離開俄羅斯,米爾斯坦回到家鄉。從此他開始了職業生涯。十月革命席捲全國,開始米爾斯坦不覺得生活有任何變化,後來他在基輔遇到鋼琴家霍洛維茲。1921年二人在全國展開演出,主要是一些俄羅斯風格的協奏曲,這時他們被譽為「十月革命的孩子」。其中最令人銘刻在心是彼得堡音樂會,最後米爾斯坦又一次登場同作曲家格拉祖諾夫演奏其協奏曲,而霍洛維茨演繹了李斯特的作品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協奏曲。
米爾斯坦的事業的轉折點是Leon Trotsky邀請他和霍洛維茲赴歐洲演出,名義是「要讓他們(西歐人)知道我們對待藝術的態度」。那時米爾斯坦從沒有想到此行將永遠離開故土(霍洛維茨於1987年回國)。從此米爾斯坦在歐洲各大城市巡迴演出並跨過大西洋到達南美。儘管他同許多大指揮家如Mengelberg, Furtwangler, Knappertsbusch,Muck一起演出,但直到他在維也納的登台後才開始為公眾所注意,那一次的觀眾包括Arnold Schoenberg, Alban Berg, Karl Aeus Hartmann 和評論家Julius Korngold。他們對本次音樂會都大加褒評。
1926年夏天米爾斯坦拜訪小提琴家伊薩依。伊薩依對他說:「你的帕格尼尼和巴赫都演得不錯,你還想得到什麼呢?」但米爾斯坦還是與伊薩依學習了幾個月。事實上他沒有從技巧上得到什麼,離開巴黎時他得到了靈感。1928年米爾斯坦在美國第一次登台,演出戈得馬克的第一協奏曲,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揮費城交響樂團協奏。二次大戰中米爾斯坦得到美國公民權,此後他僑居倫敦和巴黎。晚年米爾斯坦執教於朱利亞音樂學院和蘇伊士音樂學院,但社會影響沒有梅紐因大。他的教學原則是:」我從不用我的方式來刻畫他們,不教他們怎麼演而教他們怎麼想。」阿卡多和Friedman都曾受到他的指點。米爾斯坦82歲時在斯托克海姆演出了他最後的獨奏音樂會(他也沒有想到)。本次音樂會被名為"Master of Invention",此時是1987年。
逝世時間
1992年12月21日,米爾斯坦在倫敦逝世。
唱片選粹
EMI ZMS 7 64793 2
巴赫:6首獨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EMI TOCE-3308
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聖一桑:第三小提琴協奏曲(愛樂樂團/巴爾金、費斯托拉里)
DG 453 142-2
門德爾松/柴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巴多)
參考文獻
作品欣賞
薩拉薩地:引子與塔蘭泰拉,小提琴獨奏:米爾斯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