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
簪花
簪花,将花插在头上称为簪花。
“簪花”在今日民间娶嫁、庆典礼俗中亦称“礼花”,“胸花”与之有关联。
在中国古代,男子也簪花。唐代,在许多庆典宴会上,男子有簪花的礼数。此风似乎从宫廷开始流传。如中宗李显在立春日设宴招待近臣,宴会中人人插一枝由中宗亲赐的彩花(即人工做的假花,因时为初春,无真花备置)。[1]
古时候,鲜花除了飘落在发髻外,还被人们争著插在头发或帽檐上。
从枝头落入人群,从朝廷宫院走向民间小巷,点缀著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
目录
头上簪花成为风尚
左
在汉代,鲜花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如在重阳节摘下茱萸花佩戴在腰间,意在避灾驱邪,延年益寿。
魏晋时期,头上簪花逐渐成为风尚,类型也渐渐丰富起来。
从明代小说《水浒传》中,你会发现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花团锦簇”男人爱簪花![2]
阮小二对花格外钟情,他的经典装束就是“斜戴著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形象颇为滑稽,但或许是有避灾保平安之意。
晋代潘安就曾“九粱插花”,九粱指的是朝冠装饰的九条横脊。潘安本就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再在帽上插几朵鲜花,风姿俊秀不知要吸引多少人的目光。
我们在隋唐敦煌壁画中,也能看到头戴“花鬘”的菩萨、飞天、舞妓等形象。
簪花在唐代成为社会风尚
唐玄宗春日游长安时,命令群臣吟诗。大臣苏颋因一句“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得到了玄宗的嘉赏,嘉赏的方式就是“以御花亲插颋之巾上”,即亲自为他戴上一朵花。别看只是小小的一朵花,若皇帝亲自赐予也是殊荣无比,令时人羡之。
唐初时期人们喜欢在头上用鲜艳的小花加以点缀,到了中晚期则流行插诸如牡丹、芍药之类的大朵花。
宋代将簪花推向顶峰!
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簪花竟然成为了标示不同身份的辅助工具。
宋廷专门规定,皇帝赐花百官,以罗花最贵,赐给宰执以上的官;栾枝次之,赐给卿监以上的官;绢花再次之,赐给将校以下官。所赐花色,还依具体的品级高低而有所不同。如此尊卑有序,已到繁文缛节的地步。
欧阳修就曾形容洛阳人: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少女插花向云鬓,可以“添得几多风韵”,满头插花还能“顿减十年尘土貌”,不辜负美好春光。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3]
宋代不仅女子爱簪花,男子亦然
宋代王公大臣和富裕人家都有自己的小花园,在其间种上心仪的花卉。身处密集市区的普通人家若是爱花,还会在屋顶上开辟出种花的空间,“城中寸土如寸金,屋上莳花亦良苦”。
花农们则在郊区开辟花田,专门种植花卉运往市场。若路途遥远,为保持鲜度,除了会将鲜花放在铺满柔软鲜嫩菜叶的竹笼中,再用蜡封好花蒂,防止水分流失和过分挤压。
南宋政府专门设立了花市,用来专门卖花,而小贩们则把白白红红的时令鲜花挑在肩头,走街串巷的卖花!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词人蒋捷笔下这些穿行的卖花小贩,被描绘得极富生活情趣。“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没有他们的存在估计也不会有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了吧。 [译文] 睡在小楼上一整夜听著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第二天早上,屋外深巷里又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4]
簪花之风开始衰落
元代,簪花之风衰落下去,在重大的节日与仪式中不再流行簪花习俗。
元代文人地位下降,前朝的赐花受宠,杏林及第成为过往云烟,殊荣都被虚化。
到了明清时期,簪花习俗虽然不胜,但在某些地区或人群中仍然保留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