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篾匠(王爱能)

篾匠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篾匠》 二叔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篾匠,经他制作的篾制品,如簸箕,装斗,箩筐,扁担,提篮等,扎实牢靠,经久耐用,他的竹篾作坊也因此总是生意兴隆。

我曾用心观看二叔在竹篾坊中的“神操作”——制做箩筐。

一根碗口粗细的竹子,削掉顶稍,用篾刀将竹口对半劈开,然后两手各抓握住一边,使力往外掰拉,随着“嘶嘶嘶”的声响,竹子立马就被分成两半;接下来续劈竹,把竹条弄成各种各样的篾,二叔身旁的木凳上套着一个像铁环一样的东西,只要把竹条套进去,拽住往外拉扯,那竹条,便旋即变身为厚薄均匀的篾。

在扁竹条(略偏厚)上做好标记,用篾刀将标记处剜薄后,把它对上火烘烤,慢慢折弯,最终成“Ц”形状,一只箩筐要制做多根“Ц”形状的杠条。杠条呈十字交叉型样式固定,上下开口为圆形,这就是箩筐的“骨架子”。

扁薄的竹篾在二叔手中穿梭,筐底穿绕好后,再顺着骨架子绕结筐身,依从自下而上的顺序一绺绺穿绕,取用较厚实的篾把筐口绕结成圆拱形状,圆内切四边形的四个顶角处空出一个小眼,将麻绳穿绕其中,这样,一只箩筐就制做好了。

眼花缭乱的观看中,我直感到,二叔挣的是辛苦的手艺钱。

“这是一门细致活,”二叔告诉我,“平日里要多磨练,就像女人打毛线一样,反反复复地练,也就通了。”

我即刻想到了我的妹妹,在打毛线时,挑针在指缝间跃动,她的两只眼睛却常常看到别处。二叔在穿绕竹篾时总是亮着嗓门和别人闲聊,竹篾也从未产生过错向。看来,“熟能生巧”四个大字,在他们的行为中得到了真实的应念。

家中的那个竹篮,是二叔送给我们的,不管是到菜园子摘菜还是上街买东西,母亲总要拎着它。虽然已经过去四、五年,那竹篮依旧维持着原样。

塑料制品风靡起来后,人们上街买菜不需要再拎着竹篮,卖家把东西装进薄膜袋,一样装一个袋子;用来装农作物的箩筐也被“冷落”,因为,蛇皮袋很快受到多数人的“青睐”。

二叔的竹篾作坊慢慢变得冷清,做好的器物卖不出去,不说工钱,就连材料钱也回不来。二叔不想荒废自己这门手艺,思虑再三,他打算制做竹工艺品,那种用来观赏的竹制工艺品。

到底是地道和资深的篾匠,二叔在一番思考后,制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竹质工艺品,如竹简、竹匾、竹挂画、竹简字画、竹雕竹刻笔筒、竹雕留青臂搁、竹根雕等,一并摆在作坊的橱柜内。人们有意无意地走过来围观,还指指点点地谈论不休,但就是没人愿意掏出钱购买。

县文化馆的人闻讯而来,把二叔制作的部分工艺品收购过去,他们告知说二叔制作的这些小物件,可以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聘请二叔担任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发和传承人。

至此,二叔这个“土包子”篾匠,不仅有了一个崭新的身份,还获得了较稳定收入,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维持基本的生计却不成问题。

现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拎着竹篮到集市或超市买菜的人又变得越来越多,除去对工艺品的定量制作,二叔又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竹质用器的制作上,破竹成篾的“嘶嘶”声不断在作坊里传响。

该如何来定义二叔这个终身篾匠的阶段轮转呢?是转产迁移?是“返璞归真”?还是……

2024.10.26 [1]

目录

作者简介

王爱能,男,籍贯江西省高安市独城镇,1988年毕业于江西省宜春师专中文系,现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