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箬葉


為禾本科、竹亞科、箬竹屬植物葉。箬竿高0.75-2米,直徑4-7.5毫米;節間長約25厘米,最長者可達32厘米。籜鞘長於節間,上部寬鬆抱竿。小枝具2-4葉;葉鞘緊密抱竿,有縱肋,背面無毛或被微毛;無葉耳;葉舌高1-4毫米,截形;葉片在成長植株上稍下彎,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6厘米,寬4-10.8厘米,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圓錐花序(未成熟者)長10-14厘米,花序主軸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綠色帶紫。花葯長約1.3毫米,黃色;子房和鱗被未見。筍期4-5月,花期6-7月。[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箬葉

別 稱; 遼葉、茶篰箬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禾本目

 
茶篰箬葉
原圖鏈接

禾; 本科

屬; 箬竹屬

種; 箬竹

採收時間; 全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

毒 性; 無毒(《綱目》)

箬葉的簡介

一葉蘭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根狀莖粗狀匍匐。葉基生、質硬,基部狹窄成溝狀,長葉柄,葉長可達70厘米。花單生,開短梗上,緊附地面,花徑約2.5厘米,褐紫色,花期4月-5月。葉色濃綠,葉形獨特。葉單生,矩圓狀披針形,柄粗壯、堅硬、挺直,長5-35厘米,葉片長22-46厘米,寬8-11厘米。總花梗長0.5-2厘米,花被鍾狀,直徑約1.5厘米,外面紫色,內面深紫色,上面具8深裂片。蒴果球形。[2]

箬葉竹形態特徵

竿直立,高0.84-1米,基部直徑3.5-8毫米;節間長(8)10-55厘米,暗綠色有白毛,節下方有一圈淡棕帶紅色並貼竿而生的毛環,竿壁厚1.5-2毫米;竿節較平坦;竿環較籜環略高;竿每節分1枝,惟上部則有時為1-3枝,枝上舉。籜鞘厚革質,綠色帶紫,內緣貼竿,外緣鬆弛,基部具宿存木栓狀隆起環,或具一圈棕色長硬毛,背部被褐色伏貼的疣基刺毛或無刺毛,有時有白色微毛;籜耳大,鐮形,長3-55毫米,寬1-6毫米,綠色帶紫,干時棕色,有放射狀伸展的淡棕色長繸毛,其長約1厘米;籜舌高0.5-1毫米,截形,邊緣有長為0.3-3毫米的流蘇狀繸毛或無繸毛;籜片長三角形至卵狀披針形,直立,綠色帶紫,先端漸尖,基部收縮,近圓形。葉鞘堅硬,無毛或幼時背部貼生棕色小刺毛,外緣生纖毛;葉耳鐮形,邊緣有棕色放射狀伸展的繸毛;葉舌截形,高1-1.5毫米,背部有微毛,邊緣生粗硬繸毛;葉片大型,長10-35.5厘米,寬1.5-6.5厘米,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無毛或有微毛,次脈5-12對,小橫脈形成長方格形,葉緣粗糙。圓錐花序形細長,長8-15.5厘米,花序軸密生白毛氈毛;小穗長1.5-3.7厘米,淡綠色或成熟時為枯草色,含4-6朵小花;小穗軸節間長6.8-7.2毫米,呈扁棒狀,有縱棱,密被白色絨毛,頂端截平;穎2,先端漸尖成芒狀,第一穎長3-5毫米(包括芒尖長1毫米在內),3-5脈,第二穎長6-8毫米(包括芒尖長1.2毫米在內),7-9脈;外稃長圓形兼披針形,先端有芒狀小尖頭,第一外稃長10-14毫米(包括芒尖長2-2.5毫米及基盤長0.2-0.5毫米在內),11-13脈;第一內稃長7-10毫米;脊上生有纖毛;花葯長約5毫米;柱頭2,羽毛狀。穎果長橢圓形。花期5-7月,筍期4-5月。[3]

箬葉竹生長環境

陽性竹類,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宜生長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較差。

適應性強,較耐寒,喜濕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輕度鹽鹼土中也能正常生長,喜光,耐半陰。

根據箬竹一般生長在向陽山坡、路邊或林下,喜陰濕,但又需一定的陽光的生長特性,並結合復軸混生型、單軸散生型竹類培育管理技術,對箬竹高產栽培主要採取以下主要技術措施。[4]

箬葉竹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西天目山、衢縣和湖南零陵陽明山。生于山坡路旁。海拔300-1400米。

栽培技術

挖穴埋鞭

根據竹鞭長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長條穴,埋入竹鞭,覆土後踏實,澆足水。箬竹一般生長在向陽山坡、路邊或林下,喜陰濕,但又需一定的陽光的生長特性,並結合復軸混生型、單軸散生型竹類培育管理技術,對箬竹高產栽培主要採取以下主要技術措施。

劈山整理

箬竹林大多為雜灌草混生,或分布於林下。通過劈山、清除雜灌,達到改善、優化生長環境和便於採摘之目的。劈山時,砍除所有灌木、雜草,適當保留喬木,特別要保留各種闊葉喬木,以保持一定的濕潤環境,從而利於箬竹的生長。而對生長於喬木(如杉木)林下的箬竹,如果上層林冠鬱閉度達0.7以上,則要進行適當的間伐,以提供箬竹足夠的陽光。同時,清除林中較大的石塊、柴根,從而利於竹鞭繁殖。

削山鬆土

5~6月為竹鞭生長期,也稱行鞭期。因此,5~6月進行削山鬆土,利於箬竹林快速繁殖。削山鬆土應掌握"近蔸叢淺,遠蔸叢深",即靠近竹蔸的地方和叢生地方要淺,一般削山鬆土6~10厘米;距離竹蔸(叢)較遠的地方稍深,一般削山鬆土15~20厘米。削山鬆土每隔3~4年進行一次,注意不要損傷幼壯竹鞭、根和芽,挖除土中石頭、樹蔸和老竹鞭。

合理施肥

5~6月結合削山鬆土進行,將肥料撒施於已劈山的林地中,然後鬆土遮蓋。此時施肥目的主要為竹鞭的生長提供條件,因此要以速效肥為主,每畝可施尿素100~150千克。有條件的地方,在秋、冬季可施有機肥,這樣既能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又可保持土溫,對新竹芽眼越冬有利。

營造純林

由於目前的箬竹林很少有成片純林,且有的箬竹林葉用利用價值較低,需要改造。通過營造繁殖優質箬竹林,既可方便林農採摘,又可提高箬竹林收益。造林方法主要採用帶母竹繁殖和移鞭繁殖,造林地為杉木林、杉木採伐跡地及箬竹片區周圍林地,挖穴或開溝造林,株行距:0.5M*1M。

箬葉的種植要點

箬竹主要生長在比較陰涼的地方,在我們南方地區一些菜園旁邊以及山坡等地都可以種植。在每年的春季,只要自己到生長箬竹的地方,用鋤頭來挖取一些小的箬竹,保留根部根莖,然後進行移植,移植最好選擇在陰雨天氣,這樣成活率比較高。

箬竹適應性比較強,但是對於疏鬆、肥沃、排水性好,通透性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是比較適合生長的。如果是用來盆栽的話,可以選擇園林土、珍珠岩、陶粒的比例為2:2:1進行混合即可,期間可以加入一些腐葉土增加肥效,而且在上盆後澆一次水,澆透。

如果是在菜園以及山坡等地種植就比較簡單,只需要把一些小箬竹進行移栽即可。箬竹和其他竹子一樣,每年都會從根部的竹鞭處萌發出的筍芽,最終生產成為箬竹。一般到了一兩年時間,箬竹便逐漸擴散,不久變生長了一大片,如果是家庭盆栽而言,就要嚴格控制箬竹的萌發生長。

箬竹比較喜歡陰濕環境,因此在盆栽的時候不要置於陽光下暴曬,而在農村地區種植時一樣選擇比較陰涼的地方進行種植。

現在的箬竹市場需求比較大,而且每年到端午節前後,都會有很多人前來農村進行收購箬葉,收購價也在兩元到六元每斤不等。因此這對於很多農村地區而言,如果種植箬竹也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潤。若竹種植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環境條件適宜,它的生長速度也是非常快。

而且在平時的施肥當中要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原則進行,澆水就要實行「干要干透,不干不澆,澆則澆透」來進行。[5]

箬葉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作用

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衄血,下血。小便不利,喉痹,癰腫。內服:煎湯,3~5錢;或煅存性入散劑。外用:煅存性研末作吹藥。

2、臨床應用

2.1、治肺癰鼻衄:白面、箬葉灰各三錢。上二味研令勻,分為二服,食後井華水調下。(《聖濟總錄》玉塵散)。

2.2、治經血不止:蠶紙(不計多少燒灰)、箬葉(燒灰)。上二味等分研勻,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聖濟總錄》二灰散)。

2.3、治髒毒下血,久遠不瘥者:茶篰篛葉燒成黑灰,研羅極細,入麝香少許,空心糯米飲調下。(《百一選方》)。

2.4、治小便先澀後不通:干篛葉(燒灰)、滑石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許,米飲調下,空服。(《指南方》篛葉散)。

2.5、《綱目》:治男女吐血,衄血,嘔血,咯血,下血。並燒存性,溫湯服一錢匕。又通小便,利肺氣,喉痹,消癰腫。

2.6、治咽喉閉痛:遼葉、燈心草燒灰,等分吹之。(《瀕湖集簡方》)。[6]


相關視頻

野生箬葉點燃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箬葉是粽葉嗎,箬葉和粽葉有什麼區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