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張宏傑 2021年重磅新作!抽絲剝繭日本人歷史上的「大現象」與「小事件」,祛 除偏見,消解誤讀,解讀獨特的日本歷史底盤與精神世界。

★張宏傑重點解讀日本文化史、政治史、外交史、國民性史,以多元視角與理解路徑,解答關於日本的困惑,也為認識中華文明的獨特性提供一個參照物。

★立足於日本獨特國民性的視角,梳理日本文化脈絡,以神話時代到明治維新為重要線索,詮釋日本文化獨特的世界觀念與統治世界的意識,展現中國與日本根本性的文化差異以及日本與世界的密切聯繫。

★作為一個特別的國家,日本文化的內核超穩定而外表卻極易變化,讓世人捉摸不定。理解了日本歷史的獨特性與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才能理解日本對東亞、乃至世界歷史走向的影響!

★旅日作家、日本文化研究學者李長聲重點推薦!

日本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文化內核超穩定而外表卻極易變化,讓世人捉摸不定。理解了日本歷史的獨特性與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才能理解日本對東亞、乃至世界歷史走向的影響。

本書從四個維度為讀者呈現了一部立體而豐富的日本歷史。

第一部分從日本人獨特的性觀念切入,分析日本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性;第二部分按時間順序,簡述從繩紋時代到明治維新的歷史,重點是分析日本為什麼進行大化改新,以及大化改新何以失敗,對比日本歷史軌跡與中國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第三部分分析日本人的世界觀念以及歷史上的中日關係;第四部分則總結日本國民性的成因及特點。

本書以多元視角與理解路徑,解答關於日本的所有困惑,也為認識中華文明的獨特性提供一個參照物。

作者簡介

張宏傑

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研究員。

著有《簡讀中國史》《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全三冊)《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等。

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原文摘錄

日本國民性的另一個特點是轉彎快。 有一個日本朋友說,她發現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對明治維新特別感興趣,幾乎所有人都會和她聊起明治維新。 其實中國人最感興趣的,是日本在世界劇變面前為什麼能這麼迅速地轉身,而且變得這麼徹底? 確實,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社會的輿論主流是「攘夷」,充斥着各種排外聲音,但是當薩摩和長州被西方人痛打了一次之後,全日本馬上清醒過來,迅速轉向,徹底改革。明治維新觸動了太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但仍然順利完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日本實現了「脫胎換骨」。 因此,一些日本知識分子認為,要改變日本人的國民性,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由政治家在上層大刀闊斧地改革政治制度,以開闢國民性健康發展的空間,另一條腿是由知識分子面向大眾進行啟蒙,喚醒民眾的精神。 日本的國民性改造運動由此開始。在明治政府效法西方進行變法的同時,以福澤諭吉為代表的日本知識分子寫作和翻譯了大量的著作,對日本人的精神覺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後來中國的國民性改造之路,開頭與日本極為相似。在政治上,中國通過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全面移植西方制度。在文化上,中國的精英們如梁啓超、魯迅等,也效仿福澤等人,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啟蒙元動。然而,兩國的國民性改造運動結果卻相當不同。 那麼,中日兩國國民性改造的主要差異在哪兒呢? 一般來說,後發展國家接受西方文化,都是通過精英階層開始的。因為精英階層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知識視野比較廣,比較容易接觸到新鮮事物和 第四編日本人的國民性新的觀念,但是普通民眾的知識更新卻比較困難。因為他們通常知識水平比 低,處於閉目塞聽的社會底層,受制於巨大的文化惰性,沉溺在集體無意中,傳統觀念極為頑固。他們在日本是社會轉型的最主要障礙。 用西川長夫的話來說,如果將一個社會比作大地,精英人物和知識分子表層,這些底層民眾就是下面的黏土層,啟蒙運動的雨水很容易浸潤表層,卻很難突破黏土層。 西川長夫說: 「國民,應該是很多的人通過各種深層的交往聯結在一起,比如這塊土地,在最上面的是沙層,沙層和小石層粘在一起,就形成沙礫層。其下有黑士、植物葉腐化後非常肥沃的黑土層,再下面是黏土層。日本社會原本是不毛之地,不通水,地下水就沉積在那裡。文明開化、西洋文化或者是基督教文化這些東西一進來,就像雨一樣不停地下,雖然容易通過沙礫層,卻很難滲透到黑土層去,要花費很多時間。一般的大眾、庶民就位於黑或黏土層...

書評

英國人額爾金,二次鴉片戰爭的指揮者之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經去日本修訂《英日友好條約》。其時他對於這個國家的印象是兩極化的。

一方面,他認為日本的城市很整潔,日本人也很友善有禮,令人感到非常舒適;另一方面他也非常驚訝於從街上走過是,能看到日本女人在屋子前洗澡。額爾金感到十分困惑:「女人愛乾淨當然沒錯」,但是幹嘛非要以這種方式,將自己愛乾淨證明給別人看呢?」

雖然這是發生在數百年前的事情。但是直到今天,我們很多人對於日本的印象依然是相當兩極化:一方面認為日本社會很文明,日本人很有禮貌;另一方面又對他們某些「蠻橫無理」的行為感到難以理解。


中國一位叫陳言的學者曾經寫文章談及自己到日本旅行的經歷。在預定京都鴨川先斗町的納涼床時,她誤以為是六個人一萬日元,到店之後發現是每人一萬日元。陳言想取消訂單,老闆態度十分冷漠,拿出計算器並打出清單說:如果取消,要支付84300日元;如果按照原計劃進行時82000日元。她們只好付款消費。結果對方馬上回復了禮貌和熱情,前後判若兩人。

曾經聽一位朋友說起過,下班後一起唱歌時,日本高管和她們一起又唱又跳,high得很;但是第二天在電梯裡遇到,對方又是一幅不苟言笑,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表情。似乎昨天晚上一起唱歌是另一個人。

對於外國人來說,這種前後不一,捉摸不定的行為讓人不知道如何掌握相處的尺度。對於日本人而言,這是理所應當的,因為這就是規矩啊。日本人的「規矩」意識令人印象深刻。


上班有上班的規矩,下班有下班的規矩;商家也是如此,如果你遵守規矩,他們對於恭敬如儀,如果你破壞規矩,日本人那種毫不通融的無情特質就顯露出來了。學者陳言遇到的店主的「變臉」行為也就很好理解了。當你消費時,你是客戶,享受如溫暖春風般的熱情服務,但是當你取消訂單時,你是規則的破壞者,日本人非常討厭破壞規則的人。

日本人為何會如此強烈的規則意識,作者認為集團式的生活方式是原因之一。日本人的集體主義舉世聞名。在集體中生活,成本最小的方式便是大家都按照規則進行。當所有人都按照一定之規行動,消耗最小,效能最大。

其實,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度」也是可以看做促使日本人形成規則意識的因素之一。從打招呼的寒暄語開始,人際交往需要按照雙方社交距離的遠近來選擇。在兩個日本人之間的社交,需要按照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遠近,年齡大小,輩分高低、職位上下等等來使用不用的敬語,並伴有相應程度的鞠躬或跪拜。劃分之細緻,大於相當於日本主婦廚房收納的精細程度了。


對外國人來說,這些規矩令人十分頭疼。但是對日本人而言,正是這些不成文而又在日本社會中無處不在的規矩,讓日本社會保持着微妙又明確的秩序。

不過,這種強烈的規則意識於日本社會,同樣是利弊相隨。

正如本書作者所言,遵守規則給日本人帶來安全感。對個體而言,規則之下,權利與義務都是相對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也需要遵守自己的義務。所以,每一個人只要安守其份,便可以獲得安全感。對於集體而言,守規矩的習慣不僅利於事務推進,也讓日本人保留了比較強的自治能力,比如在遭遇海嘯地震時,日本人通常也能井然有序地開展自救和互助。

不過,這種強規則社會固然有穩定的好處,弊端也十分明顯。在人際交往中,日本人雖然言語客氣,但謹守本分的客氣,未免讓人有一種不易接近的距離感。而在社會層面,過於看重規矩會導致社會缺乏創造力。這大約也是為什麼在日本出現了很多優秀產品,但是大的技術突破卻往往不多見的原因之一。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