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西餐(李興柏)
作品欣賞
第一次吃西餐
1975年我在大隊當出納員,同學華正祿當電影放映員。一天,我們倆約好騎上自行車進城。
當辦完事後,我倆來到瀋陽繁華的太原街聯營公司北面的圓路餐廳,就裝璜而言,以現在來看很寒酸,但在當時也是很高檔次的。進一樓的快餐廳,又來到二樓的中餐,環顧一周,最後走上三樓西餐,見人不多,便定下在此就餐,彌補一下肚子的長期虧空。當時沒有可以翻閱的菜譜。菜譜是掛在牆上的,好像用毛筆寫的,(也可能粉筆寫的),有菜名和價格。我到窗口交款買下四個菜及麵包,四大碗散啤酒(當時瓶啤酒特別緊俏,基本買不到),買菜可以帶散啤酒,且還有數量限制。不買菜,就不賣散啤酒。我拿兩張5元錢,找回4毛錢。
按當時規定:進城辦事一天公家補助7毛錢,這9元6角錢,相當於15次到市內辦事的補助,相當於24次去公社開會的補助。七十年代,10元錢絕對是個大數目。
在那時,經濟收入少,平日生活都緊緊巴巴,不用說下館子吃飯,就是改善生活都很難的,能去飯館吃飯,尤其是西餐,簡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說實在話,那時的零用錢大都以「毛」計算,幾毛錢就能撮一頓。當時,一碗肉絲麵才一毛八分錢,按此計算,這9元6角錢,可以購買60多碗麵條。
「文革」尚未結束的年代,規模很大的西餐店,沒有葡萄酒、咖啡、奶茶等酒品飲料。啤酒是瀋陽啤酒廠生產的,麵包也是本地生產的。
那時的西餐,不講究用餐環境、不講究進餐氛圍、不講究餐具使用,不講究餐桌文化,既沒有鮮艷的花草、樂隊,也沒有素雅的屏風、餐巾布,還沒有美麗的油畫、服務員。自己到窗口排隊交現金和糧票來開票,自己到窗口端菜。印象是菜的名都用牌上的多少號代替,四個菜是:番茄汁豬肉、攤黃菜、酥炸茄子、紅燜牛肉;外加四碗散啤酒,四片麵包。
圓路餐廳的桌椅倒挺整潔乾淨,記得餐桌上沒有刀、叉,更沒有擺放公用刀,沒有壯聲威的。就是筒里盛着筷子,更沒有就餐期間餐具的更換。
那時飯店少,就餐人員多,找吃飯的桌子可不容易,看哪伙要吃完了,就得像要飯似的,在人家後邊等候。見人起身剛轉動,立馬坐凳,搶占位子。
每當菜做好後,窗口女工作人員會喊多少號,你把牌子遞過去,工作人員就從窗口把這盤菜送到你的手上,自己端着回到自己的餐桌上。所有需要的東西,都有自己去取,那才叫自力更生。
這種做法兩個人好辦,一個人看兜子、看座位、看菜酒,另一人前去取東西。如果一個人可就麻煩了,當你取東西時,要用帽子壓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證明有人占用。還要不停地回頭,看有沒有人拿走你的椅子,看有沒有人拿走你的東西,看有沒有人拿走你的菜。直到平穩地吃上飯,這才能放心享用。
不大功夫,菜酒就端了上來,但餐具下面沒有底盤,流淌到邊沿兒的沒有被攔截,就淌到盤子邊下方。我和同學各端大碗散啤酒,就「開懷暢飲」了。那時不太講究配菜,沒有保持應有的形體和色澤。我們看着色香味形俱全的美味,真是垂涎三尺,我和正祿互相謙讓就餐,邊嘮嗑邊小酌,一陣風捲殘雲後,菜、酒、麵包一掃而光,但也吃飽了。
儘管西餐廳不太講究,也不是特別協調悅目,也沒見到雞尾酒、魚籽、奶油、糖醬,但我倆畢竟開了眼界,很少有帶刺、帶核、帶硬殼的食物,這對於孩子、老年人有着優越性。
舒舒服服地吃到了人生的第一頓西餐,口福不淺啊,好吃的味道似乎此後沒再嘗過。可以說是外焦里嫩,香飄四海。內心感到十分滿足和幸福,感受一次西方人的飲食習慣,這是我第一次用大額現金請同學吃西餐。
也不知道那次西餐做得確實特別好,還是我第一次吃西餐產生一種特殊心情,總之,我覺得那次西餐味道特別鮮美。回到家裡,我把自己吃西餐的事向身邊人炫耀了好一陣子。時隔多日,西餐的余香還讓我回味無窮呢。[1]
作者簡介
李興柏,滿族,67歲,男,遼寧瀋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