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貫村
竹貫村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北,是新羅區萬安鎮下屬的一個行政村,北西與連城縣的賴源、莒溪兩鄉鎮接壤。由於區域的特殊性,竹貫村居民通用由連城、龍巖方言演變而來的萬安話。竹貫村地處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茂盛,保存着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村內有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溫氏家廟),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庵、關公庵、浪門金鎖橋、節孝坊)。村莊人文典故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古時鄉鎮的要道和驛站,方圓1公里內,元代溫氏家廟、明代觀音宮、清初關帝廟、積靈宮、雙合橋、廊橋、節孝坊、清代澎湖總督溫兆鳳的故居以及蔡廷鍇將軍率部駐留的遺蹟10多處古蹟保存完好,是目前福建省古蹟群保存最完好的村莊之一。2017年11月,竹貫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1]
中文名: 竹貫村
外文名: Bamboo village of penetration
位 置: 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北
村 民: 136戶
全村耕地: 1795畝
山林面積: 3萬多畝
目錄
村史面貌
竹貫村歷史上又是龍巖縣通往永安、閩中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代萬安社重要驛站。現萬安集鎮通往該村長25公里、寬8米的水泥公路已經竣工,極大地改變竹貫村交通不便的落後面貌。竹貫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林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為輔的山村。在萬安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和村兩委的領導下,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86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5230元,村財年收入也由2003年不足1萬元提高到2.8萬元,但與其他臨村相比,村財收入仍然偏低。
地理概況
位置
竹貫村距萬安集鎮25公里,現有村民136戶,688人,全村耕地1795畝,山林面積3萬多畝(其中毛竹林面積7226畝)。竹貫村為丘陵盆地,竹貫溪由北向南從盆地穿過,經梅村、梧宅,華坑注入霍溪(即萬安溪、九龍江上游)。竹貫盆地海拔800米,竹貫溪源於竹貫與連城賴源交界的、海拔1503.9米的蜈蚣山,河道蜿蜒,水流平緩,水質清沏,哺育着這千年山村,竹貫村原有陳、李、滕、賴、黃、郭、廖、溫、鄧9個不同姓氏,由於歷史的變遷,現只存溫、鄧兩姓,其中溫姓稍多於鄧姓。村民住宅、街道主要分布在河道兩側。
氣候
竹貫村屬北回歸線亞熱帶氣候區域,自然資源豐富,境內主要植被有馬尾松、雲杉、柯樹、油桐、榛樹、楠木、毛竹、紅豆杉、蘆枝等;主要動物有雲豹、彌猴,山獐(又稱麂)、野山羊、蒼鷹、野豬及蛇類等。華南虎曾稱霸竹貫山林,1958年後逐漸消失。竹貫村歷史上盛產松香、土紙、藥材、香菇、茶葉、筍乾和竹木製品等。
歷史文化
竹貫村歷史悠久,人文典故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它雖然屬於邊遠落後的山區村莊,同時又屬于山水環境良好、村落格局獨特、文化特徵明顯的古民居村落,具體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古文化遺存1988年11月,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在竹貫村東北800米的崩頭山發現古文化遺存3處,採集到方格紋、繩紋、網紋等陶片20餘件和有段石錛2件。陶片為夾砂灰硬陶,火候較高,可辨器型有盆、罐、釜等。經福建博物院專家鑑定,屬商周至秦漢時期閩越族印陶文化遺存。崩頭山遺址的發現,將竹貫村的歷史推前到二千年前。
古村落格局明末清初,由於萬安土紙生產業的發展和外銷量的不斷增加,給當地的經濟帶來空前的繁榮。當時常駐萬安經營土紙和各種土特產生意的商人有數千人,使萬安集鎮人口達到1萬多人,萬安也因此由溪口鎮改稱為「萬安社」。萬安,有「萬民安康」之意,清末曾在此設立縣佐。梅村、梧宅、竹貫等是萬安土紙的主要產地,據調查,從清代乾隆中期至道光初期的100多年間,竹貫村每年外銷的各類土紙,如毛邊紙、玉扣紙和草紙等約6000多擔,最高時達8000擔,加上其它土特產如松香、茶葉、藥材、桐油、竹編等的出口,給竹貫村帶來豐厚的收入,也為著名的連城四堡雕版印刷提供了優質的紙張。每年土紙和土特產外銷時的繁忙季節,來自漳州、泉州、廈門等地的商賈和當地被僱請的挑夫雲集梅村、梧宅、竹貫等地,將土紙和其它土特產由陸路絡繹不絕地挑往萬安集鎮,再從水路用船沿霍溪-漳平九龍江運到漳州、石碼,然後從海路由石碼運往廈門、泉州等地。沿河道兩岸所建的數十座高二層、土木結構民居就是這段時間形成的,竹貫村當時為了接待來往的商賈,沿河兩岸開闢了長約1200米的長街,並在村公所附近設置了2座公館,供商賈歇息。公館附近還設有6條街坊小巷,各種商號的土紙和土特產紛紛掛牌營銷。長街和小巷還設有酒店、菜館,供來往商賈和挑夫消費。竹貫村目前保存的30多座古民居,其建築沿襲了明清以來的建築特點,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築格局。
保護現狀
2007年,竹貫村入選福建省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2013年,竹貫村入選住建部第二批915個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4年,竹貫村入選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文物局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9年12月25日,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視頻
龍巖竹貫村:古意盎然的海西「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