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二首·其二 劉禹錫
竹枝詞二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客子口吻寫思鄉之情,從身居蜀地耳聞歌唱自然地引發懷鄉的幽思。首聯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流露出詩人多年貶謫遠任的愁苦;頷聯巴人歌唱本屬常有之事,但詩人由江雨多引起的傷情再又由巴地人民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後兩聯道出想歸之處唯有家鄉,一朝離鄉,飄零天涯。全詩風格明快活潑,暗寓苦悶,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
目錄
原文
劉禹錫〔唐代〕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譯文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
創作背景
劉禹錫於唐穆宗長慶二年(822)正月至長慶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詞》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詞》分為兩組,這是其中一組二首,作於另九首(《竹枝詞九首》)之後,大約是詩人前組九首完成後,又重新創作完成的。此詩為其中之一。
賞析
《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於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但在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民歌氣息濃厚。劉禹錫創作多首《竹枝詞》,分兩組,這是其中一組的第二首。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卻流露出詩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貶謫遠任的愁苦。楚地巴山遠離長安,雖然暫時避開政治漩渦,但對於心懷遠大抱負的詩人來說卻是心仍有不甘的。「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台》)這也許正是詩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這不能不使人愁苦,傷心失意下也屬正常。壓在心頭的大石無法移開,難以消除的寂寞和煩悶更無法排遣。江雨又來,淅瀝不歇,更添傷情。
「巴人能唱本鄉歌。」於此傷情懷思之下巴人鄉歌又傳入耳。「歌者那知聽者愁,一聲一嘆總牽情。」巴人歌唱本屬常有之事,詩人卻將其平常事入詩中,可見詩人自己心緒卻是常常不平靜的。自然不是只因耳聽巴人歌聲才起的不平靜,人總是會因某事而及他情。這是再自然正常不過的了。本來由江雨多引起的傷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聞歌思歸,自然引出下兩句:「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長安,不算是自己的歸處,多次的貶謫打擊,他怕是早已對政治不懷希望了,長安那裡只是自己的傷心地而已。至於詩人想歸何處,可以從詩句中推測。《紇那》當是詩人家鄉的鄉歌。身披綠色綺羅踏着《紇那》曲的和聲邊舞邊歌的鄉人想必是歡迎自己歸來的一朝離鄉,飄零天涯。也只有那裡才不排拒自己。因有這樣的想法,窗外的綠水微波漸漸幻成故鄉人身上迎風而舞迎己歸來的綠色綺羅,耳邊聽聞的《紇那》節拍又顯得那樣的清晰明了。
組詩歌詞的風格明快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樣,劉禹錫從當地民歌中汲取素材,變民俗風情為文人風雅,創作出有別於文人文學的民歌體詩歌,顯示了文學創作中雅俗互補的重要意義。▲
簡析
《竹枝詞二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客子口吻寫思鄉之情,從身居蜀地耳聞歌唱自然地引發懷鄉的幽思。首聯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寫,流露出詩人多年貶謫遠任的愁苦;頷聯巴人歌唱本屬常有之事,但詩人由江雨多引起的傷情再又由巴地人民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後兩聯道出想歸之處唯有家鄉,一朝離鄉,飄零天涯。全詩風格明快活潑,暗寓苦悶,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俗特色。
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生於河南鄭州滎陽,自述「家本滎上,籍占洛陽」 ,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