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之磊
童之磊 |
童之磊,畢業於清華大學,中文在線董事長兼總裁[1]。中國內地最早的大學生創業者之一,首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冠軍隊隊長。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1993年至1998年獲清華大學學士 學位,2000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清華大學聯合培養的國際工商管理碩士(IMBA)學位。
現任北京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童之磊,男,漢族,1975年2月出生,現任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曾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物[2]、首都勞動獎章等榮譽。
童之磊,中文在線董事長兼總裁
童之磊 先生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教育界別秘書長,東城區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版權協會副理事長、反盜版委員會主任,韜奮基金會理事,中國出版協會常務理事,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秘書長,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非國有書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全聯書業商會副會長,全國新聞出版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關村100創業家俱樂部會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校友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東城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童之磊還主持承擔國家相關研究項目並擔任重要職務:包括國家重大社科基金項目"網絡出版發展狀況與預測分析"子課題組擔任組長,國家教育部"十一五"課題專題項目"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研究組副組長、國家教育部"十五"課題專題項目"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研究組組長等。
所獲榮譽
童之磊曾獲世界經濟論壇2014年度"全球青年領袖" 、2014年首都勞動獎章、第27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2012年中關村十大年度人物獎"[3]、"2011中國版權產業風雲人物獎"、"十大中華管理英才"、"2011中國CE-MEGA百名最活躍年輕創業家大獎"、"2010年度最佳數字出版人"、"CHINA TMT首屆移動應用評選 移動互聯網新銳人物TOP5"、"2009年度北京市新聞出版和版權工作先進個人"、"中關村2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2009中國新媒體十大領軍人物"、"2009數字出版先鋒"、"2008-2009年度數字出版先進個人"等獎項。
人物經歷
清華情結
2000年時,中文在線還是蝸居於清華科技園學研大廈A座幾十平方米房間的一家初創公司,2004年5月,中文在線搬回學研大廈,面積增大到300多平方米。之後隨着業務的發展和團隊的擴大,中文在線又搬到清華科技園的科技大廈。
童之磊說,對清華科技園的眷念,一是源於對母校的感情,二是中文在線和清華科技園之間的認同感,"公司和清華科技園的成長軌跡有很多重疊的地方"。
在中文在線成長的過程中,清華科技園也給予了很多支持。除了房租優惠、孵化器的返稅待遇,還有科技園提供的各種非資金服務和支持,比如在投融資領域,科技園介紹了很多投資人給中文在線,其現在的投資人中科技園介紹的。
但令童之磊感受最深的,還是清華科技園內的"場能"。曾經,童之磊在科技大廈里碰到一家公司的老總,兩人一起吃了頓飯,便達成一項重要的商務合作。"我們經常在電梯裡碰到我們的上下遊客戶,有時候打個招呼就能敲定生意。這裡的'聚合效應'非常明顯。"童說。
創業故事
1999年,互聯網風潮正盛,我還是清華大學的在校學生。憑着一份在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奪得第一名的商業計劃書,我和同學們創建了國內大學生門戶網站"易得方舟",中文在線正是脫胎於"易得方舟"的讀書頻道。
當時想法很簡單,大家在網上看書固然很爽,但作家作為內容的創造者卻收不到一分錢。如果他們在這件事上任何收益都沒有,將來這些源泉可能就不會再產出了。所以我想,能不能用"先授權,後傳播"的形式,把傳統紙質圖書的出版模式,用數字形式轉化到互聯網上來。
童之磊 |
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到處和作家聯繫,登門拜訪。記得當時去拜訪作家從維熙,想着第一次上門不能空手,可大家都是學生,就買了個西瓜,抱着就去了。我和從老師說,希望他把作品授權給我們,放到網上去。沒想到他非常認可,當場就和我們簽約了。後來他還在《北京晚報》上寫了一篇文章,叫《來自天堂的文學使者》,說我們帶來了數字時代的福音。
當時我們請作家授權,一種是分成模式,一種是稿費模式。稿費的話,每千字大概30元錢,一部作品幾千元,今天來看這是非常便宜了,但當時有網站去和他們談數字版權的付費授權,作家們都非常高興。在很短的時間裡,我們就簽了上百位知名作家,大多數都把自己的作品傾囊以授。
2000年5月,中文在線召開了規模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宣告成立。余秋雨、余華都來了,還請到了白岩松給我們主持。但新聞發布會之後再去找那些之前一直稱讚我們商業模式具有革命性的投資機構,卻發現他們的態度判若兩人,一分錢都不肯出。這是為什麼呢?就在一個月前,美國納斯達克崩盤了,從5000多點的高位,一路狂瀉到1000點,互聯網的泡沫從美國一路破滅到中國。
現在想想,那時的中文網站都是在燒錢拉流量,缺乏真正可行的商業模式,全靠風險投資支撐。沒有風險投資,我們立刻彈盡糧絕,和絕大部分中文網站一樣,中文在線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只剩3個人。
我一開始自己墊錢,然後就找親戚朋友借,很快也就沒人借了,大家都覺得這是無底洞。實在沒辦法,我就去給一家央企作信息化戰略諮詢,一個月大概能賺幾萬元,用這收入養着公司。當時我們的辦公室在清華東門的學研大廈,對面有個小飯館,只要點菜,米飯免費。我們每天去點一個10元錢左右的菜,就在那兒使勁吃人家的飯,直到有一天老闆和我說:"我們這也是小本生意,要不你們下次別來了。"
給家裡打電話時,我媽一直跟我說,你這麼辛苦,又這麼困難,為什麼不能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我說,這是我最熱愛的事情,如果沒把數字閱讀這件事做下去,我一定會終生遺憾。
我一直在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如何讓海量的數字圖書信息造福社會,二是如何利用數字出版這個新興的渠道,讓人人都能成為作家
2001年,香港泰德集團的董事長陳平想請我去做執行總裁,作為吸引我加盟的條件,對方收購了中文在線。在之後的3年時間裡,中文在線就靠着集團"打點滴"維持基本運轉。
但我卻一直想,海量的數字圖書信息,一定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其中之一就是中小學校園。當時,許多中小學因財力所限,圖書匱乏甚至無法建立圖書館;另一方面,教育部一直力推中小學教育信息化,開設電子教室,但由於沒有足夠內容,很多學校電腦閒置率很高。而具有檢索方便、易於管理、成本低廉等優勢的數字圖書館,則能同時解決上述"有路無車、有車無貨"的兩大難題。
不過,推廣"數字圖書館"這個全新的概念的過程卻十分艱難,中文在線不得不進行大量基礎性工作。比如到全國各地為1萬多名校長、圖書館館長、老師進行培訓,在大量試點學校進行為期半年或一年的試運行。在中西部地區,我們甚至以買斷圖書版權後捐贈的形式進行普及和推廣。
2002年,中文在線擔綱"十五"規劃教育部課題,在國內率先推出"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簽約會那天大雪紛飛,中文在線拿下了近3年來的第一個單子。
那時我一再向集團提出中文在線的發展計劃,卻得不到支持。意識到數字出版始終不是集團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我決定還是要把公司"贖回來",開始自己的"二次創業"。
在這個過程中,針對基礎教育的數字圖書館一直快速發展着。最初我們提供的傳統數字圖書館,用戶在學校的計算機上才能使用;2009年,新的基於雲計算的互聯網模式數字圖書館"書香中國"推出了,截至2011年底,這個平台的累計訪問量已有上億人次。
我也注意到,在中文在線"蟄伏"的3年時間裡,國內外數字出版行業發生着巨大的變化,日本手機小說開始興起,國內網絡原創文學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時和余華交流,我們談到,傳統出版渠道對於抱有"文學夢"的青年作者來說還是太狹窄了,"如果有一個數字平台能讓人人成為作家,那該多好啊。"
於是中文在線旗下的原創網絡文學網站"17K小說網"應運而生。它創立了一個免費和收費結合的模式,作品會開放一部分作為免費閱讀章節,如果你有興趣,就可以一章內容花幾分錢,閱讀其餘部分。
這樣的模式讓青年作者們得到了收入,也讓網絡作家真正成為了一個職業。17K的簽約作者"求無欲"的故事就特別典型,這個酷愛寫作的廣東青年2008年還是個送水工,甚至連電腦都沒有,就靠着手機"敲"出了《詭案組》這部懸疑小說的前半部。儘管作者毫無名氣,但17K小說網的編輯慧眼識珠,他們和作者進行創作思路和情節上的交流和指點,並選擇合適的渠道進行策劃推廣。《詭案組》一炮而紅,在中國移動手機閱讀的懸疑分類榜占據前10名達2年之久,出版為紙質書後銷量超過了100萬冊,並被海潤影視改編成了電視劇。"求無欲"因此累計收入上百萬元,還加入了廣東省作協,網絡原創文學徹底改變了這個年輕人的命運。
我們的願景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通過任何方式獲得任何內容",但數字閱讀的發展不是單靠一家公司的力量就能實現的
2005年,中文在線開始發展手機閱讀業務。那時候我和中國移動去談,人家第一反應就是,手機屏幕那么小,怎麼能看書呢?我看個新聞都費勁。確實,當時手機屏幕只能顯示70個字,還得是大屏。
但幾年後,3G網絡的建設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徹底改變了手機閱讀。截至2012年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4.2億,手機網絡各項指標增長速度全面超越傳統網絡,手機超越台式電腦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這意味着運營商的定位正在從通信服務提供商變成了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現在,我們通過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等為運營商提供手機閱讀服務。
手機閱讀的發展,源自數字閱讀發展的兩個重要動力:網絡和終端的發展。我在行業里經歷的10年,是中國網絡大發展的10年:從撥號到寬帶,從有線網到無線網,從電腦和黑白屏手機,到現在的智能手機、手持閱讀器和平板電腦。這讓數字閱讀的用戶體驗真正能得到保障。
推動數字閱讀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知識產權大環境的日趨良好。1999年張抗抗、畢淑敏和王蒙曾經狀告一家網站盜版作品,但當時著作權法里甚至沒有有關網絡版權和數字版權的概念。官司打了很長時間,最後獲得的賠償非常少。
2001年,信息網絡傳播權寫進著作權法,網絡版權保護才真正有法可依。隨後各種各樣的司法解釋相繼出台,標誌性的事件是2006年7月1日,《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頒布。國家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是對企業最大的支持。
在版權保護方面,我也希望能儘自己所能,為國家做出貢獻。作為國家重點工程的國家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的責任承擔單位之一,中文在線正在進行全面研發建設工作,希望能最終藉此實現數字出版版權保護系統在版權保護工程中的完整應用。
視頻
2020北京兩會丨童之磊代表:建議完善文物騰退保護法規 使之有法可依 2020年1月15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中文在線童之磊:打造中文創作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操作系統 ,百度, 2023-02-16
- ↑ 童之磊榮獲「第四屆中關村文化產業十大領軍人物」 ,搜狐, 2019-12-18
- ↑ 童之磊:出版轉型要快 准 狠 ,中國新聞出版網, 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