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開沅
章開沅[1] 章開沅(1926.7.8-),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祖籍浙江省吳興縣,生於安徽蕪湖。華中師範大學榮譽資深教授,美國奧古斯坦那學院(Augustana College)榮譽法學博士、日本創價大學與關西大學名譽博士。[2]1946年10月入南京金陵大學歷史系,後於該校肄業。1948年12月赴中原解放區,在中原大學政治研究室當研究生。1949年7月隨校南下武漢,在教育學院歷史系任助教、教員。1951年9月入華中大學(即今華中師範大學),在歷史系先後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1985年8月~1991年3月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2015年任武昌首義學院(原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榮譽校長。2018年12月獲頒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章開沅 | |
---|---|
出生 |
1926年7月8日 安徽蕪湖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 |
知名於 | 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的創辦人和領導人 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
知名作品 |
《辛亥革命史》 《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 《校園的早晨》 |
他是享譽國際的中國辛亥革命史研究會、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現改名為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的創辦人和領導人。[3]
主要成就
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的創辦人和領導人 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代表作品
《辛亥革命史》、《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
目錄
人物生平
歷史學家、教育家、美國奧古斯坦那學院(Augustana College)榮譽法學博士、日本創價大學與關西大學名譽博士。早年就讀於金陵大學,後長期執教華中師範大學,是享譽國際的中國辛亥革命史研究會、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現改名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的創辦人和領導人。[4]
個人作品
1954年以來,他主要從事辛亥革命研究,兼及中國資產階級、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則致力於中外近代化比較研究,在研究中注意社會環境的剖析並形成自己的風格。主要著作有《辛亥革命史》(三卷本,與林增平共同主編)《辛亥革命與近代社會》《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5],並主編《辛亥革命史叢刊》《中外近代化比較研究叢書》等。
學術研究
在從事科研及著述的同時,他亦致力於教學及各種社會活動。
1980年參與創建中南地區辛亥革命研究會,任理事長。
1984年任孫中山研究學會理事。1986年任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
1983年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至1990年止。
1990年至1993年,歷任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與普林斯頓神學院客座研究員、耶魯大學歷史系魯斯學者、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歷史系客座教授。
1993 年9月至1994年1月,任台灣政治大學歷史所客座研究教授。
1994年2月任中研院近史所訪問學人。
1995年1月至7月,任香港中文大學第14屆"黃林秀蓮訪問學人",並進行合作研究。在美國期間,奧古斯坦那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田納西州長授予榮譽公民證書。 現任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2012年3月30日,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成立,任名譽院長。
成就榮譽
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的中國學者之一,先後
應邀訪問了東西方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並先後受聘擔任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台灣政治大學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許多著名學術機構的研究教授或客座教授,其深厚的學養和人格魅力深受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評價。章開沅教授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國資產階級研究、中國商會史研究、中國教會大學史、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等研究領域都有開創性的學術貢獻,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和貝德士文獻研究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先後有一百多個國家或地區給予報道和評論。其論著豐厚,主要有《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與近代社會》、《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從耶魯到東京--為南京大屠殺取證》、《傳播與植根--基督教與中西文化交流論集》等。章開沅教授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1983-1990)、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第一、二屆評議組成員、召集人,培養和影響了一批活躍於國內外社會各界、特別是學術界的中青年知名學者。現任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名譽所長,華中師範大學池田大作研究所名譽所長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在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傑出校友評選中當選為"南京大學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2月14日,由武漢廣播電視台舉辦的"感動江城"2014年人物評選揭曉,2個團隊和12名個人成為首屆感動江城人物,章開沅榜上有名。章開沅獲獎名片為"師者之范",其感人事跡介紹為華中師範大學原校長、中國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權威。2014年,88歲高齡的章開沅向華中師大請求辭去"資深教授"頭銜,包括每年10萬元的津貼,為打破學術頭銜終身制開了個好頭。
2018年12月,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在北京頒獎,章開沅成為兩位獲獎學者之一。
請辭第一人
他主動向所在的華中師範大
學請求退休,辭去"資深教授"的名稱和所有待遇,包括每年10萬元的津貼。
他曾自嘲說:"人文社科領域的資深教授,後邊帶着括弧,標註'等同院士待遇'"。
資深教授請辭,打破學術頭銜終身制,意味着不再享受同等兩院院士待遇--章開沅是第一人。
在章開沅看來,高校現今的體制像"圍牆",他想打破這堵牆,出去透透氣。
著作成就
主持項目
1、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國家"六五"重點項目)
2、 "中外近代化比較研究"(1986年國家"七五"規劃重點項目)
3、 "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商、學(1840-1949)"(1996年國家"九五"規劃重點項目)
4、 "教會大學與中西文化交流"(2001年國家規劃項目)
5、 "中外近代化比較研究"(1986年國家教委"七五"規劃項目)
6、 "近代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研究"(1993年國家教委"八五"規劃項目)
7、 "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1998年國家教育部"九五"規劃項目)
8、"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展"(2001年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
9、"張謇與中國近代社會"(2001年教育部"十五"規劃項目)
10、"教會大學研究"(國際合作項目,10萬美元
11、"中國與西方現代化道路比較研究"(1986年湖北省社科項目)
12、"對外經濟關係與中國近代化"(1987年湖北省社科項目)
13、"辛亥革命與中國社會發展道路"(1990年湖北省社科項目)
14、"湖北通史"(1997年湖北省社科項目)
主要獎勵
(僅報省部級及以上)
1、《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國家級三等獎
2、《歷史的見證》獲教育部第二屆優秀成果一等獎
3、《張謇傳稿》獲教育部第一屆優秀成果二等獎
4、《平凡的神聖》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5、《辛亥革命史》獲湖北省優秀成果一等獎
6、《湖北通史》獲湖北省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著作
1.《辛亥革命前夜的一場大論戰》,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辛亥革命與近代社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中華書局1986年版;日本東方書店1989年日文版。
4.《離異與回歸--傳統文化與近代化關係試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韓國嶺南大學2008年韓文版。
5.《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杜1990年版。
6.《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見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南京:1937年11月~1938年5月》,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版。
8.《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9.《實齋筆記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修訂再版。
10.《章開沅學術論著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從耶魯到東京--為南京大屠殺取證》,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鴻爪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3.《傳播與植根--基督教與中西文化交流論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平凡的神聖--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合著。
15.《張謇與近代社會》,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合著。
16.《南京難民宣教師證言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日文版,編著。
17.《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美國傳教士的日記與書信》,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編著。
18.《武昌起義》,中華書局1964年版,編寫。
19.《辛亥革命史》(三卷本),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版,合編。
20.《辛亥革命史叢刊》,中華書局1980~1994年版,主編。
21.《中國近代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合編。
22.《辛亥人物文集叢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1996年版,主編。
23.《辛亥革命運動史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合編。
24.《中外近代化比較研究叢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994年版,主編。
25.《對外經濟關係與中國近代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合編。
26.《中西文化與教會大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合編。
27.《辛亥革命辭典》,武漢出版社1991年版,合編。
28.《國內外辛亥革命研究綜覽》,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合編。
29.《蘇州商會檔案叢編》(第一主編,共2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0.《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合編。
31.《辛亥革命與中國社會發展道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合編。
32.《文化傳播與教會大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合編。
33.《社會轉型與教會大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合編。
34.《天理難容--美國傳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殺(1937~1938)》,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編譯。
35.《湖北通史》,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合編。
36.《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叢刊》(第一輯),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合編。
37.《清通鑑》(共4卷),嶽麓書社2000年版,合編。
38.《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叢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以後陸續出版,合編。
39.《中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研究:1860~1919》,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合編。
40.《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學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合編。
41.《辛亥革命與20世紀中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合編。
42.《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共10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版,合編。
43.《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展》,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合編。
44.《辛亥革命史資料新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合編。
45.《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叢刊》(第二輯),珠海出版社2006年版,合編。
46.《余家菊與近代中國》,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合編。
主要論文
1.《關於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華中師院學報》1957年第1期。
2.《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討論》,《歷史研究》1957年第3期。
3.《有關太平天國土地政策若干問題》,《華中師院學報》1957年第3期。
4.《有關太平天國性質的幾個問題》,《理論戰線》1958年第2期。
5.《試論中國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至甲午戰爭前的維新思維》,《理論戰線》1959年第12期。
6.《1990年前後湖北地區反洋教鬥爭》,《理論戰線》1960年5期。
7.《武昌起義與湖北革命運動》,《江漢學報》1961年第3期。
8.《從辛亥革命看民族資產階級的性格》,《新華日報》1961年11月。
9.《譚人鳳與社會改進會》,《文匯報》1962年2月23日。
10.《太平天國在天京實行的幾個制度》,《歷史教學》1962年第4期。
11.《論張謇的矛盾性格》,《歷史研究》1963年第3期。
視頻
讀懂中國·章開沅
12.《辛亥革命前後張謇與袁世凱的關係》,《光明日報》1963年4月7日。
13.《辛亥革命前後黃興和江浙立憲派》,《文匯報》1963年5月30日。
14.《試論1913年的"二次革命"》,《新建設》1964年第2期。
15.《民國初年清朝"遺老"的復辟活動》,《江漢學報》1964年第4期。
16.《從"偽降"到"苦肉計"》,《文匯報》1964年8月12日。
17.《不要儘量美化,也不要一筆抹煞》,《光明日報》1964年8月24日。
18.《是尊重歷史事實,還是乞降辯護》,《江漢學報》1964年第9期。
19.《論張勳復辟的歷史機緣和失敗的必然性》,《新建設》1965年第3期。
20.《湖北陽新半壁山太平天國烈士叢葬》,《文物》1973年第12期。
21.《"孔家店"與張勳復辟》,《文物》1975年第5期。
22.《從狀元到資本家--〈張謇評傳〉連載之一》,《華中師院學報》1978年第2期。
23.《在兩個世紀之間--〈張謇評傳〉連載之二》,《華中師院學報》1978年第3期。
24.《論同盟會的性格及其內部分歧》,《歷史研究》1978年第11期。
25.《民元"爭都"淺釋》,《北方論叢》1979年1月。
26.《宮崎寅藏與〈革命評論〉》,《文物》1980年3月。
27.《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努力研究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輯,中華書局1980年版。
28."A General Review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n the P.R.C.",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 39, No.3 (May 1980).
29."Some Problem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on the1911 Revolutio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12, No.4 (Spring-Summer 1980).
30.《翁張交誼與晚清政局》,《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1期。
31.《論國魂--辛亥革命進步思潮淺折之一》,《華中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
32.《排滿與民族運動》,《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33.《論1903年江浙知識界的新覺醒》,《江漢論壇》1981年第3期。
34.《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個問題》,《歷史研究》1981年第4期。
35.《時代·祖國·鄉里》,《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4期。
36.《辛亥革命與江浙資產階級》,《歷史研究》1981年第5期。
37.《論辛亥革命時期愛國主義思想特徵》,《華中師院學報》1982年第5期。
38.《蘇州市民公社與辛亥革命(1908~1912)》(合撰),《辛亥革命史叢刊》第4輯,中華書局1982年版。
39."Liberate Thought, Seek Truth from the Facts, and Diligently Research the History of 1911 Revolutio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15, No.3-4(Spring-Summer 1982).
40.《就辛亥革命性質問題答台北學者》,《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
41.《論辛亥國魂之陶鑄》,《江漢論壇》1983年第2期。
42.《關於改進研究中國資產階級方法的若干問題》,《歷史研究》1983年第5期。
43."Characteristic of the Trend of Patriotism in the 1911 Revolutio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16, No.3-4 (Spring-Summer 1983).
44."The Slogan 'Drive out the Manchus' and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t Movement",The 1911 Revolution-a Restrospective after 70 Years, New World Press, 1983.
45.《民族運動與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歷史研究》1984年第3期。
46.《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5期。
47.《從狀元到資本家的張謇》,《文史知識》1984年第9期。
48."The Slogan 'Expel the Manchus' and the Nationalist Movement in Modern History", The 1911 Revolution in China-Interpretative Esssays, Ed. Eto Shinkichi and Harold Z.Schiffrin,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84.
49.《振興中華與認識國情》,《華中師院學報》1985年第1期。
50."The 1911 Revolution and the Jiang-Ze Bourgeoisie",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18, No.1 (June 1985).
51.《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紀念學術討論會國內論文批評》,狹間直樹等編:《中國歷史學の新しぃ波--辛亥革命研究につぃて》,東京:霞山會昭和六十年版。
52.《辛亥革命前後的張謇》,《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1期。
53.《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思潮》,《求索》1986年第4期。
54.《孫中山と中國國情》,《孫中山研究日中國際學術會議報告集》,東京:法律文化社1986年版。
55.《"排滿"と民族運動》,安藤彥太郎編:《辛亥革命--中國近代化の道程》,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6年版。
56.《從離異到回歸--孫中山與傳統文化》,《歷史研究》1987年第1期。
57.《張謇與中國近代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
58.《對外經濟關係與大生資本集團的興衰》,《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5期。
59.《張謇與近代化模式》,《民國檔案》1988年第1期。
60.《"排滿"與民主運動》,《湖北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第1期。
61.《法國大革命與辛亥革命》,《歷史研究》1989年第4期。
62.《俱分進化論的憂患意識》,《歷史研究》1989年第5期。
63.《大陸對於孫學之研究與定位:回顧與前瞻》,《中山社會科學季刊》(高雄)第五卷四期(1990年12月)。
64.《論國魂》,《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65.《國魂與國民精神試析》,《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66.《孫中山與宮崎兄弟》,《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67.《孫中山與世情》,《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68.《對張謇的再認識》,《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69.《辛亥革命後張謇與袁世凱的關係》,《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70.《辛亥武昌首義記》,《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71.《湖南人與辛亥革命》,《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72.《辛亥革命與只爭朝夕》,《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專輯。
73.《憤悱·講畫·變力--對外反應與中國近代化》,《歷史研究》1992年第2期。
74.And Ng, Tze Ming Peter, "Recent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the Chinese Exeprience", Newsletter for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 15 (March 1993), pp. 118-128.
75.《貝德士與金陵大學》,《宇宙光雜誌》(台北)1994年6月。
76.《教會大學與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政治》,《中國教會大學史論叢》,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77.《1949年以後大陸辛亥革命資料》,《國史館館刊》(台北)1994年12月。
78.《中國教會大學的歷史命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專刊》(台北)1995年2月。
視頻
章開沅最新訪談:華師60年來只做了一件事
79.《展望未來中國教會大學檔案之研究方向》,《中國教會大學歷史文獻研討會論文集》(香港)1995年版。
80.《現代化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國歷史學年鑑》1995年。
81.《"排滿"評議--對辛亥前後民族主義的再認識》,《國史館館刊》(台北)復刊號1995。
82.《甲午戰爭與晚清政局》,《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83.《艱難的探索(論綱)--對五權憲法的再認識》,《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84.《基督教與五四運動》,《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85.《讓事實說話--貝德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殺》,《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86.《年年新綠滿芳洲》,《歷史教學問題》1997年第1期。
87.《教會大學史研究的文化視野》,《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88.《貝德士文獻的史料價值》,《歷史教學問題》1997年第3期。
89.《論史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
90.《論史學與政治及其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91.《史學四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92.《到底是誰在製造偽證?--駁田中正明著〈南京大屠殺之虛構〉對貝德士的詆毀》,《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
93.《對於容閎的新認識》,《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94.《教育改革與培養高素質人才》,《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
95.《王道與霸道--試論孫中山的大同理想》,《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
96.《張謇與中韓文化交流》,《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
97.《參與的史學與史學的參與論綱》,《江漢論壇》2001年第2期。
98.《關於孫中山研究的思考》,《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4期。
99.《論湯壽潛現象--對辛亥革命的反思之一》,《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6期。
100.《張湯交誼與辛亥革命》,《歷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01.《張謇感動中國》,《蘇東學刊》2003年第2期。
102.《荻溪章氏家乘初探》,《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103.《金澤榮--中韓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韓國研究專刊。
104.《落葉歸根與落地生根--從容閎與留美教育說起》,《徐州師大學報》2004年第2期。
105.《荻溪章氏》,《尋根》2004年第3期。
106.《境界--追求國融》,《史學月刊》2004年第6期。
107.《走自己的路--中國史學的前途:在暨南大學"星期一史學沙龍"的演講》,《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108.《東南精英與辛亥前後的政局》,《史林》2005年第4期。
109.《尊重歷史 超越歷史》,《學習月刊》2005年第9期。
110.《同盟會及〈民報〉的淵源》,《文史知識》2005年第9期。
111.《學習張謇的理性愛國主義》,《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112.《百年以後看同盟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113.《商會檔案的原生態與商會史研究的發展》,《學術月刊》2006年第6期。
114.《從清史編纂看太平天國》,《江海學刊》2006年第6期;《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15.《追尋早期華工的歷史足跡--以艾爾松〈愛達荷華人往事〉為例》,《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1期。
116.《展望二十一世紀的張謇研究》,《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117.《國學家的精神世界--對章太炎與〈蘇報案〉的再認識》,《光明日報》2007年5月17日。
118.And Wang Weijia, "Tao Xingzhi and Mass Education Movement", Ethical Visions of Education: Philosophies in Practice , Bosto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21st Century,Teachers Colleges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April, 2007.
其它作品
視頻
章開沅先生感言
1.《"傲霜花艷嶺南枝"--評論歷史故事〈林則徐〉》,《人民日報》1959年11月15日。
2.《既不苛求也不溢美--〈孫中山思想研究〉讀後》,《光明日報》1982年11月24日。
3.《〈帝國主義侵華史〉第二卷讀後》,《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
4.《與世紀同齡、與時代俱進--劉廷芳〈記兩廣"六·一事變"未曾公開的一段內幕〉一文讀後》,《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 《近代中國商會與市民社會研究的力作──評朱英著〈轉型時期的社會與國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6.《由〈文化的商務〉引起的遐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
7.《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評介艾爾松的〈愛達荷華人往事〉》,《歷史研究》2001年第4期。
8.《"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全集〉出版感言》,《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9.《歷史視角下的區域文化研究--評〈滄桑與瑰麗--鄂西北歷史文化論綱〉》,《滄桑與瑰麗--鄂西北歷史文文化論綱》,蔣顯福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評述》,《辛亥革命史研究通訊》1982年。
11.《辛亥革命(1982年研究述評)》,《中國歷史學年鑑》1983年。
12.《辛亥革命研究的三十年》,《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討論會論文集》,中華書局1983年版。
13.《辛亥革命研究の三十年》,狹間直樹等編:《中國歷史學の新しぃ波--辛亥革命研究につぃて》,東京:霞山會昭和六十年版。
14.《孫中山革命思想研究述評》,《回顧與展望--1986國內外孫中山研究述評》,中華書局1986年版。
15.《50年來的辛亥革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6.《辛亥學脈,世代綿延--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述評》,《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17.《革命日記》,《辛亥革命史叢刊》第5輯,中華書局1984年版,譯文。
18.《〈改良與革命--辛亥革命在兩湖〉中譯本序言》,《改良與革命--辛亥革命在兩湖》,[美]周錫瑞著,楊慎之譯,中華書局1982年版。
19.《〈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中譯本序言》,《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以]史扶鄰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20.《〈鄒容陳天華評傳〉序言》,《鄒容陳天華評傳》,馮祖貽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1.《〈章太炎思想研究〉序言》,《章太炎思想研究》,唐文權、羅福惠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22.《〈張之洞評傳〉序言》,《張之洞評傳》,馮天瑜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3.《〈蔡元培評傳〉序言》,《蔡元培評傳》,胡國樞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4.《〈陳英士〉前言》,《陳英士》,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唐繼堯評傳〉序言》,《唐繼堯評傳》,謝本書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6.《〈幻想與現實--中國道路〉序言》,《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27.《〈中外近代化比較研究叢書〉總序》,《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28.《把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布萊克〈現代化動力學--比較史學研究〉中譯本前言》,《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29.《〈辛亥人物文集叢書〉出版說明》,《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30.《〈蘇州商會檔案叢編〉第一輯序言》,《蘇州商會檔案叢編》第一輯,章開沅等主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31.《〈近代上海人社會心態(1860~1910)〉序言》,《近代上海人社會心態(1860~1910)》,樂正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2.《〈辛亥革命辭典〉序言》,《辛亥革命辭典》,章開沅主編,武漢出版社1991年版。
33.《〈辛亥革命史地圖集〉序言》,《辛亥革命史地圖集》,辛亥革命史紀念館等編,地圖出版社1991年版。
視頻
章開沅的閱讀情懷
34.《〈辛亥革命研究動態〉創刊感言》,《辛亥革命研究動態》創刊號。
35.《〈辛亥人物碑傳集〉序言》,《辛亥人物碑傳集》,卞孝萱、唐文權編,團結出版社1991年版。
36.《〈強權與民聲--民初十年社會透視〉序言》,《強權與民聲--民初十年社會透視》,馬小泉等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7.《〈辛亥革命時期新式商人社團研究〉序言》,《辛亥革命時期新式商人社團研究》,朱英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8.《〈護法運動史〉》序言》,《護法運動史》,莫世祥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9.《〈中國人文精神的重建〉序言》,《中國人文精神的重建》,郭國燦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0.《〈傳統與近代的二重變奏--晚清蘇州商會個案研究〉序言》,《傳統與近的二重變奏--晚清蘇州商會個案研究》,馬敏、朱英著,巴蜀書社1993年版。
41.《〈比較中的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序言》,《比較中的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章開沅、羅福惠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2.《〈商會與早期現代化〉序言》,《商會與早期現代化》,虞和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3.《〈居正傳〉序言》,《居正傳》,林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4.《〈湖北地方政府與社會經濟建設(1890-1911)〉序言》,《湖北地方政府與社會經濟建設(1890-1911)》,宋亞平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45.《〈過渡形態: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構成之謎〉序言》,《過渡形態: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構成之謎》,馬敏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46.《〈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序言》,《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馬敏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7.《〈晚清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序言》,《晚清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朱英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48.《〈跨越中西文化的巨人〉序言》,《跨越中西文化的巨人》,馬敏主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49.《〈抗日戰爭大辭典〉序言》,《抗日戰爭大辭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0.《〈熊希齡傳〉序言》,《熊希齡傳》,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1.《〈走向世界的寧波幫企業家〉序言》,《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2.《〈朱峙三日記〉說明》,《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3.《詁經譚史,言傳身教--紀念錢基博先生誕生100周年學報專刊序言》,《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4.《〈中國教育近代化研究叢書〉序言》,《中國教育近代化研究叢書》,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5.《〈東方商旅叢書〉序言》,《東方商旅叢書》,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6.《〈近代史秘〉序言》,《辛亥前後史事論叢續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7.《〈文化傳播與教會大學〉序言》,《文化傳播與教會大學》,章開沅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8.《〈楊東蓴學術論著選輯〉序言》,《楊東蓴學術論著選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59.《近代商人與中國社會轉型--序〈東方商旅叢書〉》,《天津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
60.《〈荊楚青年人文學者文叢〉序》,《理論月刊》1999年第8期。
61.《優秀出版社永遠是無形的大學--〈文化的商務〉序》,《出版廣角》2000年第5期。
62.《大教育:建設中國的支點--〈陶行知與中國現代化〉序》,《中國改革》2002年第7期。
63.《〈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序言》,《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64.《〈明清鄖陽歷史文獻箋注稿〉序》,《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65.《〈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展〉序言》,《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展》,章開沅、嚴昌洪主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6.《生活教育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陶行知與中國現代化〉序》,《生活教育》2006年第10期。
67.《我怎能保持沉默--〈重慶大轟炸檔案文獻史料叢書〉總序》,《紅岩春秋》 2007年第6期。
68.《中國近代革命史的縮影--〈湖北近代革命史〉代序》,《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
69.《〈中國基督教區域史研究〉代序》,《中國基督教區域史研究》,巴蜀書社2007年版。
70.《序: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3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武漢抗戰史料〉序言》,《武漢抗戰史料》,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
72.《百年前的長江第一座大橋》,《長江日報》1955年11月11日。
73.《"讀書與求解"(學史偶記)--史料與史學的關係》,《理論戰線》1959年第7期。
74.《對外經濟關係與中國近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3期。
75.《辛亥七十周年感言--兼論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長江日報》1981年10月3日。
76.《訪日紀事--一首黃興題贈日本友人的詩》,《湖南日報》1982年3月17日。
77.《我與辛亥革命史》,《書林》1983年第6期。
78.《紀念館的地位、功能及其發展方向》,《辛亥革命研究會通訊》1987年第3期。
79.《着眼於培養二十一世紀的新人》,《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6期。
80.《增強主體意識、維護科學尊嚴》,《湖北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
81.《辛亥以前康有為、梁啓超等致柏原文太郎等的13封信注釋》,《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82.《辛亥嚴復致陳寶琛書注釋》,《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83.《贛寧之役史料輯錄》,《辛亥前後史事論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84.《辛亥革命的意義與紀念館的建設》,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編:《辛亥革命研究及其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85.《在"三個中心"的道路上邁進》,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編:《辛亥革命研究及其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86.《海外旅程》,《1994~95年度黃林秀蓮訪問學人--章開沅教授》特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95年版。
87.《我與教會大學史》,《1994~95年度黃林秀蓮訪問學人--章開沅教授》特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95年版。
88.《歷史尋蹤》,《1994~95年度黃林秀蓮訪問學人--章開沅教授》特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95年版。
89.《知識分子與歷史使命感》,《1994~95年度黃林秀蓮訪問學人--章開沅教授》特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95年版。
90.《孟浪少年游》,《1994~95年度黃林秀蓮訪問學人--章開沅教授》特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95年版。
91.《華中師大章開沅教授來信》,《百年潮》1998年第1期。
92.《改革也需要策略》,《開放時代》1998年第3期。
93.《一個交流的窗口》,《書屋》1998年第1期。
94.《回憶與祝願》,《江漢論壇》1998年第8期。
95.《學風應成為世風的先導--致曾業英同志》,《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
96.《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耶魯館藏容閎檔案簡介》,《浙江社會科學工作者》1999年第1期。
97.《開卷有益》,《學習月刊》2000年第2期。
98.《百年樹人 一往情深--張謇贈通師畢業生詩述略》,《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99.《精品意識與文化武漢》,《政策》2003年第9期。
100.《武漢研究》,《近鄰》2003年第8期。
101.《對若林正書評的回憶》,《近代基督教史研究集刊》2004年第6期。
102.《筆墨緣結五十年--寄語〈歷史研究〉》,《光明日報》2004年4月10日。
103.《望重士林 澤惠江漢》,《江漢論壇》2006年第10期。
104.《學人評說學界弊病(專家訪談)》,《同舟共進》2006年第5期。
105.《回憶學報若干往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106.《為什麼要有校園草坪?--讀〈小草青青 踐踏何忍〉一文有感》, 《學習月刊》2006年第9期。
107.《中部崛起,文化先行--武漢社會文化研究院專家學者縱論"中部崛起"》,《學習與實踐》2006年第9期。
108.《香山花艷嶺南枝》,《粵海風》2007年 第2期。
109.《尋夢無痕--西北尋根隨筆》,《尋根》2007年第4期。
110.《史華慈:真正的學術與真正的學者--兼議當今高校的"項目拜物教"》,《同舟共進》2007年第5期。
111.《章開沅與一位普通考生的通信》,《同舟共進》2007年第9期。
112.《泰晤士河源頭的思考--從"牛津現象"談起》,《同舟共進》2008年第1期。
學術講座
我與辛亥革命研究
視頻
章開沅:挽救人類文明
章門弟子
馬敏: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朱英: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嚴昌洪: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
周洪宇: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
桑兵: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虞和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
王奇生: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彭南生: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潘岳:國家環保部副部長
張艷國:江西師範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
宋亞平: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趙軍:日本千葉商科大學教授
王玉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劉偉: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餘子俠: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理事
何建民: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莫世祥:深圳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富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財稅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饒懷民: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黨史研究會常務理事,辛亥革命史研究會副理事長
王傑: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
蘇全有:河南師範大學教授、圖書館館長,碩士生導師,中國辛亥革命史研究會副理事長
游建西:深圳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高鍾:蘇州科技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馬小泉: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壽昆:著名中國書畫家、金石篆刻家,卓有成就的瓷器藝術家
陶宏開: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社會教育學家
李憲生:中共海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
王建輝:北長江出版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湖北出版總社社長,中國編輯學會副會長
彭劍: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
視頻
章開沅宣傳
視頻
荊楚社科名家——章開沅
參考文獻
- ↑ 個人簡歷網
- ↑ 不做「擺設」 章開沅「三年四辭資深教授」終獲許,新浪, 2014-04-16
- ↑ 章開沅
- ↑ 章開沅:請辭資深教授是「自我革命」,搜狐, 2014-03-29
- ↑ 章開沅:「筆伐」只為戳穿真相,搜狐, 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