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小学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小学在教学上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提高,以教师的素质提升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学校的跨越性发展。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以“创新成长发展”为主题,提出“校本教研需要创新,学校在教师成长中发展”的活动宗旨[2]

目录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小学简介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小学创建于1916年,是章丘市最早创办的学校之一。2005年2月,获章丘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历史沿革

学校初期规模不详,校址经常变动,最后固定在明一村李家大庙内(即现址)。1936年前后是完小。抗战时曾一度停办。解放前夕,教师1—3人,规模为1—6年级一个复式班。

1948年章丘解放,明水第一小学被命名为“章丘县明水区完全小学”,是章丘县解放后公布的首批7所完小之一。教师4人左右,1—6年级2个复式班。

1953年9月,更名为“章丘县明水小学”,有杜月恒任负责人,司采廷等教师,是年起高小每级分为两个单式班。

文革时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将教室后济青路以南属于学校的约10亩土地,划为百姓的宅基地,使校园面积大大减少。1968年开始设初中班。

1975年,引进电机维修企业,成立校办工厂

1977年,全面拆除原校舍,投资18万元,新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一座,同时还翻建了两排教师宿舍。当时,学校有教职工60余人,教学班20余个,学生800余名。 同年校办工厂又引进印刷厂,李家和、康诵玉、刘承铎、杨峻岭先后任校办工厂负责人。

1982年,程克宁任校办工厂厂长,另有3名教职工在校办工厂工作。校办工厂的建立,改善了办学条件。

1984年8月—1986年7月,教职工增至70余人。

1987年8月,初一级部停招,初二级部临时迁入绣水小学上课。

1988年8月,初三毕业班并入绣水中学。至此,历时20年的初中部结束。

1990年,校办工厂引进皮鞋厂。

1993年8月,程克宁调离,霍其刚被任命为校办工厂厂长。

1994年7月,拆除原二层教学楼,投资170万元,新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四层教学楼一座,可容24个教学班。当时因教室不足,五年级暂时迁入绣水小学就读一年。

1995年8月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教职工增至80名,在校生1000余人,同时按国家二类标准配齐了各科教学仪器。

1997年12月17日,学校被评为“章丘市规范化学校”,同一天,学校少年队参加省电视台“剪子、包袱、锤”实况节目,获“金杯奖”。

1998年4月,被章丘市教委确定为“章丘市进修学校校干培训考察基地”。

1998年5月,章丘电视台以“面向新世纪的明水第一小学”为题,报道了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

1998年8月,郝兴连被任命为校办工厂厂长。

1999年8月,校办企业引进小黄帽厂。

2000年,对教学楼后的平房进行了翻新。

2001年,拆除旧大门及门口内两排平房,新建大门一座,门头房一排。原校办工厂印刷厂迁入教学楼后的平房内。

2002年6月,获“章丘市绿色学校”称号。

2002年10月,投资15万元建微机室1处,购微机49台。投资4万余元建多媒体教室1处。

2003年10月,粉刷教学楼外墙及办公室内墙、校园围墙、传达室及厕所

2004年3月,拆除家属院,改建为操场;3月,学校获济南市“少先队规范化学校”称号;5月,学校学生合唱团获“济南市民族魂杯合唱比赛二等奖”。

2004年6月,获“济南市绿色学校”称号。8月,完成操场改造工程,进行了地面硬化并新建篮球场一个及新建车棚一座。

2004年8月,砚池小学、明化子弟小学整体并入。有在岗教职工52人,19个班,在校生1000余人。

2004年9月,获明水街道办事处“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0月,学校学生合唱团获“济南市合唱节小学组二等奖”。11月5日,本校全体师生为身患骨癌的四年级三班学生孙义凤献爱心,共捐款5539.60元。

2005年2月,获章丘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