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結構理論
空間結構理論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會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目錄
名詞解釋
空間結構理論是一定區域範圍內社會經濟各組成部分及其組合類型的空間相互作用和空間位置關係,以及反映這種關係的空間集聚規模和集聚程度的學說。
是在古典區位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總體的、動態的區位理論。任何一個區域或國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特點的空間結構。完善、協調、與區域自然基礎相適應的空間結構對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具重要意義。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是:社會經濟各發展階段的空間結構特徵,合理集聚與最佳規模,區域經濟增長與平衡發展間的倒「U」形相關,位置級差地租與以城市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間結構,城鎮居民體系的空間形態,社會經濟客體在空間的相互作用,「點—軸」漸進式擴散與「點—軸系統」等。空間結構理論在實踐中可用來指導制定國土開發和區域發展戰略。為地理學和區域科學的重要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 ↑ 漢字小時候|一個文字,一段歷史,搜狐,2020-11-24
- ↑ 書法丨原來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