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程咬金三斧頭歇後語

程咬金

來自網絡的圖片

程咬金三斧頭歇後語「程咬金的三板斧」,分別是「劈腦袋」、「鬼剔牙」、「掏耳朵」。用來比喻做事起初只要聲勢大,用招絕,就會效果好。

其實關於「程咬金三板斧」很多都是演義,並不是正史,很多情節都是虛構或誇張的,正史中真實的程咬金半路殺出來時,手裡拿的兵器,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板斧,而是十八般兵器中的另一種。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七十二程知節列傳記載:「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卷一〇三程知節列傳記載:「善馬槊」。至於程咬金是如何使用馬槊這種兵器的,史料中沒有什麼細節,倒是記載了他在戰鬥中受傷掛彩、「刺槊洞過」、折斷其槊、救人危難的過程。

不過,《舊唐書》和《新唐書》均對程咬金使用斧子一事,隻字未提。新舊<唐書>寥寥數語足以證明,程咬金戰場上得心應手的兵器其實是馬槊,而不是斧頭。[1]

1、程咬全上陣——就那三板斧

2、半路上殺出個程咬全——突如其來;

3、程咬全的斧子——頭三下狠;

4、程咬全做皇帝——當不得真;

5、程咬金的三斧頭——虎頭蛇尾;

6、程咬全的斧子——頭三下;

7、程咬全打仗——全靠三板斧;

8、程咬全的招數——三板斧;

9、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出了岔,措手不及。

「程咬金的三板斧」,分別是「劈腦袋」、「鬼剔牙」、「掏耳朵」。用來比喻做事起初只要聲勢大,用招絕,就會效果好。

1、第一斧:劈腦袋

用斧頭從上往下砍,無論對方攻擊不攻擊他,程咬金因為只會這三斧子,所以大發拚命,而對方往往方寸大亂。

2、第二斧:鬼剔牙

在對方橫武器招架時,收斧頭,獻斧纂,攻擊對方面部,由於速度快,對方一般都使用鐵板橋躲避。

3、第三斧:掏耳朵

在二馬錯蹬時,回身橫掃,由於對方前招為鐵板橋(武術救命絕招,通常是暗器來得太快,不及避讓,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後仰天斜倚),剛起身,很難躲閃,所以這三斧子很厲害。[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