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炜
程光炜,1956年12月生于江西婺源县。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从事当代诗歌史、文学史、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的研究。与此相关的著作有《中国当代诗歌史》、《程光炜诗歌时评》等。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主持“重返八十年代”讨论专栏,并承担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代表著作有《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学史的兴起:程光炜自选集》、《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艾青传》等。主编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曾多次赴欧美、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讲学、访问。[1]
程光炜 | |
---|---|
出生 |
江西省婺源县 | 1956年12月2日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语言 | 汉语普通话 |
教育程度 | 博士学位 |
职业 | 教授 |
目录
个人简介
中文名 | 程光炜 | 出生日期 | 1956年12月 | 出生地 | 江西省婺源县 |
国籍 | 中国 | 毕业院校 | 武汉大学中文系 | 职称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民族 | 汉族 | 代表作品 | 《中国当代诗歌史》、《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 | 职务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
人物经历
程光炜,1991年之前在湖北师范学院任教。1992年师从武汉大学陆耀东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程光炜现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文学艺术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期刊主编。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曾下乡插队,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1983至1998年期间,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批评和诗歌史研究。曾为八十年代先锋诗歌的主要批评家,发表过大量跟踪式的诗歌批评文章。1992年后,转向诗歌史研究,对李瑛与五十年代社会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对食指诗歌与经典化的研究,是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成果。与此相关的著作有《中国当代诗歌史》、《程光炜诗歌时评》等。1999年,编选的《九十年代文学书系·岁月的遗照》(九十年代诗选)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后,在诗歌界引发关于“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大讨论,对这一现象,多本中国当代文学史均有记述。1998年至今,放弃诗歌批评和研究,完全转向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重要小说家和文学史研究。做过两三年的四五十年代文学“转折”研究、“十七年文学”研究,出版著作有《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76)》、《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与孟繁华合著)。近年,注意力主要放在“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的研究上,在《当代作家评论》、《当代文坛》和《海南师大学报》等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与李杨主持)、“知识、权力与八十年代”、“人大课堂与八十年代文学”等专栏。目的是通过对八十年代文学、文化的“再讨论”,清理若干文学史遗留的问题,探讨八十年代知识立场形成过程中的文化气候、域外影响和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它的“重读”策略不是简单的历史还原,而是要认清同代作家和学人“今天”的知识立场,并与由此而延伸的九十年代后的中国文学展开对话。
学术论著
程光炜自任教授以来,先后出版著作14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全国权威核心杂志和其它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被《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著有《艾青传》、《雨中听枫》、《踩空的踏板》、《文字中的历史》、《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与孟繁华合著)、《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76)》、《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文学史研究的兴起》、《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等学术专著多部,并主编《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重返八十年代》、《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新编》、《第三代诗新编》、《周作人评说八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等多部学术著作与大学教材。
学术获奖
- 《艾青传》分别获第14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和1999年度北京市优秀图书二等奖。
- 《中国当代诗歌史》被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精品课程教材。
- 《中国现代文学史》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 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学术访谈
记者张亮提问程光炜如何把握大量、庞杂、琐碎的材料,使之脉络清晰,集中到论题之下,处理这种类型的历史材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及相关史料的关系,也会影响对史料的选取、结构、阐释。对于您这代学人而言,个体经验是构成历史经验的一部分,也深深影响到研究方法和历史认知。对于年轻一辈而言,对于历史的认知都是在回溯中建构起来的,材料更容易作为知识的对象。那么“八十年代”与“我”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不断地转化新时代的新经验,使之成为历史认知的一种模式和动力?
程光炜:夏天对1979年到198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重读,就是在大量庞杂、琐碎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整理出来的一篇文章。尽管课堂上大家对这篇文章提了不少意见,我觉得它仍然是一篇值得肯定的研究文章。夏天从上学期起,就一本一本地读《丛刊》,文章从初稿到完稿,用了差不多一年时间,这种认真治学的态度应该鼓励。从他的工作可以看到,即使读杂志这种史料整理工作,没有多年磨炼摸索,没有实战经验,要想一下子把它写好,没那么容易。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不上手不知道,一旦上手,才知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我1990年代初跟陆老师攻读博士的时候,开始也不会从材料里整理问题,不知道如何将繁琐的材料条理化、问题化,变成一篇有意思的研究论文。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慢慢才学会怎么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把杂质淘汰掉,留下有
价值的东西。在我看来,史料家不光是文学史家,也是一个批评家,他的眼光、素养、经验,都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所以,如果说有什么问题,我认为学生应该多写、多做,时间长了,眼光就会刁钻、独特,与人不同。《丛刊》现任主编李敬泽先生是著名批评家,但他有个说法也很有意思,他说做材料也得有才气。
从2005年带着博士生“重返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我想一个研究者跟历史的亲近,找到所谓的“历史感”,非一日之功能够达到,得反复参与课堂讨论,与老师同学交流,在实践中摸索。我们工作坊这种形式,提交文章、大家提问、作者回应等等环节,其实就是在找一种适合于作者的“历史感”。只有读那个年代的材料,写出文章,再容大家评论甚至挑剔,才会慢慢感觉到历史的存在。研究者与历史的关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亲历者”“当事人”的研究,另一种是通过读材料、触摸历史并研究这些历史现象,后天逐渐获得,二者没有优劣之别,主要要看个人禀赋、才华和下的功夫。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大量读理论书尤其是史学理论书,比如英国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安托万的《历史学十二讲》、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我自己认真读过黑格尔的《哲学史演讲录》一、二卷(三卷四卷还没来得及读),读他的《历史哲学》,真的受益匪浅。一个研究文学史的人,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眼光,也做不好文学史,顶多是个学术工匠。当然纯粹做史料,也可以造就一个好学者。另外,对历史始终葆有好奇心,也是不断获得历史感的源泉和动力。[2]
论文作品
- 程光炜:《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研究》2009.12
- 程光炜:《当代文学60年通说》,《文艺争鸣》2009.10
- 程光炜:《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5
- 程光炜:《“再解读”思潮与历史转型——以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等一批著作为话题》,《上海文学》2009.5
- 程光炜:《重访80年代的“五四”——我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并兼谈其“当下性”问题》,《文艺争鸣》2009.5
- 王丽丽 程光炜:《从夏氏兄弟到李欧梵、王德威——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坛》2009.5
- 程光炜:《〈中国现代小说史〉与80年代的“现代文学”》,《南方文坛》2009.3
- 程光炜:《文学研究中的历史观问题》,《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3
- 程光炜:《如何理解“先锋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9.2
- 程光炜:《历史回叙、文学想象与“当事人”身份——读〈八十年代访谈录〉并论对“80年代”的认识问题》,《文艺争鸣》2009.2
- 程光炜:《评价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几个问题》,《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
- 程光炜:《知识与控制——论三本中国当代文学史对80年代文学的再生产、再评价和再传播》,《华夏文化论坛》2009
- 程光炜:《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 程光炜:《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当代作家评论》2008.6
- 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性”问题——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讲演》,《文艺争鸣》2008.1
- 程光炜:《孙犁“复活”所牵涉的文学史问题——在吉林大学文学院的讲演》,《文艺争鸣》2008.7
- 程光炜:《“伤痕文学”的历史记忆》,《天涯》2008.3
- 程光炜:《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与多种评价标准》,《上海文学》2008.6
- 程光炜:《“四次文代会”与1979年的多重接受》,《花城》2008.1
- 程光炜:《“资料”整理与文学批评——以“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为题在武汉大学文学院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8.2
- 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文艺争鸣》2008.3
- 程光炜:《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文艺研究》2008.4
- 程光炜:《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当代文坛》2008.3
- 程光炜:《诗歌研究的“历史感”》,《当代作家评论》2007.6
- 程光炜:《历史重释与“当代”文学》,《文艺争鸣》2007.7
-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当代文坛》2007.4
- 程光炜:《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文艺研究》2007.5
- 程光炜:《文学史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 程光炜:《王安忆与文学史》,《当代作家评论》2007.3
- 程光炜:《狂欢年代的“荒山之恋”——王安忆小说“三恋”的叙述经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
- 程光炜:《革命文学的“激活”——王蒙创作“自述”与小说〈布礼〉之间的复杂缠绕》,《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 程光炜:《八十年代文学与人大课堂:讨论〈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 程光炜:《文学的紧张——〈公开的情书〉、〈飞天〉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南方文坛》2006.6
- 程光炜:《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学批评》,《当代作家评论》2006.6
- 程光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派文学”》,《文艺研究》2006.7
- 程光炜:《文学“成规”的建立——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当代作家评论》2006.2
- 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问题》,《山花》2005.11
- 程光炜:《“人道主义”讨论:一个未完成的文学预案——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四》,《南方文坛》2005.5
- 程光炜:《经典的颠覆与再建——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二》,《当代作家评论》2005.3
- 程光炜:《怎样对“新时期文学”做历史定位?——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一》,《当代作家评论》2005.3
- 程光炜:《“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文艺研究》2005.1
视频连接
参考文献
- ↑ 中国名人简历网 程光炜2020-02-12[引用日期]
- ↑ “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的缘起与展望 ——程光炜教授访谈中国作家网 2020-02-12[引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