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
秦安縣隸屬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蘆河下游;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4°51′,東經105°40′;總面積1601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秦安縣轄12個鎮、5個鄉。總人口61.8萬(2012年)。2015年,秦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2.6億元。
秦安縣屬隴中南部溫帶半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秦安縣屬隴中黃土高原西部梁峁溝壑區,山多川少,是甘肅省十八個乾旱縣之一[1]。
目錄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秦安縣轄17個鎮:興國鎮、蓮花鎮、郭嘉鎮、西川鎮、隴城鎮、葉堡鎮、五營鎮、魏店鎮、安伏鎮、千戶鎮、王尹鎮、興豐鎮、劉坪鎮、中山鎮、王鋪鎮、王窯鎮、雲山鎮;縣政府駐興國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秦安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蘆河下游;中心位置位於北緯34°51′,東經105°40′,縣域東西長約65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總面積16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秦安縣地處黃土高原內陸,地貌特徵體現了典型的黃土梁、溝壑和河谷地形,相互穿插分布。王鋪梁、中山樑、千戶嶺、雲山等各大山樑,均被厚層黃土覆蓋。地勢起伏不平,多趨向縣城所在地的興國盆地。縣境內海拔120米一2020米,高差900米。秦安縣的地貌特點是黃土分布廣泛,山多川少,溝壑密布,河谷多呈葫蘆狀,溝谷泥流和黃土滑坡現象較頻繁。
氣候
秦安縣屬隴中南部溫和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春季蒙古高壓氣流向西北退縮,暖氣團勢力逐漸轉強,溫度回升較快,雨量逐漸增多,冷暖氣流交會頻繁,多吹風天氣;仲春4月,冷空氣尤多,出現倒春寒天氣;夏季,受蒙古低壓控制,盛行偏南風和偏東風,降水增多;盛夏,氣候炎熱,在西北氣流的影響下,產生局地對流天氣,易出現大風冰雹和暴雨;秋季,太陽高度角降低,濕度迅速降低,大陸低壓消減南撤,蒙古高壓復迅南下;初秋空氣潮濕,多陰雨天氣,降水較充沛;晚秋降水漸少,降溫加快,秋高氣爽;冬季時間長,受蒙古冷高壓和極地變性大陸氣團影響,地面多西北風,氣壓較高,氣溫較低,乾冷少雪,多晴冷天氣。因此,秦安縣的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降水較少,乾旱頻繁,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夏濕冬干,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秦安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206.7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50%。根據秦安縣氣象局1959年-2001年的記載, 日照時數最多為2484.9小時(1965),最少為1761.3小時(1959),一年中以6月最多,為249.6小時,10月最少,為144.4小時;一日最長日照時數為13.7小時。四季中以夏季日照時數最多,為678.5小時,占全年的30.7%;冬、春居中;秋季最少,為439.1小時,占全年的19.9%。
水文
秦安縣的水文,主要是河流和地下水。河流、溝谷分布均勻,降水和蒸發量差別較小。在40毫米一70毫米之間,年均徑流深度為52毫米。徑流的年內分配,4月一6月占全年的17%,7月一9月占55%,其餘6個月僅占28%。以清水河流域最高,徑流深度為76毫米,年均每平方千米徑流量為7.6萬立方米,南小河流域徑流深度為55毫米,顯親河流域49毫米,葫蘆河流域46.9毫米,最低的西小河流域徑流深度為43.3毫米,每平方千米徑流量4.3立方米。
水系以縱貫南北的葫蘆葫蘆河河水係為主,流域面積1493.34平方千米,散渡河水系次之,流域面積107.79平方千米。兩水系均屬渭河水系。葫蘆河東西兩側地勢漸高,四大支流從兩側匯人葫蘆河,東為清水河和南小河為主,西側為顯親河和西小河,呈樹枝網狀排列。水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鹽類,離子總數低於300毫克研,屬軟水。全縣徑流總量約有70%由降水補給。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秦安縣由於原始森林破壞殆盡,植被種類較為貧乏。截至2001年,各種植被中,就分布面積來說,以農作物植被為主,約占949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9.30%;就植被種類來說,以草本植物最多,約260多種,占植被總種數的57.7%;就植被的形狀、功能和性狀來說,可分為喬木、灌木、草本、農作物、果樹、藥用植物和觀賞植物七大類。明《秦安志》共記載植物105種,其中林木13種,糧食作物11種,蔬菜瓜果植物33種,藥用植物19種,觀賞植物11種,雜草18種。截至2001年,秦安縣已弄清名目的植物共455種。
喬木:是構成秦安縣植被的主體,可分為天然喬木和人工喬木兩大類。天然喬木在郭集鄉青林溝殘存,僅85畝次生林;人工喬木主要分布黃土梁頂部、荒坡、溝壑及各村鎮居民點、公路旁,是秦安縣的主要林木。截至2001年,全縣有喬木36科,54屬,87種。
灌木:秦安縣的灌木有天然和人工栽培的兩種。截至2001年,灌木種類有:紫荊、刺玫、枸杞、五加、西河柳、連翅、女貞、扶桑、黃柏、槓柳、牛皮梢、金絲桃、杞柳、狼牙刺、紫穗槐、錦雞兒、金雀花、胡頹子、剪子刺、沙棘、拴翹衛茅、小葉鼠李、野山楂、木瓜、水枸子、扁拉木、文冠果(龍瓜)、莢蓮、修枝莢蓮、忍冬等。
草本:是秦安縣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植物,分野生草本和人工牧草兩類。野生草本在深山、淺山和川台區的溝坡、田間、地埂都有分布,建群種多由旱生植物組成,其中以叢生禾草為主。人工牧草以豆科牧草為主。據統計,截至2001年,秦安縣的草本植物有近300種。
動物資源:截至2001年,秦安縣動物以乾旱草原和農田型為主,屬國家三類保護的僅有鳶、雉雞(野雞)、雀鷹(鷂子)、蒼鷹(老鷹)和石貂(崖貂)5種,其種類和數量都很少。秦安縣共有野生鳥類7目,14科,30種,其中留鳥為22種,夏候鳥7種,冬候鳥1種。
水資源:截至2001年,秦安縣自產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310萬立方米,人均192立方米,畝均66立方米,加上過境水共53276萬立方米,人均1231立方米,畝均426立方米。大部分徑流集中在7月一9月,此期降水量占全年的50%。年平均侵蝕模數為8532噸坪方千米,縣西北部高達11000噸坪方千米以上。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秦安縣總戶數15.9萬戶,總人口61.64萬人,其中鄉村戶數12.47萬戶,鄉村人口57.3萬。
秦安縣民族主要以漢族為主,是一個少數民族散雜居縣。截至2011年,秦安縣有回族、藏族、土家族、苗族、滿族等五個少數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231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0.33%[2]。
交通運輸
公路
秦安是天水的北大門,天巉公路、靖天公路縱貫南北,涇甘公路橫穿東西,葉蓮公路、蔡蓮公路建成通車,已成為溝通隴東、隴南、蘭州及西安的交通樞紐。2005年以來,秦安縣建成和正在實施公路項目達62個,總工作量2.54億元。新建二級公路1條40.39千米,新改建三級公路3條21.52千米,四級公路3條58.8千米,農一級、農二級公路64條316千米,新建及加固橋樑568.7米/10座。截至2011年,秦安縣由1條國道主幹線和3條省道組成的縱貫南北,橫聯東西,銜接毗鄰周邊縣區的主幹道公路網已初具規模,由205.927千米縣鄉公路和1341.03千米鄉村道路構成的干支相連。至2011年,秦安縣通車總里程為1784.42千米,其中國道52千米,省道187.12千米,縣鄉公路204.27千米,鄉村道路1341.03千米。秦安縣鄉鎮通班車率100%,行政村通班車率70%,有客運班線30條,貨運專線21條。秦安縣由1條國道主幹線和3條省道組成的縱貫南北,橫聯東西。
鐵路
秦安站是寶蘭客運專線的普通中間站,寶蘭客運專線秦安站位於310國道(天巉公路)以東、鴨兒溝以南葫蘆河以西區域。結合車站站房出入口設置站前廣場、公交車、出租車及社會停車場。車站總建築面積10000多平方米,按2站台4道設計,站房建築面積近3500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數可達1000人。
風景名勝
秦安古稱成紀,素有「羲里媧鄉」[3]之稱。有大地灣、興國寺、文廟大成殿等3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發現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68處,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秦安歷史上就是古「絲綢之路」的要衝,三國時期的街亭古戰場就在縣內隴城一帶。《女媧祭典》和《秦安蠟花舞》、《殼子棍》分別進入國家級和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大地灣遺址:位於秦安縣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側,遺址年代距今7800年~4800年,文化遺存延續長達3000年遺存包含五個文化期,即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鳳山風景區:秦安縣鳳山風景區位於秦安縣城東鳳山上,主要有鳳山森林公園、泰山廟、青蓮念佛堂三部分組成。2013年9月25日,秦安縣鳳山景區經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審定,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女媧祠:女媧祠位於今隴城城南側,主要建築有「媧皇宮」和「女媧祠門牌」,最早的女媧祠位於今隴城城之北山。北山古稱「龍泉山」,山樑稱風台梁,梁下迤右有龍泉寺,即張錦讀書處;梁下迤左有北山寺,右之山崩,祠廟毀於一旦。女媧祠歷經滄桑,時至今日已經是五次遷建[5]。
街亭古戰場:街亭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0千米的隴城鎮,距大地灣遺址8千米,是一處寬約6千米、長達十幾千米的開闊地帶,是關隴大地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興國寺: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元代建築群。據載創建於元至順三年(1332),興國寺經過六百多年的變遷,其它建築大多癱塌,只剩下山門、鐘樓、鼓樓、般若殿。
秦安文廟:秦安文廟位於秦安縣興國鎮新華街東,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約4.5畝),創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前,道光十八年(1838年)極具規模,曾是天水地區歷史上規模較大的崇聖尊孔之地。
秦安縣博物館:秦安縣博物館位於縣城新華街,緊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國寺。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650平方米。館藏文物506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件,二級72件,三級385件,從距今1億年的魚化石,距今2500萬年的鏟齒象牙化石,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產生活用具到明清時期的文物都有收藏,沒有缺環和斷代。館藏品位居全省100家文物收藏單位的前10位。
著名人物
姓名 | 簡介 |
---|---|
伏羲 | 伏羲,俗稱「人祖爺」,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人類初祖。「三皇」之首。 |
女媧 | 女媧,亦稱媧皇、女媧娘娘,與伏羲同母,生於成紀,風姓,蛇身,是傳說中的人類始祖。 |
李廣 | 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人稱飛將軍。 |
李陵 | 西漢名將,李廣之孫。 |
苻堅 | 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年~385年在位。 |
呂光 | 前秦太尉呂婆樓之子,十六國時期後涼建立者,386年~399年在位。 |
李暠 | 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建立者。 |
李思訓 | 唐代傑出畫家。 |
李白 | 祖籍隴西成紀,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
權德輿 | 唐代文學家,唐憲宗時期宰相。 |
李翱 | 唐朝文學家、哲學家。 |
胡纘宗 | 明代著名官員,文人,著有《鳥鼠山人集》、《秦州志》等。 |
安維峻 | 清代著名諫官,人稱隴上鐵漢。 |
李淵 | 唐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內鏈變更戰略家。 |
李世民 | 祖籍隴西成紀,唐朝第二位皇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
城市榮譽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 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 |
中國果業發展百強優質示範縣 | 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 |
全國勞務輸轉工作先進縣 |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
全省雙擁模範縣 | 全省文明縣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 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 |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 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 |
中國果業發展百強優質示範縣 |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
全國勞務輸轉工作先進縣 | 全省文明縣 |
全省雙擁模範縣 | 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 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 |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
中國果業發展百強優質示範縣 | 全省文明縣 |
全國勞務輸轉工作先進縣 | 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 |
全省雙擁模範縣 |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
名優特產
視頻
秦安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秦安縣採取多項措施全力抗旱減災(組圖),天水在線,2009-2-14
- ↑ 【民族團結】秦安縣舉行第16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天水秦安發布,2019-05-22
- ↑ 【宣傳片】羲里媧鄉·秦安, 秦安縣廣播電視台,2018-07-19
- ↑ 秦安大地灣遺址,歷史淵源!,秦安老鄉俱樂部,2018-10-29
- ↑ 秦安名勝古蹟:女媧祠,隴城微生活,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