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秦始皇為求仙都做了什麼

秦始皇求仙

來自網絡的圖片

秦始皇為求仙都做了什麼在中國,至遲在1.3萬年前的山頂洞人時期,人們就開始在親人的屍體周邊撒硃砂粉,表明靈魂觀念已經存在。春秋戰國之際,原始"靈魂不滅"的思想進一步發展成為了"魂""魄"二元觀,陰陽、五行觀念也在此時大行其道。人們認為,人死後"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禮記·中庸》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厚葬構成了此階段人們的喪葬觀。戰國後期社會上出現追求長生不老的求仙觀,人們慢慢地相信,通過修行或求得長生不死仙藥,便可以長生。秦始皇陵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1]

千古一帝秦始皇帝的生死觀耐人尋味,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他大張旗鼓地營造陵墓,表明他是相信人總歸是有一死的,恢弘的麗山園就是他百年後的葬身之地,他希望在這裡可以保佑帝國江山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地傳承下去;另一方面,他又聽信燕趙神仙術士的蠱惑,屢屢花費巨資,遣人到東海蓬萊一帶去尋求長生不死的仙藥,痴迷之狀令人掩卷長思。

物質文化遺產是某一時代文明面貌的集中體現,反映了這個時代社會治理體系、宇宙觀、核心價值觀等文明體系的構成要素。從戰國到秦統一,正是中國文明從王國體制演變到帝國體制的關鍵時期,雖然我們還不能對秦始皇關於生死問題的態度做出合乎邏輯的解釋,即為什麼大建陵墓和大肆求仙並行不悖,但我們可以通過對秦始皇陵園的考古工作,來更好地理解秦始皇的所思所想以及所為。

目錄

秦始皇帝陵園設計理念=

漢文明是自戰國開始直至王莽時期形成的以漢字為交流的手段,以陰陽五行宇宙觀,以對立、變通為思維方式,以遵循規矩為核心文化價值觀的行為處事方式的文化體系,秦始皇陵園正是在這一文明演變背景影響下的產物。公元前221年,39歲的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在前所未有的廣闊土地上建立了帝國。六七年之後,也就是大約在李斯擔任帝國丞相併組織建設下,按照一定的設計意圖,馬不停蹄夜以繼日地建造陵墓。

漢舊儀》說陵園建造是"鑿以章程",那麼,李斯是按照什麼樣的設計理念、設計規劃,來動員全國的力量組織施工的呢?自從20世紀70年代兵馬俑坑發現以來,經過四十年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以秦始皇陵墓為中心的陵園、陵區的地上地下文物遺存分布狀況已經基本清楚。

以秦始皇陵墓為中心的陵園,呈內外套合兩重圍牆組成的"回"字形結構,面積約2.13平方千米。內城以位於南半部的陵墓為中心,西北側是自北向南呈左右各九個院落組成的高等級禮制建築,東北側是規模等級有所差異的99座中小型墓葬(也許和文獻記載的被秦二世勒令殉葬的后妃們有關);外城內西北處是負責陵園日常管理的機構。內外城牆上均有高大顯赫的陵園門闕建築。陵園外還有大量的遺存,如兵馬俑坑、水禽坑、馬廄坑、修陵人墓地等。

高大的陵墓封土是"非壯麗無以重威"理念的寫照,雖然沒有達到"五十餘丈"(至少116米)的設計高度,但現高50米的巍峨封土依然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封土高度之最。封土並不僅僅是由一層層的夯土構築而成,而是在封土裡、地宮周邊還建造有一座高30米的矩形夯土建築,東西南北外側各呈九級台階狀,台階上還建有用瓦覆蓋屋面的建築;台階在東西兩個方向,分別與東西墓道對應的部分有兩個缺口。這座恢弘的建築是供秦始皇帝的靈魂從陵墓中出來,登高望遠巡視帝國而用的。這表明秦始皇不僅死後要掌控地下的帝國,還要時時回到地上來巡視,這也符合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死亡歸宿和鬼神的理解:魂魄不再分而離之,而是和身體一同進入墓室,既歸屬於黃泉,也可遊走於人世間,在陵園和宗廟接受後人的祭祀。

陵墓地宮位於封土之下,距地表深30米;地宮底部呈長方形,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高15米,墓室四周、頂部、東墓道頂部均為石質結構,地宮中"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不僅如此,地宮還是秦始皇時期形成的漢文明陰陽五行宇宙觀的模擬寫照。秦始皇和中國歷史上其他帝王都不同的一點是,他在自己的墓室中營建出"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造型,再現出天地人相互關係的宇宙觀。地宮的頂部摹寫着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圖像,以天北極為中心,是蓋天說天圓地方中"天圓"的摹寫;地下以水銀表現帝國疆域的水系,展示帝國的版圖,是"地方"的體現,水銀為水德象徵,即表達秦人以水德代替周人火德,闡釋了秦帝國建立的合法性;在"天地"之中的秦始皇帝的棺槨,是中國文明傳承有序的擇中、居中、居中而治理念的寫照,表示秦帝國居中而治,也是帝國管理合理性的標誌。這是對秦始皇所理解的宇宙、陰陽、五行相互關係的真實寫照,將蓋天說理論下天地之中的"擇中"理念和為皇帝專制社會治理體系提供支撐的天、地、人相互關聯的天地、陰陽、五行宇宙觀具象化在陵墓中,使得自戰國以來形成的天地、陰陽宇宙觀得以在墓室體現出來。

除了令人嚮往的秦陵地宮外,在陵園內外還發現了近兩百座形狀、規模各異的陪葬坑。這些陪葬坑內涵各不相同,除了傳統的車馬坑之外,還有百戲俑、青銅水禽、文官俑等。按照陵墓與地上宮室的對應關係,墓室之內對應着秦始皇的寢宮,陵園以地宮為中心由內及外,分別對應中央政府的各級管理機構。這些陪葬坑是對秦中央政府機構的模擬,代表着皇帝專制下的中央集權郡縣制。秦始皇以及他的團隊基於對先秦社會制度的深刻反思,才有了郡縣制的創造性構建,並首次將這套政治制度帶到地下,表明秦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明白,治理國家必須依靠也只能依靠制度的皇帝。

從秦始皇陵的設計理念和結構布局我們可以看到,營建秦陵的工程開始之時,秦始皇本人,或者至少是經過他授意的設計者或設計團隊,是完全接受戰國晚期的陰陽五行思想的。在他們的意識里,秦始皇山陵崩之日並不代表這位帝王的一切的終結,相反,"死亡"這個事件僅僅是生命形態的一個轉變過程,即使有形的身體被埋葬入"穿三泉"的幽深墓室中,秦始皇依舊是掌握生殺大權的君主,也可以來往於兩個世界,享受祭祀並登高出遊。秦始皇陵園的各種因素,如以各類陪葬坑組成的外藏系統、內外兩重城垣、封土內的九層高台建築、三出闕等,成為新時期中央集權社會治理體系的物化標誌,表明秦始皇葬入地下之後依然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

秦始皇生死觀的轉變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明確地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死亡並不意味着一切的終結,它只是一個特殊的節點,人死之後還以另外的一種形式存在。能夠在墓室這樣私人的空間內設置帝國版圖,又在陵園內刻畫出帝國的行政體系,可見至少在開始營建陵墓時,秦始皇並沒有把死亡當做一種終結,他要在地下的宮室中繼續思考宇宙、思考帝國的治理方式。既然如此,那也就沒有必要對"死亡"這個過程產生畏懼或者其他心理。那麼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為什麼史書還有秦始皇對死亡的恐懼、屢次求仙問藥的記載呢?

自春秋中期開始,秦文化就顯示出與東方六國不同的價值取向,當東方還在《周禮》的窠臼中不能自拔時,秦文化已經開始出現務實的強國策略傾向。隨着時代的發展,秦文化中自立自強的態勢愈發明顯,改變以血統來確立人們社會地位的做法得到更廣泛的擁護和支持,走向統一的步伐越來越堅定。東西兩種文化的格局深刻影響到統一的進程以及統一後帝國的構建問題。

自從成為秦王后,秦始皇帝就先後經歷過荊軻刺秦、高漸離刺秦、張良博狼沙鐵椎擊車、去蘭池遇盜等針對他本人的刺殺行動。一次又一次的遇險,不斷地刺激着他本就因處理帝國疆域內各種各樣繁雜事務而疲憊不堪、高度緊張的神經。秦始皇很清楚地知道,雖然自己在軍事上征服了東方六國,但是六國故地的人,尤其是和北方文化呈現出較大差異的楚文化區域的認同問題,時刻困擾着始皇帝,"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連年少的項藉,也說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壯語。他四次東巡,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源於對東方文化影響下的六國居民的防範。秦始皇后期,妖言惑眾的神異事件層出不窮,我們當然知道這些傳言的淵源,三十二年(前215),燕人盧生得到"亡秦者胡也"的圖書;三十六年(前211)"熒惑守心"和東郡"始皇死而地分"地隕石落以及滈池沉璧事件,也許正是由於一次又一次和死亡擦肩而過的經歷以及所謂的"天命"異象,再加上自己逐漸衰老,使得秦始皇意圖尋找長生不老的辦法來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而此時出現的燕人盧生、齊人徐市等人,上書說東海之中的神山有仙人居住,有不死之藥,向始皇介紹了東方的神仙世界,正好迎合了秦始皇的想法,從此秦始皇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尋仙問道。

戰國中晚期社會上開始流行仙道思想,各種神仙說大行其道,尤其是燕趙區域最為風行。受此影響,秦始皇開始追求超然於世俗、"往來於天地之間"的"真人",來表達自己想長生的願望,這種理念的前提是秦始皇或許意識到了死亡並不是轉折,而是徹底的消失。

秦始皇的求仙之路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數次秦皇求仙的活動。最早一次是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齊人徐市等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有仙人居住,請求始皇給予童男童女一同前往。此次求仙活動是徐市請奏而不是秦始皇主動下令的。而到了始皇三十二年(前215)時,秦始皇主動派遣燕人盧生等人去東海尋找羨門、高誓兩位仙人,並且明確記載是為了"求仙人不死之藥"。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盧生告訴秦始皇,要想成為水火不侵、與天地久長的"真人",就不能讓外界知道自己的行蹤,這樣才能求得不死之藥。秦始皇聽取了盧生的建議,自稱"真人",而且把咸陽周邊二百里的宮觀都用復道連接起來,完全隱秘自己的行蹤,可謂是言聽計從。

三十七年(前210),距離徐市第一次提出入海求仙已經過去近十年,方士們一無所獲,而且花費頗多。為了避免被秦始皇治罪,他們謊稱已經找到了蓬萊仙藥,但是被大魚阻擋不能取到。始皇命令善漁之人入海捕大魚,甚至親自出海。除此之外,《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還記載徐福偽稱見到了海中大神,但是由於禮薄而不得取延年益壽之藥,以此向秦始皇索要男女三千人和百工、五穀等,入海不歸。

從文獻看,秦始皇的求仙活動都是在統一後進行的。最初是徐市等人主動提出尋找仙人,始皇應允,還沒有明確提到尋找神藥之事。這可以看成是戰國晚期東方沿海各國尋仙傳統的延續,在戰國時期沿海各國就已經有了尋仙的活動,"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而秦始皇后來歷次派人入海尋仙,都是明確表示以尋找不死的仙藥為目的。對這些方士所提出的各種要求,始皇也都一一應允,直至盧生、侯生等人逃亡之後,秦始皇依然聽信方士的說法,親自出海。可以說,越到始皇執政的晚期,他對仙藥仙人之事越痴迷。秦始皇一邊數次聽從術士的話,派遣他們去東方蓬萊尋找仙人仙藥,另一邊又耗費國家巨大財力人力投入到自己陵寢的建設工程當中,這兩個方面是具有相當的矛盾的。其中的原因,我們認為一方面是始皇對於術士們所描繪的"蓬萊仙島"和"真人"生活的追求與嚮往。但是畢竟術士們所描述的是屬於東方"蓬萊體系"的神仙世界,和傳統意義上周秦更熟悉的西方"崑崙體系"神仙世界有着很大的差別,秦始皇對於這些比較陌生的神仙仍然抱有一絲疑慮,所以另一方面他也並沒有停止麗山園的建設,而是在兩個方向同時進行。

秦始皇如此急切地想要取得不死之藥,不惜花費巨額金錢、動用軍隊,願意捨棄"朕"的自稱,唯一能夠解釋這種現象的只有秦始皇本人的生死觀發生了變化。他不再把"死亡"看做是一個小小的轉折,而是把死亡看做是一個段落的結束,甚至是屬於自己的這個時代的終結。

從戰國中晚期一直持續到西漢,是中國文明發生巨變的一個時期,宇宙觀由先秦的"四方中心"發展到漢文明時期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轉變,秦始皇生活的時期正處在這一變化中,顯然這個轉變過程還沒有完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秦始皇對待死亡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轉變呢?

為什麼追求長生?

秦始皇時期完成了漢文明中社會治理體系和宇宙觀的構建,而為社會治理體系在帝國範圍內平穩運轉所需要的人和人之間的最大共識——核心文化價值觀尚未徹底完成,他只是初步完成黃河流域的文化整合。長江流域文化和黃河流域文化的整合又經歷了200年,直至王莽時期才得以完成。

受社會治理體系和同時期形成的宇宙觀的影響,秦始皇以陰陽五行相剋的宇宙觀和中央集權郡縣制設計出陵園的布局和結構。照此設計,即使是山陵崩,秦始皇的靈魂也依然能夠在地下世界行使君王的權力。但是越到晚年,秦始皇的求神問鬼思想似乎越來越嚴重,三番五次聽信妄言,派出一批又一批的隊伍去拜訪東海上的神仙;改稱"真人",隱匿在離宮別館復道樓閣之中。那麼是什麼導致秦始皇由無懼死亡,逐漸變成如此渴望長生的呢?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五次出巡,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要鞏固剛剛建立的帝國,聲勢浩大的出巡宣示了帝國的威嚴,對於鞏固民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兩次出巡值得關注。一次是二十八年(前219)前往齊魯的巡視,秦始皇和魯地的儒生商議了封禪泰山、祭祀山川之事;上泰山、鄒嶧山封禪立石,祠祀;登之罘山、琅琊台,立石頌德。封禪泰山並不是秦的祭祀傳統,秦始皇前往泰山進行封禪,實際上是對黃河中游和下游兩大文化區的整合,通過祭祀齊魯奉行的上帝來獲得當地人的認同,從而在文化方面進行統一。"崑崙體系"和"蓬萊體系"的神仙體系,就是東部沿海地區海洋文化和西部黃河中上游地區內陸文化的差別。另一次是三十七年(前210)前往東南的巡視,這次巡視的路線經過了楚、越、吳的核心地帶,在會稽山祭祀了禹,望南海,立石頌德。與封禪泰山一樣,這次對禹的祭祀和會稽山上立石也是對東南地區,或者說是對黃河和長江這南北兩大文化圈的文化進行整合的嘗試。相比於齊魯,吳越地區距離秦非常遙遠,相互之間的接觸也很少,而楚作為南方各國中勢力最強者,對於秦的敵對心理非常強,所以對南方進行文化統合也是非常緊迫的事。然而直至去世,秦始皇帝對幾大文化圈的整合設想還未完成,這是帝國運行中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秦始皇臨終前五年,不惜舉國之力大搞土木工程建設,迫不及待地想改變國家現狀,希望自己的千秋基業永固,這些宏偉的工程也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完成建設。秦始皇對於死亡的抗拒心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和自己的政治抱負尚未實現,壯志未酬有關。

結語

戰國晚期至秦是陰陽五行宇宙觀和魂魄二元生死觀產生髮展的階段,原始的"靈魂不滅"的觀念和道家學派的真人境界逐漸合流,成為後世道教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關於靈魂的觀念始終作為生死觀的背景而存在,而社會大背景又影響了秦始皇本人的生死觀,認為死亡是一個過渡,死後魂與魄都能與形體一同進入墓室,繼續自己的偉業。後來秦始皇的生死觀隨着政治形勢、個人心理的變化而發生轉變,規劃的政治藍圖還未實現,南北、東西文化圈之間的整合還遠未完成,各大工程還在建設當中,面臨着帝國之業未就的形勢。出於對國家的熱愛和牽掛,秦始皇從"不怕死"變成了"不想死",進而求助於東方蓬萊的仙人,產生了一系列求神問藥的行為。作為時代漩渦的最核心,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從得知秦始皇的心理活動,以上原因都只是猜測。始皇寄希望於"仙人""仙藥",企圖通過與"道"合一的形式來達到"真人"效果,從個體的層面試圖對抗死亡,其中的過程耐人尋味。

本文摘自中信出版·大方編《邂逅秦始皇》,中信出版·大方,2019年7月。[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