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秋夕旅懷》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一首五言排律詩,約為李白出蜀後於開元十四年(726)游淮陽時所作。

《秋夕旅懷》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李白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創作《靜夜思》,時年26歲。《秋夕旅懷》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為同時同地所作。

詩以秋興起興,描寫了「連山」「流水」「芳草」「白露」等意象,借對秋天景色的描寫抒發了羈旅之愁,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點染襯托出詩人的濃重鄉情。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秋夕旅懷[1]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排律

作者;李白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秋夕旅懷》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雲色,心斷明月暉。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白話譯文

秋天的涼風度過秋海,吹起了我的思鄉之情。

回家的路上連山疊嶂遙遠無際,以逝去的流水何時才能回來呢?

抬眼望去,看到浮雲灰暗,明月的寒輝令人心斷。

芳草不再柔艷,寒冷的霜露催着快置寒衣。

常常夢到銀河落了下來,醒來後,天上的星星已經稀少。

含着悲傷思念故鄉,涕泣漣漣有誰能揮去呢?

詞句注釋

①無際:沒有邊界。

②浮云:指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③明月:指夜空明亮的月亮。

④寒衣:指冬天的衣服,禦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褲等。

⑤銀漢:即天河﹐銀河。

⑥天星:天上的星星。

⑦舊國:指代故鄉。

作品簡析

第一聯,秋天萬物衰落,草木凋敝,本來就是個愁苦的季節。而詩人獨處他鄉,秋風吹過海面帶來的寒意勾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吹我鄉思飛」中的「吹」字不僅吹來了秋風,也吹起了詩人的憂愁。

第二聯,詩人放目遠去,卻只看到了層疊的山巒,沒有家鄉的影子,流水不停的向遠去流去,不知何時才能歸來,就像詩人不知道何時能歸家一樣。「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借用「連山」和「流水」兩個極具內涵的意象,把詩人的愁苦具體化。

第三聯,詩人抬眼望去,只有灰色的浮雲,寒冷的月光,詩人的目光由遠及近,月光更是令作者想起了遠方的親人。「月暉」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目之所到,體之所感,只有深深的愁思。

第四聯,詩人直抒胸臆,白天倒還罷了,到了秋夜傍晚時候,思鄉的情緒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昏暗寒冷,極其蕭瑟的深秋。借對秋天景色的描寫抒發了羈旅之愁,點染襯托出詩人的濃重鄉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第五聯,詩人在夢中夢到銀河落下,長夢過後天上星以稀少,詩人只能含着悲傷思念故鄉,沒有人來為他擦拭眼淚。「誰能揮」表現出了主人公的孤獨。

第六聯,詩人直抒胸臆,白天倒還罷了,到了秋夜傍晚時候,思鄉的情緒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昏暗寒冷,極其蕭瑟的深秋。借對秋天景色的描寫抒發了羈旅之愁,點染襯托出詩人的濃重鄉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康震:大詩人李白的氣韻與風采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

  1. 《秋夕旅懷》 詩詞古文網;
  2.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3. 且把詩文釀美酒,再斟一杯君願否? 搜狐首頁,發布時間;2017-07-11 16:39
  4. 「李白」詩詞全集(982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