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至心灵、放弃忧愁惶恐
原文
若想在人世作用工作,一定要先作用自己的品德;要作用品德,有必要先从“随时随地敬重别人”的基础做起。
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灵,是谓“福至心灵”。
为人处事要留神、细心。
平常要多调伏自己的心念,培养精确的人生观。若能降伏“忧烦”的魔军,看淡人世的利欲,得时不贪著,失时无挂碍,这才是步入脱节门。
人生在世,常会接触凌乱的人事;所谓“修行”,即是要藉凌乱的“人与事”来练心。
无意间的散播对错,虽然没有损伤别人的身体,但是却损坏别人的名誉与形象,这种罪过比损伤别人的身体还严峻。
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示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等候坐享其成的作用。
学佛关怀人及事。能以世人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平时人事中自我训练,以意志、勇气打破阻碍,才是真正学佛的精力。
苦修,是清心少欲、训练吃苦的心志。
人一旦生活在担忧慌张中,就很简单丢失自信心而堕入怯弱与逃避的深渊。
修专家三要: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场。二、要有骆驼的耐力——工作时,要有骆驼般的刻苦和耐力。三、要有狮子的勇猛——尽力精进如狮子的威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