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福建廈門鼓浪嶼安息日教堂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福建廈門鼓浪嶼安息日教堂源於19世紀中後期,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派遣傳教士登陸鼓浪嶼。1904年蘇門答臘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華僑信徒鄭提摩太到廈門鼓浪嶼宣教。他向閩南神道學校校長郭子穎宣講安息日會真理,郭遂隨鄭提摩太前往廣州拜會安理純牧師,深入研究安息日會教義後,加入教會。郭加入安息日會後即在鼓浪嶼傳道。

他在泉州路81號建立福建最早的安息日會布道所,1905年5月,安息日總會派漢謹思牧師夫婦到達鼓浪嶼協助郭子穎牧養教會。同年,他們在島上創辦了「育粹小學」。次年3月,總會又派來安理純牧師夫婦。安理純到鼓浪嶼後,他看到中華幅員遼闊,單靠幾位西方宣教士難以使福音傳遍全中國。於是他決定創辦學校以培養華人從事布道工作。他平時除了宣教、講學,還積極尋找土地建設學校。1908年,他看上了「五個牌」浪蕩山東側一塊鄰海的山坡地。1910年在美國駐鼓領事館的幫助下,購得黃氏族人數萬平方米的墳地,建設紅磚樓三幢(今鼓聲路10、12、14號,14號為禮拜堂,現已拆除),分別作為教學樓、學生宿舍和禮拜堂。工程於1912年竣工。同年,泉州路的布道所和學校遷往美華新址。學校取名「美華神道學校」後改名為「美華中學」。第一任校長為老同盟會成員陳金芳。

1910年,鼓浪嶼成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閩南區會,隸屬於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華南聯合會。安息日會在鼓浪嶼發展很快,到1915年已有信徒百餘人。隨着教會的發展,安息日會以鼓浪嶼為基地向閩南各地宣教,先後派宣教士到卓港、泉洲、同安、惠安、海澄、石碼、永春、漳州、金門等地建立了十幾個教會,

30年代,安理純牧師在雞母附近側買下一塊石頭山地6千餘平方米(今雞山路18號),請來了一位名叫富師的惠安建築師,就地開山取石平整土地。在安的授意下他設計一幢根據閩南特色可以就地取材完全使用花崗岩石砌成的教室大樓。1934年一幢白色花崗岩三層校舍屹立在山頭上,該樓坐北朝南,為花崗岩條石建成的全石構建築,共3層,建築面積1005.6平方米,平面為封閉式內廊布局,建築沿中軸左右對稱,中心部位入口處以四根圓柱、三角形山花和台階為裝飾。屋頂為平頂式,四周設高1米的石砌女兒牆。該建築為美國建築師設計,受當時歐洲新建築的影響,注重功能和結構,立面處理簡潔、明快。她粗壙美觀、採光充足、牢固實用。前面二樓涼台採用四支整體條石的圓形石柱托着三角屋頂具有美式情調非常壯觀是鼓浪嶼唯一以條石堆砌而成的三層方塊大樓,既有閩南地域的特點又有美國大樓的風格的建築藝術。

竣工當年安理純就將其奉獻給教會。為紀念安的功績所以取名「安獻樓」作為女子學校之用,取名「美華女子學校」。1937年更名為「美華三育研究社女社」。1935年順利開學,女生70餘人,教員20人。安息日會在鼓浪嶼發展很快,當時設在鼓聲路14號的禮拜堂已無法滿足需要,於是,1938年,禮拜堂遷到安獻樓二樓。50年代安獻堂被改為康泰小學,90年代為音樂小學。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侵占鼓浪嶼,教會被迫解散。信徒只好到教友家舉行禮拜。抗戰勝利後,安獻堂才恢復聚會。鼓浪嶼安息日會有個特點,教牧人員都由華人擔任,西方人只從事教學或輔助工作。教會先後有郭子穎、郭爾康、洪聲谷、張碧鸞、洪金喜、許衍槿、陳宗凱等人負責管理工作。

1950年安息日會閩南區會派蘇景熙到鼓浪嶼主持會務。1951年,鼓浪嶼安息日會與海外割斷所有關係,教牧人員簽名擁護「三自」聲明。文革期間,教會停止一切活動。1979年,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安息日會恢復聚會。信徒借用鼓浪嶼三一堂,每周6舉行禮拜。此後,安獻堂歸還教堂。由於鼓浪嶼人口大量外遷,信徒減少,安獻堂遂作為安息日會的養老院。現在鼓浪嶼仍有不少的安息日會信徒,他們在安獻堂附近一所民宅的2樓進行安息日禮拜。

目錄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是一個世界性的宣教教會。這個教會的特點是守安息日即星期六,認定星期天是偽安息日[1],一切以聖經為依據。「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一名始用於1860年。

教會的正式產生應追溯至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其萌芽時期有數十年之久。創始人威廉·米勒是美國紐約人,原在浸禮會[2],1831年開始傳道,1855年,在密歇根州設立總部,成立「評論與先驅出版協會」;1861年正式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命名;1863年建立總會。

參考文獻

  1. 關於安息日的100個驚人事實!,基督復臨安息日會,2014-09-06
  2. 改革宗之浸信會,個人圖書館,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