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柿
福州柿 |
福州柿(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 var. foochowensis (Metc.et Chen)S.Lee),常綠或半常綠小喬木,高10米左右,干短而粗,胸高直徑可達30-80厘米,樹冠開展,多枝,有刺;枝圓筒形,深褐色至黑褐色,有小柔毛,後變無毛,散生縱裂近圓形的小皮孔;小枝纖細,褐色至帶黑色,平直,有短柔毛。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福州柿
界:植物界
屬:柿屬
分布區域:福建福州
拉丁學名: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 var. foochowensis (Metc.et Chen)S.Lee
科:柿科
種:福州柿
形態特徵
冬芽細小,長約2毫米,芽鱗有微柔毛。葉薄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1.8-3.6厘米,兩端鈍,上面光亮,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嫩時有小柔毛,中脈在上面稍凸起,有微柔毛,在下面突起,側脈纖細,每邊5-8條,小脈不甚明顯,結成不規則的疏網狀;葉柄短,長2-4毫米,有微柔毛。雄花生聚傘花序、上,極少單生,花萼4深裂,裂片三角形,長2-3毫米,兩面密被柔毛;花冠壺狀,長5-7毫米,兩面有柔毛,4裂,裂片寬卵形,反曲;雄蕊16枚,分成8對,每對的花絲一長一短,有長粗毛,花葯線形,短漸尖,退化子房有粗伏毛;花梗長3-6毫米,總梗長7-12毫米,均密生短粗毛;雌花單生,腋外生,白色,芳香;花萼4深裂,裂片卵形,長約1厘米,有短柔毛,先端急尖;花冠較花萼短,壺狀,有短柔毛,管長約5毫米,4裂,裂片覆瓦狀排列,近三角形,長寬各約2毫米,反曲,退化雄蕊6枚,花絲有短柔毛;子房球形,有長柔毛,6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無毛,很短,柱頭6淺裂,突出花冠外;花梗纖細,長2-4厘米。果球形,直徑1.5-3厘米,嫩時綠色,熟時黃色,變無毛;種子褐色,長橢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7毫米,側扁;宿存萼4深裂,裂片革質,卵形,長1.2-1.8厘米,寬約8毫米,先端急尖,有縱脈9條;果柄纖細,長3-4(6)厘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烏柿(原變種)
這一變種和烏柿(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葉橢圓形、狹橢圓形以至倒披針形,下面中脈上常散生長伏柔毛。
產地生境
產福建福州烏石山和鼓山;生於石山林中。
本種提示
Metcalf和陳秀英發表D. foochowensis時 認為此種的葉較短小,長2.5-3.5厘米,果柄長1.5厘米為其特徵。作者檢查過它的模式標本(唐仲璋4021)和副模式標本(鍾心煊2511),以及采於福州烏石山、由Metcalf鑑定為此種的原地模式標本(陳秀英167)。模式標本上的葉較小,橢圓形,長2.5-3.5厘米,寬約1.7厘米。但鍾心煊2511標本上,有較小的葉,也有較長的葉,長葉狹橢圓形,長7.3-10厘米,寬則約2.3厘米。陳秀英167為具葉果枝,葉狹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4.3-9厘米,寬1.5-2.3厘米。關於果柄的長度,模式標本上果柄長約1.5厘米;而同產地的陳秀英167,果柄均遠較長,長3-3.2厘米。雄花的形態亦和烏柿難以區別。根據小枝密被短柔毛,葉兩面均具微小乳頭狀突起,葉形、雄花形態等特徵,此種都和烏柿D. cathayensis Steward一致。但福州柿的果柄多少被短柔毛以至無毛,幼葉下面中脈上常散生長伏毛等特徵,略和烏柿不同。作者認為把福州柿作為烏柿的一個變種是適宜的,因此作出上述新組合。[1]
參考文獻
- ↑ 不輸婺源的曬秋,驚艷了福建的整個秋天!搜狐網,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