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
福州府 (福州話羅馬拼音: Hok Ciu Hoo) 為明清時期福建省布政司下轄的府級行政區同時也是福建的省城,其轄區大致為今天的福州市的六區一縣級市六縣再加上寧德市的古田、屏南二縣,即閩縣、侯官縣、長樂縣、屏南縣、福清縣(含平潭)、古田縣、羅源縣、連江縣,永泰縣(時稱永福縣,民國初年因與廣西永福縣重名而改為現名)、閩清縣,這十個縣同屬於福州民系和福州十邑文化圈。民國2年(1913年)廢除福州府。[1]
目錄
簡介
從明代起,福州 一直是福建的首府。同時期福州造船業發達、航海技術先進。1396年,福州三十六姓開始遷居琉球,而鄭和艦隊選擇長樂縣太平港作為停泊基地、物資採辦地及開赴西洋的起點,很多學者認為鄭和艦隊的寶船即是福州製造的福船(古代木質海船代表),而大批幹練的福州籍水手則活躍在鄭和艦隊中。此後福州海外貿易逐漸復甦,1474年成為福建市舶司的所在地。福州還是中國和琉球交往的樞紐,福州柔遠驛專門用於接待琉球使者、商人。嘉靖年間福州府倭患甚重,戚繼光曾兩度入閩平定倭寇。自明朝晚期起,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意大利等國同福州的接觸漸趨頻繁,1624年底,艾儒略將天主教傳入福州。1645年,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福州府改為天興府。1646年,清軍擊潰隆武政權後攻占福州,天興府復稱福州府。
清初,清軍與鄭成功一度在福州地界進行拉鋸戰,1674年至1676年,耿精忠又據福州反清。動盪的局勢導致清政府施行海禁、遷界政策,強迫福州沿海居民內遷,重創福州沿海的社會經濟,直到1684年遷界政策取消。明清兩代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使福州城大規模發展。清代中前期,福州中國重要的海洋貿易中心,其主要貿易對象是琉球和日本,多有福州府人移民琉球和日本。經濟的繁榮也使人口猛增,到了19世紀道光年間,有歐洲人估計福州城市人口可能已經達到50萬。
鴉片戰爭之後,1844年福州作為五口之一正式開埠。自1845年南台島的英國領事館建立起,先後有17個國家在福州設領事館。台江地區沿江和上、下杭一帶成為進出口貿易中心,而福州的茶葉出口更占到中國茶葉出口總量的35%。外資、民營與官營的銀行、企業、商號等相繼在福州開辦。1847年,基督教新教開始在福州傳播,並在此後創立了許多教會學校和福州最早的報紙和期刊。洋務運動興起後,1866年(同治五年),清政府在馬尾設立了福建船政局(後改為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現代艦船,並開設福建船政學堂培養相關人才。隨後福建水師成立。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在馬尾港發生的馬江海戰導致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晚清的福州是中國較為現代化的城市。清朝立憲運動後,福建省咨議局於1909年在福州開幕。1911年11月9日,福建同盟會擊敗清軍,占領福州,成立了福建軍政府。[2]
歷史沿革
五代時期梁長興四年(933年,閩龍啟元年),閩王王延鈞稱帝,升福州為長樂府。
後晉開運二年(945年),王延政以長樂府為東都。不久即為南唐、吳越所滅。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為福安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安府改為福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福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寧及福清由州降為縣,福州府管轄閩縣、侯官、懷安、長樂、連江、古田、永福、閩清、羅源、福安、寧德、福寧及福清13縣。
明成化九年(1473年),設福寧州。福州府減轄福寧、寧德、福安3縣,所轄地改為閩縣、侯官、懷安、長樂、連江、古田、永福、閩清、羅源、福清10縣。萬曆八年,懷安縣併入侯官縣。
清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建元隆武,福州府改為天興府。順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兵攻克福州,天興府復稱福州府。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割古田縣北境雙溪地置屏南縣。
清嘉慶三年(1798年),割福清縣地置平潭廳。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鴉片戰爭後,福州作為五口之一正式開埠。
清同治五年(1866年),福建船政局成立(後改為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現代艦船,並開設福建船政學堂培養相關人才。
民國元年(1913年)廢。
注 長樂府、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均治今福州市。[3]
文化
福州話
福州話(Hók-ciŭ-uâ)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下轄十邑的共通語,是閩東語的代表方言,也是福州民系所使用的母語。屬於漢語族的閩語分支。此外,福州疍民也以福州話為母語。在漢語八大語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人把這門語言稱作平話(Bàng-uâ),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
通行於福建東部的福州十邑、寧德市、南平市部分地區、三明市尤溪縣,台灣地區的馬祖列島(仍屬福州十邑的連江縣管轄)。
隨着福州人移民海外,在東南亞的印尼、泰國、文萊、馬來西亞的東馬(沙撈越州詩巫省有新福州之稱,通行福州話)及西馬的實兆遠(有小福州之稱)。此外新加坡也有大量來自福州十邑的移民講福州方言;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北美地區的以福州十邑籍華人為主的社區,所指的福建話通常為福州話。此外,在阿根廷、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許多華人社區也是以使用福州話 為主。
閩劇
閩劇 又稱福州戲,流行於福州十邑地區以及閩東、閩北、台灣、香港、東南亞以及北美等福建籍華僑社區。閩劇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同時閩劇也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
"榕腔"一詞,最早見於清光緒年間福州舉人卓倓《惜春齋詞話》記載:"閩人演唱曲本,土音曰榕腔,正音曰囉囉。"榕腔之稱,從清末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時期。民國元年,福建教育司第三科曾致函警務廳,請實行禁演淫戲稱:"本司第三科審查,應禁榕腔戲曲數十種,當經先後照請貴廳嚴行禁演在案。查近月以來,各戲班如'寶發'、'仕梅'及南台'群芳'、'賽月'女班,尚多演唱上列請禁各淫戲,且撰意肖物,變本加厲,致今輿論嘖嘖……"
"閩腔"一詞,始見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福州進士林蒼《天遺詩集·乙未集》的觀劇詩:"衣冠從宦亦逢場,肯為傷春一斷腸。冷落枉隨楊學士,是非任唱蔡中郎。天花四散因人期,水月相看與世忘。千偈瀾翻吾豈敢,乞君玉尺細裁量。"詩題為《戲仿閩腔十勸曲》。
2006年5月20日,由福州閩劇院申報的"福州閩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福州十邑
福州是福建省會,江南名城,歷史上下轄十邑:閩縣、侯官(閩縣侯官二縣轄今福州市區和閩侯縣)、連江、長樂、福清、古田、永泰、閩清、羅源、屏南及平潭(民國元年設立)、是鄉音相連、風俗相通的地區,故稱福州十邑 。
福州十邑通行閩東語福州話,同屬於福州文化圈,具有共同的文化認同感,認為自己是福州人,這種認同感在海外十邑籍的華僑華人中尤為顯著,即使在福州市轄境變遷以後(古田和屏南劃歸寧德市管轄),古田和屏南籍的閩人仍認同自己為福州十邑人。
福州十邑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物產豐富。人文薈萃,商賈輻輳。經濟發達,在歷史上素負盛名,如今更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
福州的鄉親在香港和海外,胼手胝足,艱苦創業,人才輩出,成就輝煌。許多同鄉崛起而為工商、金融、科技、文化等的翹楚,蜚聲海內外,為國爭光。尤其難得的是,廣大同鄉熱愛桑梓,關心鄉事,出錢出力,為家鄉的繁榮進步作出有益的貢獻。因香港居於優良的地理位置,鄉會在接待海外、台灣以及故鄉的鄉親,作為溝通海內外的橋樑,克盡綿力。
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位於馬來西亞詩巫市,簡稱:世福總會。世福總會在福州市五一中路榕城商貿中心十層設立了辦事處。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是福建社團聯會創會會員,也是閩籍數大社團之一,福州十邑旅港鄉親有數十萬,不少人居住在西環和荃灣。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將在聯絡鄉親、建設家鄉等方面,繼續努力,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