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
福安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宋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得名,1989年撤县设市,1993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5公里。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个乡镇、4个街道,常住人口约60万人左右。[1]
目录
基本介绍
福安市是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地区的重要疏港通道,也是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宋淳佑五年(1245年)建制,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得名"福安",1989年撤县设市,1993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东邻柘荣县、西连周宁县,北界寿宁县、浙江省泰顺县,南接宁德市。东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海岸线长145公里。
福安市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体育先进市,同时被授予"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油茶油之乡、中国南方葡萄之乡、中国民间船舶修造基地、中国绿竹笋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境内有沈海高速、宁上高速、福泰高速、温福铁路、等公路铁路穿境而过,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南部白马港位于三沙湾中点,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货物吞吐量居闽东之首。现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福安经济开发区和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13个镇、5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67万人,其中畲族人口6万多人,是中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地方。
福安文化积淀深厚,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和历史名人郑虎臣、谢翱的故乡,是闽东革命中心,中共闽东特委所在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山风光秀美,其南部的古地质遗迹引人入胜,廉村宋代古城堡建筑群、瓜溪"活化石"刺桫椤、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沟、仙岫畲族风情以及闽东苏维埃旧址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
城区乡镇
福安市中心城区(市区)由三个城区组成,韩阳老城区(包括城南、城北、阳头、城阳、坂中)溪北新城区(溪潭)及滨海城区(赛岐、甘棠、罗江、溪柄)。辖区包括1个省级开发区4个街道办4个镇1个民族乡。
福安市副中心城区(副市区)由一个城区组成,白马港城区(下白石、湾坞)辖区包括1个市级开发区1个市级工业集中区2个镇。
福安市全国重点镇(生态旅游区)由穆阳镇、穆云乡、康厝乡、省级经济开发区组成的一个大集镇辖区内包括1省级开发区1镇2民族乡。
福安市乡、范坑乡、松罗乡。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福安市为闽越族居住地,《禹贡》称为扬州地,周为七闽地域,秦属闽中郡,汉初隶属闽越国,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冶县,东汉属会稽南郡,三国属吴建安郡东安县,晋、南朝属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属原丰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属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起属长溪县。
宋嘉定十年(1217年),乡人郑子化以长溪西北乡地偏难治,上书请析县,宝庆元年(1225年),长溪令范夔也建议设县,以韩阳坂为治所。几经公文往返,悬而未决。宋淳佑四年(1244年),太学生张过请在建县前先将长溪县西尉移驻西北乡。五月,福建路令代理福州知府项寅孙派员勘查,九月复派签厅郑准亲往踏勘县治,里人(进士)许子大愿意献地建治所。淳佑五年(1245年),乡人殿中御史郑采献诗理宗:"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四顾罗山朝虎井,一条带水绕龟湖。形如丹凤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此处不堪为县治,更于何处拜皇都",县治因而议定。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划出长溪县西北二乡、九里建福安县。福安建县后,直隶福建路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福安县改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福宁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安县划归福建行中书省福州府管辖。景泰六年(1455年),划出县境平溪里十一至十四都归新置的寿宁县。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安县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宁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福安县隶属福建省福宁府。
民国2年(1913年)废府、州,福建划分为4个道,福安县隶属东路道(道治在今闽侯)。民国3年,东路道改称闽海道,福安县属之。民国14年,国民政府废道,福安县直属于福建省。民国22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2月,福建划分为4个省2个市,福安县属闽海省。次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福安县复为福建省直辖。
民国23年7月,福建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民国24年10月,全省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长乐县,后移驻闽侯县)。民国31年5月,福安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次年9月移驻闽侯县)。民国32年9月,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福安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民国36年4月,全省调整为7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
民国38年7月19日,福安县解放。9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设立8个行政督察区,福安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1950年3月,行政督察区改以专员公署驻地县命名,福安县属福安专区。
1970年2月,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机关迁驻宁德,1971年6月,福安专区改称宁德地区,福安县属宁德地区。1989年11月13日福安撤县建市,仍属宁德地区。1999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136号),福安市归属福建省直辖,委托宁德市代管。
行政区划
2011年,撤销城阳乡,设立城阳镇。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3个民族乡。
2012年5月25日,福建省政府(闽政文[2012]190号)批准同意福安市从赛岐镇析出罗江村、三江社区,从甘棠镇析出南安、大留、小留、樟港、加招、北山、坑门里等7个村,设立罗江街道。调整后,全市辖4个街道、12个镇、3个乡、3个民族乡。
截至2014年7月30日,福安市设有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开发区1个市级工业集中区,下辖13个镇5个乡4个街道:福建福安赛岐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白马港经济开发区 、福安湾坞工业集中区 。罗江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阳头街道、城阳镇、坂中畲族乡、赛岐镇、穆阳镇、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溪潭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湾坞镇、溪尾镇、松罗乡、溪柄镇、潭头镇、上白石镇、范坑乡、社口镇、晓阳镇。[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在北纬26°41′~27°24′、东经119°23′~119°52′之间。东邻柘荣县、霞浦县,西连周宁县,北毗寿宁县、浙江省泰顺县,南接宁德市、三沙湾。东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总面积1880.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福安市地处鹫峰山脉、太姥山脉和洞宫山脉之间,这三大山脉控制着全市的地形骨架。山体走向大致呈北东-南西展布,或呈北西-南东走向。山岭延伸的方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中部交溪河岸两侧呈平原或丘陵,低山、中山三级或四级阶梯状分布。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东、西部高,中间低,全市地形成为南北走向的狭长谷地。
气候
福安市位于鹫峰山脉东南坡,太姥山脉西南段,洞宫山脉东南延伸部分。气候温暖湿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所处地理纬度低,濒临东海,受季风环流影响,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稍长,冬季稍短;光热充足,无霜期长,季风明显,台风频繁;雨量集中,夏旱突出等特点。又由于福安背山临海,境内以山地为主的地貌,类型多样,高差悬殊,气候还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区域性特点。 极端最低气温-9.5℃(1961年1月18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3.2℃(1967年7月17日),无霜期240-330天,木兰溪以南几乎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
人口
殷周时期,福安境内即有土著先民的生息活动。隋唐之际,中原百姓开始迁居境内。宋代,境内的穆阳、苏阳、廉村、黄崎镇等地的人烟已很稠密。明代,畲族大规模迁入县内。入清以后,人口持续增长。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灾患频繁,人口呈下降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迅速。70年代,开始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改变,人口出生率下降。1990年,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525580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260533人增加265047人,增长101.73%,年平均递增19.38‰。计划生育率从70年代初的10%,上升到82%,自然增长率从1954年的27.62‰,下降到9.75‰。结束盲目生育的历史,人口再生产走上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素质的良性循环轨道。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福安市人口数为563640,占闽东的19.97%。
2012年末,福安市常住人口56.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水平)60.0%,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出生率12.8%,死亡率6.6%,自然增长率6.2%。[3]
经济
2012年,福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3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63.43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73.19亿元,增长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652元。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继续走强,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5:59.4:28.1调整为12.7:60.3:27.0。 县域GDP排名也是闽东唯一一个进前十的县市。
农业
宋至明代,福安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甘薯传入以后,种植极为普遍。甘薯丝很快成为农家主粮。经济作物除种茶外,种甘蔗、大豆、花生也很普遍。明末清初,山区乡村一度盛行种苎麻和黄麻,家庭副业则以饲养禽畜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农业生产。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封建土地私有制历史,实现土地还家,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以及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力的更快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业结构调整后,农、牧、副业并举,良种推广、化肥农药使用所带来的丰收效益更显突出,农业生产取得空前成就。
1990年,全市耕地面积326609亩,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2.31亩,粮食总产量14.99万吨(不含马铃薯产量),比1949年3.9万吨,增加2.81倍;实现农业总产值14591.65万元,比1949年856.96万元,增加16倍,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12年,福安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56.76亿元,比2011年增长5.5%。
工业
明清时期,福安境内制茶、造船、制糖、榨油等手工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溪潭沙岩村和甘棠外塘村的造船寮已能营造10~50吨位的木帆船,民国时期已能建造100吨位的木帆船。
民国期间,福安城关、赛岐、穆阳等3个集镇有陶瓷、纸伞、油纸扇、服鞋、五金锻打、竹器、木器、食品、印刷等手工作坊数百家,但生产多系一家一户,资金微薄,设施简陋,生产水平低下。抗日战争前,全县有制茶厂60余家,制茶工人2000余人,年生产红、绿茶500~3000吨,产量居全省首位。抗日战争爆发后,茶叶出口受阻,茶园荒废,制茶业不振,转而制糖、榨油业兴起。民国34年(1945年),县内有制糖寮(棚)50余家,年产糖150吨;油坊30余家,年生产桐油200吨、茶油150吨。酿造业、粮食加工业、衡器制造业等亦有一定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关、赛岐、穆阳3地就有手工业行业78个,从业667户1481人。1952年,全县自发组织手工业合作小组7个,总人数100多人,年产值不足5万元。先后创办县酒厂、印刷厂、砖瓦厂等国营企业。1955年,县工业科、手工业科相继成立,加强对工业生产的领导。同年,对私改造后,一部分私营企业合并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和国营企业。1958年,闽东电机工业开始,从1949年的10个增加到585个。为一些工厂的创立奠定基础,但盲目办厂造成原材料缺乏,技术力量跟不上,1961年大批工业企业停办。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精简下放职工,对原料不足、产品质量差、成本高、亏损大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把一部分集体改国营企业,恢复为集体企业。至1965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10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38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文化大革命"初期,工厂管理制度混乱,生产停滞不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乡镇企业开始起步。1984年后,全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1990年,全市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63个,全民45个,集体209个,"三资"企业9个。全年完成工业产值39462.8万元,比1981年的10068.39万元增长292.95%,为1949年工业总产值289.97万元的69.45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发生显著变化,1949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25%,1990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3.01%,工业产值高过农业产值。同年,全市乡镇工业产值5461.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3.84%。
2012年,福安市工业增加值14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38.14亿元,现价增长31.7%,可比价增长19.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 6.2亿元,现价下降39.8%;集体企业0.2亿元,现价下降33.3%;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32.2亿元,现价增长32.0%;股份及其他经济类型工业599.5亿元,现价增长32.4%。
商业
唐代,福安境内的黄崎镇商贸活动已经颇具规模。宋代,境内交溪沿岸出现韩阳坂、富溪津、官塘等集镇。明清时期,境内商贸活动进一步发展。清同治七年(1868年),福安即有茶叶出口外销业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口茶叶多达500吨。但限于交通条件,外贸事业发展缓慢。此间,县内有24个集市。其中坦洋茶市、富溪津渔市、穆阳山货市均已远近闻名。
民国时期,轮船运输兴起后,赛岐成为县内商贸重镇,形成与县城韩阳和穆阳三大商贸集镇鼎立的局面。进出口商贸物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进口的煤油、棉布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商品。出口商品除茶叶外,增加糖、桐油、李干、雨伞等,但商业信息不灵,不能适应外贸市场的激烈竞争。民国26年(1937年)日本侵华,港口被日军封锁,海上交通中断,商贸停滞不前。这一时期,境内有消费合作社组织,入社多为富户人家,贫苦农民享受不到合作社的好处,随着人民革命的胜利,民国合作社自行消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国营、集体和个体私营商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商品流通速度加快。福安的合作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1952年4月,福安专区供销合作总社在苏洋试办第一个供销合作社,随后在12个区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1953年由福安专区合作社分出建立福安县合作总社,下辖12个区级基层供销社和3个直属经理部。供销社成为城乡物资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1956年,对私改造后,过分强调国营和集体化商业,私商处于被取缔地位,影响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业体制放开,个体私营商业发展迅速,上市商品品种激增,物价平稳,满足城乡各阶层的消费需求。政府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加强对外贸的领导,扶持出口商品生产,抓出口货源,外贸迅速发展。出口商品品种由20多种增加到80多种。同时,供销事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立足点转到发展商办工业,扩大经营范围,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上来。
1951~1990年,供销社推销农产品总额达24633.47万元,销售总额达8.844亿元,其中供应生产资料总额2.294亿元,实物有化肥51.57万吨、农药2.33万吨、农用塑料薄膜2502吨,中小农具1339万件。拥有自有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1186万元、国家流动资金3800多万元。1990年,全市商业总产值3438万元,占社会总产值63642万元的5.49%。全市商业网点6276个,其中国营304个,集体976个,个体4996个;从业人员共15656人,其中国营4133人,集体2738人,个体878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99亿元,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584.7元,是1950年人均22元的26.5倍。
2012年,福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6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分别增长8.5%和5.9%。[4]
社会
文化
福安是福建省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文化较发达。唐代开闽进士薛令之的诗是境内见诸记载最早的文学作品。宋代,学人荟萃,著述繁多,宋末爱国主义诗人谢翱的文学成就尤为显著。明代,郭文周、黄钏、刘中藻的诗文皆不乏名篇。清代,陈从潮、李枝青的诗文也颇受时人称道。此外,见诸《中国美术家辞典》的福安书画家就有17人之多。民国时期,福安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先后开办,群众文化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演出活动亦趋频繁。抗日战争期间,戏剧活动尤为活跃。民国32年(1943年),《南方日报》(闽东版)在县内创办后,文学创作活动十分活跃。此间,左联作家刘宗璜的诗文饮誉一时,张白山的小说亦崭露头角,郭梁、黄葆芳的绘画,在海内外占有一席之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境内开办有线广播台,1952年成立广播站,1953年开通农村广播。1959年,县内有图书馆、革命纪念馆、工人俱乐部、影剧院、文化站等文化活动设施26处,电影放映队、剧团、文工团等文化演出团体22个,新华书店8家,拥有1支100多人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文学创作、电影、戏剧、音乐舞蹈和新闻报道各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1965年,全县313个大队通广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工作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文物被焚、名胜古迹被毁,文化人受到非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工作重新受到重视,文艺创作日趋繁荣。
1990年,市内拥有400多人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先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福建卷》福安民间故事、谚语和歌谣分卷,有145篇文学作品在地区以上报刊发表,有56件美术作品、62件书法作品、47幅摄影作品在地区以上单位展出和刊登。
截止到2013年,福安市有市体育中心、篮球馆、图书馆、文化馆、畲族民俗馆、影剧院、影视娱乐综合大楼、革命纪念馆、畲族博物馆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00多个,其中图书馆馆藏图书14.57万册。福安体育人才辈出,培养了陈新华、郑雪萍、林忠仔、刘招武等体育名将。1992年福安市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荣誉称号。
卫生
清及其以前,福安人民治病采用传统中医中药。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知县杜淮在城区建养济院,收治麻风病人,为福安最早的官办卫生事业。清沿明制,县衙设医学训术1员,掌医药卫生事宜。清咸丰八年(1858年),隆泰亨药店在县城开业,店内聘有坐堂医生,亦医亦药,并兼营中、成药批发,是当时县城最具规模的中药铺。
民国6年(1917年),天主教会在溪填育婴堂内首用西医、西药。民国26年,县卫生院成立。至1949年,县内设有医院3家、西医诊所22个、中药铺(店)152家,但设备简陋、药品缺乏,医疗技术水平低,遇上危重疑难疾病,常得不到有效医治,加上预防措施不力,时有疫病流行。
1949年后,医药卫生设施不断改善、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水平明显提高。1990年,全市有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02人,平均每3.38平方公里地域内即有1处医药卫生机构,每230多人中即有1名医药卫生人员。驻市的地区第一医院和市属各级医院拥有精密医疗设备120多台(套),开设病床966张。全市97%以上村委会驻地村均建有卫生所,形成地、市、乡、村四级卫生防疫保健网络。境内天花、鼠疫已经绝迹,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也得到有效控制,婴儿和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妇女病减少,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2013年,福安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9家,其中宁德市级医院1家(闽东医院为三甲),市直医疗卫生单位5家,(市医院、市中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乡镇卫生院17家(中心卫生院4家),村卫生所481家,个体诊所57家,厂矿、学校医疗室13家,民营医疗机构1家(福安协和医院),精神病疗养院1家(福安精神病疗养院)。
教育
唐代,长溪县西北乡(今福安市)即有书塾。
民国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民国18年(1929年),福安有小学45所,在校生2484人。民国33年,小学增至69所、在校生3145人。此间,还创办幼稚园和中学。开办中等专业学校,为闽东地区培养急需的师范、农业人才。民国时期,福安有大学生60余人,留学生2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至1965年,全县小学851所、在校生36934人,中学4所、在校生223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事业受到冲击,在"读小学不出村、读中学不出社"的口号下,学校数量有所增加,但师资不足,管理不得法,在课程改革中,教材系统被打乱,盲目强调劳动实践,轻视书本知识,忽视文化课教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工作重点转到教学方面。1983年后,人民政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自1984~1990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656.2万元,新建扩建校舍510座,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1990年,全市有中专3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18所、小学1064所。在校中学生17620人,小学生67903人。每万人中拥有中、小学生分别为332人和1303人。1951~1990年,全市共毕业小学生17.56万人、中学生8.41万人,录取大专院校4624人、录取中专4076人,录取技工学校622人,全市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截止到2013年,福安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53所,在职公办教职工5749人,在校生100906人。其中普通中学27所,初中生16200人,高中生15091人;小学151所(含教学点),小学生41758人;幼儿园69所(含民办44所),在园儿童23245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中职学生461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校、电大各1所。辖区内还有闽东卫生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2011年通过"双高普九"和"两项督导"省级评估验收,获得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市"和"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市"。[5]
旅游
白云山景区福
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于2009年12月2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10月3日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景区位于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后毁,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产午时莲,在仙顶峰还可看到罕见的"佛光"。山中气温低于外界6-8度。以白云山为中心,周围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五显大帝宫等景点。景区中常有猕猴出没,"九龙洞"处有一条二级瀑布,落差80来米,瀑布穿潭入石。此处鲤鱼溪可与周宁鲤鱼溪相媲美。
溪塔葡萄沟
溪塔葡萄沟地处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份。"葡萄沟"系当地畲民们利用秀溪、詹溪两条溪流,在溪旁种植野生刺葡萄,溪面搭架,形成绵延近5公里的葡萄沟。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形成一道南国独有、美不胜收的风景线,被誉为"全国三大葡萄沟"之一。
柏柱洋
福安柏柱洋是全国18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号称"闽东的延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大地腥风血雨,革命斗争星火燎原。有着爱国传统的柏柱洋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群众基础等优势,自1933年冬起,逐渐成为闽东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心。1934年初春,福安中心县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筹备处移至柏柱洋。曾志、詹如柏在这里主持培训土改干部,进行分田试验。随后,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先继在此成立。1985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柏柱洋的斗面村、细日山村、狮峰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当年红土地一片热血的柏柱洋,已成为闽东最负盛名的重要革命历史纪念地。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柏柱洋为宏扬闽东苏区的革命精神,发挥了较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清泉洞
清泉洞 位于福安市穆云乡桂林村凤翔山侧峰,距福安市区45公里。洞由嶙峋怪石构成。左济公岩,右蛤蟆石,上磐石如金龟覆盖,山石嵯峨,各具奇姿。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由桂林王贡南倡辟全洞。洞大厅仿普陀景:塑观音云游偈,原仙姑让居后座。盖文昌阁、奉魁星,作乡学子读书之所;修环墙,筑洞门,撰联曰:"洞弥云气古,泉写道心清",遂定今名。山水有情。故乡的清泉洞给人们予力量也给人们予精神的慰藉。留下了一段段令我们回味的历史云烟。
瓜溪刺桫椤生态保护区
福安市溪潭镇瓜溪村海拔150-500米的峡谷及其周围10平方公里的山野,分布有3600多株大大小小的刺桫椤树,是省级刺桫椤生态保护区。其中,最大的一株桫椤树高达6.5米,超过《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最高6米的记载,堪称"桫椤王",十分罕见。桫椤形如棕榈,茎高而直,像孔雀开屏似地呈羽状分裂,是现今蕨类植物中最高大的种类,其祖先系3.8亿年前在地球上昌盛一时的裸蕨植物,与恐龙同时代。如今,恐龙已绝灭,桫椤成了植物"活化石",我国仅在广东、贵州、四川、海南、台湾和福建有少量分布,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
特产
坦洋工夫
福安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之乡,是全国第二大茶叶主产市(县)、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红茶原产地。但说起当地的茶叶品牌,福安人必称"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的辉煌历史,是所有福安茶人心中的骄傲和光荣,也是梦想的起源。
坦洋工夫茶
坦洋工夫红茶原产于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由福安坦洋村民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坦洋工夫红茶选用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坦洋菜茶芽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条索圆紧匀秀芽毫金黄,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汤色红艳清澈明亮 强。,滋味清鲜甜和爽口,香气醇厚桂花香,叶底红亮匀整。从1881年至1936年的五十余年间,平均每年茶叶出口量达一万余担。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享誉中外。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
现今年毛茶产量2.80万吨,产值16.08亿元,其中红茶产量8820吨,商品产值23.534亿元。2017年,坦洋工夫经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课题小组评估价值26.39亿元、为区域公用品牌十强。
溪塔刺葡萄
穆云乡葡萄产业带.以溪塔刺葡萄沟为主产地,遍及虎头村、玉林、高岭等16个村,面积1200多亩,年产量逾1500多吨。其中虎头村的刺葡萄苗产业最好。畲族群众在种植野生刺葡萄中,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具体情况,沿溪边种植,在溪面搭架,充分利用溪面空间,让刺葡萄藤交叉穿插,形成独具特色,绵延近5公里的南国"刺葡萄沟",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两边设置的砂石小路,别具一番情趣。穆云畲族乡以溪塔刺葡萄沟为示范点,引导果农将刺葡萄种植向茶园溪、秀溪延伸,由河边种植拓展到庭院、园地、水田,形成一派畲乡田园风光。
穆阳线面
穆阳线面,已有680年历史,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9道工序精作而成,年产量30多万担,产值1亿多元。日前,穆阳线面成功获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穆阳线面是福安特产,其生产和加工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数百年来,穆阳线面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有着不同的配方。与福州等地的线面相比,穆阳线面更具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拉开可长达数米,细如发丝亦柔韧有余的优点。
穆阳线面的包装更是蕴含着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据介绍,其成品制出后,要分成一绺一绺,不能切断,收成大约0.6米的长度,然后用红丝线扎住"头部"称为"只",一公斤分为八"只",这就是传统的"红头线面"。福安当地百姓不仅过生日,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尤其寿诞)时,穆阳线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彩头"食品。因此在福安,线面亦有"寿面"之称,大年初一早上,福安人的第一道菜肴(一般是素菜),必须是长寿面,寓意年年长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