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患
原文
在梵授王治理国家的时代,菩萨降生在迦尸国一个富有的商人之家。菩萨长大成人后,渐渐领悟到祸患的意思。
于是,菩萨收拾了简单的包袱,脚穿草鞋,身穿布衣,舍弃原来荣华富贵的生活,步行数百里,到喜玛拉雅山去做隐士。他一路餐风露宿,从恒河中汲水而饮,在恒河中濯足洗脸,一直走了许多个月才到达他向往的地方。
在一段时间的禅定生活中,菩萨修行的境界在不断地进步中,也有了五种神通。后来,他的声名远播,许多人不远万里前来追随他,拜他为师。菩萨在那里,成为众多苦行者的老师。
喜玛拉雅山的山坡上有一条小蛇,经常爬出来外边悠游闲晃。小蛇无意中爬进了一个苦行者的净修室中,这位苦行者见到小蛇,产生喜爱之心,把它收养在一个竹笼里,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
这条被收养在竹笼中的小蛇,被众人称为竹蛇。苦行者待竹蛇尽心尽意,无微不至,有如对待亲生儿子一般,众人便戏称他为“竹蛇爹”。
菩萨听说了竹蛇的事情后,便把那个苦行者召来:“听说你养了一条蛇,这是真的吗?”
苦行者诚实地回答:“是的!”
“你如今正在修行,切不可与蛇接近,快将它放归山林吧!”菩萨劝诫着苦行僧。
苦行者因为长久与小蛇相处,感情深厚,已经分不开了。于是,他便向菩萨解释说:
“这条蛇与我互通灵性,它尊敬我如同尊敬老师,它已经成为我的亲密伴侣和精神寄托,没有它,我会活不下去的。”
菩萨无奈地摇摇头,说:“玩物丧志。爱欲乃是一切祸患的根源,你将来会因这条蛇而丧命的!”
苦行者爱蛇心切,不听信菩萨的劝告,一意孤行地继续将竹蛇养在屋中,像从前一样尽心地喂它、宠它。
有一次,所有的苦行者都相约出去采集果子,他们来到一个地方,见那里的果树长得非常茂盛,于是就在那儿多住了几天,以便多采集些果子回来。
“竹蛇爹”也随大家一起出去采集果子,但这次他不能带竹蛇去,只好把它放在家中。
几天后,牵肠挂肚的竹蛇爹一进家门,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竹蛇。
他一边走一边想:“我这几日在外饱尝野果,却苦了它在家中挨了数日的饿。我今天一定要好好地慰劳它。”
竹蛇爹急忙着打开竹笼门,把手伸进去,抚着竹蛇的头说:“来,孩子,你饿坏了吧!”
竹蛇这几日饿得心中发慌,正在恼恨之中,它怒不可遏地一口咬住了伸进来的手。
竹蛇是一种剧毒的蛇,所以苦行者顿时中毒倒地,丧生在竹蛇身旁。这竹蛇深知它过去的那种终日饱餐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便窜出笼子,逃回树林中去了。
当其它的苦行者看到竹蛇爹中毒身亡的情景,又惊愕、又悲痛,急忙跑去报告菩萨。
菩萨吩咐将遇难的苦行者收敛起来火葬。在焚化尸体之际,菩萨坐在众苦行者中间,念了一首偈颂:“刚愎自用者,不听善者劝;犹如竹蛇爹,命丧旦夕间。”
菩萨向凝神静听的众弟子宣讲说:
“这位苦行者修行时心神不静,一边在追求禅定,另一边却想给自己的精神寻求另外的寄托。他盲目宠爱一条蛇,而不问对象是善是恶,一味把信任和精力施授予它,这无疑是引火自焚哪!”
菩萨慈悲地告诫所有的苦行者,让他们都能够安于禅定的法乐中。苦行者们从此净化心念,潜心修行,制约自己的一切爱欲。
菩萨往生之后,他的灵魂安然升入梵界。他的追随者们仍遵循他的训戒,经过苦心修修,个个相继升入梵界天上。[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