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藏傳佛教藝術
原文
的轉型期,幾千年來口傳身授的民族民間活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文化基因庫,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認同和基因傳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宗教藝術是這個百花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傳統正面臨着急劇的流變和消失,搶救、保護正在以救火般的速度進行着。
「傳說在釋迦牟尼30多歲時,他的弟子們想為其畫像,雖百般努力,但沒有一人成功。一天,文殊菩薩化身請釋迦牟尼來到河邊,通過水中之影畫出了釋迦牟尼畫像。這便是唐卡的由來,唐卡在藏語中的意思是『佛祖的捲軸畫』。」自稱給喇嘛打工的唐卡藝術創作大師西合道得知採訪目的後向記者侃侃而談。 在電視上,我們常會見到一些有關藏區的紀錄片,其中不乏成千上萬的藏民聚於寺廟廣場或山頭上,展開一幅大至覆蓋整個小山頭的布質佛畫的場面,這種儀式被稱作「曬大佛」。而被展開的布質佛畫就是藏族宗教藝術瑰寶——唐卡。曬大佛只有在雪頓節等特定的日子舉行,數以萬計的信眾及穿着整齊僧袍的僧眾聚集在一起,梵音繚繞、鐘鼓齊鳴,儀式莊重而神秘,唐卡就是這個儀式的主角。隨着國家及世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度的不斷提升,唐卡也為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所熟知。
西合道介紹,繪製唐卡有嚴格的流程:先要在畫布上刷上白色塗料,以便着色和固色;然後用炭筆打底稿;再就是上色,將用松石、珊瑚搗碎的顏料按深淺不同點上去、暈染開,上乘的唐卡作品還必須使用純金碾磨的金粉勾勒神佛、蓮座乃至法器的輪廓。
「繪製唐卡的畫家必須具備豐富的宗教知識和歷史知識,這樣在細節的處理上才能符合佛法的精神。」在藏區長大的藏族民間藝術創作大師西合道對唐卡的製作有着深刻的理解。「絕大多數唐卡表現的是藏傳佛教的主題;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現其他題材、服務於其他內容。」
他介紹說,對於藏傳佛教僧眾來說,唐卡是修行時必不可少的用具,禮拜唐卡可獲功德,同時也要通過觀看唐卡引發關於佛像義理的聯想。同樣,在家信徒也要請畫師繪製唐卡並加以供奉,有人還親自作畫,奉獻給寺院裝飾殿堂。最壯觀的則是節日和法會時的曬佛儀式了,僧人們將寺院中珍藏的唐卡取出鄭重展示,向民眾及香客展現淨土世界的光輝、佛陀祖師的偉大,或說或唱,載歌載舞,場面隆重而盛大。平常室內供奉用的唐卡一般不逾一米,但曬佛時展開的巨幅唐卡能夠鋪滿整整一面山。
「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失傳,有的因為過度開發而遭到破壞,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重點在於對傳承人的保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名錄評審委員會副主任王文章直指要害。有約50年唐卡製作經驗的西合道是一部唐卡製作技藝的活字典。西合道集畢生經驗總結出《熱貢藝術(唐卡繪畫工)職業技能鑑定地方標準》,去年9月在青海獲得通過,今後的唐卡藝人必須通過這個標準獲得初、中、高級技師資格,才能從事唐卡藝術工作。這個《地方標準》對唐卡這項無形文化遺產的規範、保護與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過去,西合道家族的唐卡繪製技術是不傳授給外人的,但是西合道改變了這個祖訓。他把工筆技術傳授給學生們,還警戒他們製作唐卡一定要嚴格遵守「神佛造像法」的限制。過去,在青海從事唐卡繪製的藝人不過千餘人,現在已經有3000多人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認真畫唐卡的人就逐漸減少,很多人開始複製別人的唐卡或者粗製濫造一些唐卡到市場上出售。」西合道的眼神中充滿了憂慮。他呼籲,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保護它的原生態至關重要。
現在,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指導下,西合道的熱貢唐卡已經成為國內首批以個人名義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