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冈区
神冈区 |
中文名:神冈区 所属地区:台湾省 气候条件:亚热带 合并时间:2010年12月 |
神冈区位于台湾省台中市,台中盆地北侧,大肚山东部,大甲溪南岸。气候属亚热带,气候温和。 原为台中县神冈乡,在2010年12月随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台中市下辖的神冈区。
目录
历史沿革
神冈早期为粤籍人士所开发,因此旧称“新广庄”,似有“新辟的广大平原”之意,而“神冈”与“新广”的粤语发音颇为相似,可能后来由于闽人入垦,加上日久口误,而沿用“神冈”之名。
郑氏时期,神冈隶属天兴州,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一府三县,神冈改隶诸罗县。 清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乃析诸罗中间百余里之地,
南截虎尾,北抵大甲溪,设彰化县治,神冈归彰化管辖,为猫雾东梀东堡岸里社番属,土名“阿河巴庄”荒地。雍正末年,有粤籍人士张达京、张承祖等入台,至此招佃垦荒,始为大力开垦,当时形成的村落有望楼(寮)、社口(万兴庄)、北庄、浮圳(红圳头)诸庄。
清道光二十二年,神冈置庄,泉州人来此构居,于是遂成泉州人聚落。清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台湾建省,台中地区置台湾县、改隶台湾县。台湾割让日本后,日本把此地分为“神冈”、“社口”、“三角仔”等三个区域。日治大正九年(1920)三区合并为神冈庄,隶属台中州丰原郡神冈庄。
神冈有“早期中部开发中心”之称,先人入丰原、东势、后里等地开垦,都需经由本地;因此古迹很多,这些文化资产已成为神冈拥有发展观光事业潜力。自民国六十七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车以来,在神冈岸里村设置丰原交流,使得神冈成为原台中县交通枢纽,而高速公路丰原交流道自然成为神冈重要地标。
地理环境
神冈位置处于台中盆地北边,大肚山台地东麓,大甲溪南岸,台中西北隅,东依丰原,西通清水,南临大雅、潭子两区,北接后里以大甲溪为界。西南侧有“清泉岗机场”辖区内东西宽九.0一公里南北长七.六一公里,面积三五.0五平方公里。
地形上因位于大肚山台地上,地势稍高,海拔最高点二0七.二公尺最低点一一0公尺,东西均向中央缓倾。
地质属于台中盆地北端之大甲溪冲积扇,为第四纪冲积层,除台地为洪积赭土层外,大部分为砾层和砾黏土层合成。大甲溪西南侧坡度陡峭,河床面积广大,系砂碛与冲积岩所组成。
气候型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差不大,夏季多雨,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约摄氏二二.三度,年雨量在一八00─二000毫米之间,雨期自四月开始至六月,八、九月间为台风期,但很少有台风直接侵袭本区,仅为过境,却可带来丰沛雨量。
产业发展
丰洲科技工业园区
神冈就工商产业规模看,应以制造业为主体,大部分集中在岸里、 丰洲、社南、新庄等里。 从事电子、铁工厂、木器加工、塑料等项目。其他商业活动则以中山路沿线为主要据点,以消费型零售贩卖、服务业、金融保险等为主。以近年来的工商成长状况,则以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及消费性商家成长较为显著。近年开发的丰洲科技园区堪为本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区,第一期全区用地约47公顷,多数的土地已经售出,将为神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在全台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扮演着相当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社会急遽变迁,农业生产受农村劳力老化、妇化及消费型态不断改变之影响,致使农业成长缓慢,农家所得偏低。另一方面,面对着经济与贸易的国际化及自由化,造成农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进而增加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压力,且使农业面临的问题益趋复杂与困难。为突破当年农业困境,克服经济转型的冲击,极需推广农业新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建立更完善的农产品运销制度。近年来神冈区推动农业转型,尤其致力于园艺花卉的栽培与推广运销,成为后来居上的新兴农业,其所栽培的香水百合甚受青睐,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交通现况
神冈交通网路主要道路有中山路、神清路、神林路、民生路、民族路、三民路、和睦路、丰洲路、神洲路及已拓宽完成之大圳路等道路负责境内运输。
国道1号及4号高速公路跨越本区神洲里、岸里里、社口里、社南里、三角里及新庄里,并在岸里里及新庄里设有丰原及神冈交流道,北上南下可谓相当便捷。
中山路即台10线,是神冈区目前主要联络道路。整体而言,交通系统尚称四通八达,在大众运输系统方面,目前仅有丰原客运担负本区境内对外的旅客载运。
教育现况
教育是国家百年大计,也是培养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本区有五所国小分别是神冈、丰洲、社口、圳堵、岸里及神冈国中及神圳国中二所。
近年来国中学生人口已趋饱和,本区已于94年9月增设第二所国中,以疏减校园空间拥挤现象。
神冈图书馆藏书丰富,目前藏书7万6千馀册,并逐年增购藏书,是提供区民充实知识的最佳宝库。[1]